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築衛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築衛城遺址位於中國江西省樟樹市大橋街道大姑山北坡土崗上,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築衛城遺址因有土城拱衛而得名,東西長410米,南北寬360米,總面積147600平方米,西南面土城高17米,基寬14米,東北面土城高8米,基寬16米。築衛城遺址最早於1947年被饒惠元等人發現 [1],1974年和1977年進行過兩次較大規模的發掘,遺址文化堆積最厚有3米多,上層為東周文化層,中下層為新時期時代晚期文化層。

發掘歷史

築衛城遺址於1947年10月被發現,因「築城以自衛」而得名。遺址城垣規模宏大,東西寬410米,南北長36米,城牆最高處20餘米,遺址面積約14公頃。

1974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和省、樟樹市文博工作者來到夢境一般的築衛城,輕易的獲得了兩個不同時期的地層:上層為商周文化遺存,下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在1974年、1977年兩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566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3至4米,地層堆積解決了江西新石器時代演進商周的歷史發展關係。

遺址特點

築衛城遺址呈方形布局,規模龐大,保存完好,東西寬410米,南北長360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古城的殘牆最高處約20多米,最低也有4—6米。城牆皆為泥土沙石夯築,殘牆上長滿了野草,足以容三、四人並排行走。從築衛城遺址的布局看,北鄰贛江支流薌溪河,南接廣袤的平原地區,內河水系由西向東貫穿全城,使內河與外河相通,城外又有護城河環流;以河為中心,河東面是生活區,河西面是當時的上層建築,內城、外城輪廓清晰。

布局結構

築衛城遺址,整個築衛城布局合理,功能齊配,防衛能力強,充分體現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期聰明的才智、非凡的毅力,他們憑藉勤勞的雙手開墾了這塊肥沃的土地,同中華大地上的先民們一樣,創造了樟樹的歷史文明,一個偉大的奇蹟。出土的文物:石器有、鏟、鑿、礪石等;陶器陶鼎、豆、、壺、等。這些器物的出土標誌築衛城居民當時尚處"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階段,過着以農業為主,漁獵經濟為輔的生活。

出土文物

遺址出土的文物、遺蹟眾多,有斧、刀、鏟等石器、罐、碗、紡輪等陶器,還有30餘個房基柱洞的遺蹟,這些充分說明樟樹市境地在距今4500年前已經出現原始村落,先民們過着以農業為主,漁獵經濟為輔的定居生活,並已有制陶、紡織手工業父系氏族社會

1977年,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以及省、市的文博人員再次探訪神秘古城遺址。

價值意義

築衛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主的遺址 [2],也有青銅時代的遺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

該遺址的發掘與研究,使吳城遺址商文化的年代得以印證,是江南地區印紋陶遺址核心的著名遺址,為進一步了解江南地區文化全貌,確立江西乃至先秦考古學編年提供了科學的資料。現常有海內外遊人和專家學者到此訪古、考察。

視頻

築衛城遺址 相關視頻

我市吳城遺址和築衛城遺址列入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
江西樟樹築衛城遺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