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离朱 - 汉语词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离朱 - 汉语词语

来自网络的图片

离朱: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黄帝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丢失了玄珠,黄帝就命离朱去寻找。因为他"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察针末于百步之外"。

《庄子》《孟子》《慎子》《淮南子》以及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庄子·骈指》篇,记庄子的师长让他学"儒家之礼墨家之辨、师旷之琴、工垂之技,离朱之目",离朱,与孔子、墨子并提。《孟子·离娄》篇首句"离娄之明",离娄即是离朱。稽康、李白的诗文,甚至日本文人的作品中,都有过"离朱之明"典故的引用。在《山海经-第六卷-海外南经》里的离朱则是一种神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离朱

本领; 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拼音; li zhu

时期; 黄帝时代

地区; 中国

读音; lí zhū

解释

1.即离娄

《庄子·骈拇》:"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 离朱 是已。"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 离朱 , 黄帝 时人,百步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针锋。《孟子》作 离娄 。"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三:"臣闻飞辔西顿,则 离朱 与蒙瞍收察;悬景东秀,则夜光与珷玞匿耀。"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乏 离朱 之明,昧 王戎 之视。"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如今末劫浇薄,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颠倒倒颠的瞎眼人,强做 离朱 。"参见" 离娄 "。

2.传说中的神禽

《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 , 帝尧 葬于阳, 帝喾 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袁珂 校注:" 郭璞 云:'﹝离朱﹞木名也,见《庄子》。今图作赤乌。'案:'离朱在熊、罴、文虎、蜼、豹之间,自应是动物名。 郭 云木名,误也。此动物维何?窃以为即日中踆乌(三足乌)…… 郭 注云今图作赤乌者,盖离朱之古图象也。是乃日中神禽即所谓踆乌、阳乌或金乌者。'"[2]

3.上古传说人物

古代神话传说中人物反映现实中人们的意愿与需求,现实中其实是不乏离朱式人物的。他们见人之未见,察人之未察,具有超人的眼力。他们的某些判断与主张,往往令常人大惑不解,甚至被视为大逆不道。然而时间总是站在他们一边。

比如这样三位就堪称"当代离朱"。一位是预言如不控制好人口"新中国将会背上一个极其沉重不易摆脱的包袱"的北大校长马寅初。面对数百篇围剿文章,"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几十年过去,当中国由"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当GDP人均指数迄今仍居世界一百二十几位时,我们不能不叹服于这位历史预言家的"离朱之明"。难怪宋庆龄要称他为"我们中华民族难得的瑰宝。"

另一位是50多年前提出"保留北京旧城另建政治中心"的梁思成,清华园里的第十二座雕像。当今日北京成为大"堵城",家住四环五环的市民每天潮水般涌进涌出于老城,当破"堵"的难题成为媒体焦点、市民谈议中心、人大重点议案、国际奥委会关注的焦点,人们不能不记起他的主张:"如果能将政府行政区设在旧城以外,不但保护了旧城的格局,也让市内有足够的空地绿化游憩,也可以避免交通的难题。"可惜方案遭弃人挨批,离朱戴罪。

还有力排众议反对三门峡工程被打成"右派"蒙冤23年的清华教授黄万里。当水库变成"泥库",上游泥沙淤积,堤高水涨,黄水回流,土地碱化,连当年工程主持人张光斗、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接受央视采访,都不得不呼吁三门峡立即"停止蓄水、放弃发电",当贺敬之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清风清水走东海。""幸福闸门为你开"的《三门峡---梳妆台》竟成"西游大话",你不能不对这位"一死明知素志空,九州行水失斯翁"的老人崇仰折服。难怪赵朴老要赞他为"禹功钦饱学,不祗是诗才"。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20世纪50年代的三位学人,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作出超前的科学论断,岂止在其"明",不更在其"勇"、在其"诚"、在其"韧"么?所谓"塞师旷之耳,胶离朱之目,削曾吏之行,钳杨墨之口","迷离变眩,非离朱之明未能深烛也"。黄帝慧眼,在识得离朱,善待离朱,器重离朱。你没有"离朱之明"也罢,不必苛求,但你应有"自知之明"、"兼听之明"。不能轻率断定人家是妄说,是厥词。更不能歧视,排斥与加害。

历史的"显影"常常要花上几十上百年,然而当我们将几十上百年当做"压缩版"阅读,又是何等清晰确凿。然而一味的"马后炮"代价未免过高,总不能老重复于"当年经验终成教训"的轮回。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处于哈勃望远镜、高能加速器既可看到浩瀚宇宙,又可看到原子质子粒子的时代,离朱的命运里该翻开新的一页,离朱的辈出理当顺理成章。[1]

参考文献

  1. 离朱,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