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尾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尾鵟
原圖鏈接

红尾鵟 [1]紅尾鵟主要繁殖於北美廣大地區,從阿拉斯加西部到加拿大北部,最南則可抵達巴拿馬和西印度群島,是北美大陸最爲常見的一種鵟屬鳥,在美國也被稱爲雞鷹。主要的食物包括各種小型哺乳動物、鳥和爬行類,通常不會攻擊人類,在台灣為合法飼養的鳥類,但牠們保有野性,飼養上需要花費大量的心思與金錢。

分布在各种地形各种海拔的地区,包括沙漠、草原、针叶林落叶林、热带雨林、农田和城区。食物主要包括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鸟和爬行类,例如啮齿类、松鸡鹌鹑、水鸟、蝙蝠鼩鼱蜥蜴甲壳类昆虫等等。除了北极地区外,它们在北美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红尾鵟在北美的印第安土著文化中被用作标志和象征,其羽毛常被用作各种宗教仪式。

形态特征

红尾鵟的翼展114-133 厘米;寿命22年。雄性体重为690-1300克,体长为45-56厘米,雌性体重则达到900-2000克,体长50-65厘米;因此雌鸟通常都要比雄鸟大一些。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

红尾鵟各亚种的羽毛差异较大,例如红尾鵟大平原亚种(Buteo jamaicensis calurus)可以有浅红褐色、深红褐色和中红褐色三个品种。其中浅红褐色数量最多,占一半以上,其他两种颜色约为10-20%。

尽管颜色不同,红尾鵟的外表大致一样。下腹部颜色较浅,背部则较深。腹部有一道深褐色的条纹,尾部上侧为砖红色,下侧为粉红色。喙部较短,色深,带弯钩。喙部、腿和脚都为黄色。

幼鸟的虹膜为浅黄色,成年后颜色逐渐转深,成鸟为红褐色。

栖息环境

红尾鵟繁殖地区分布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育空地区、西北地区,东到魁北克南部和大西洋诸省,向南抵达佛罗里达、西印度群岛和中美洲。冬季则南移到加拿大南部以南的地区。栖息地包括森林和原野,分布多样性,在北美洲仅次于游隼。

生活习性

飞行中的红尾鵟翅膀略微分布在两个平面上,拍打频率较低,以保存体力。在高飞和拍打翅膀的状态下,它们的飞行速度在20-40mph之间,但俯冲时的速度可以达到120mph。红尾鵟在地面上行走时,脚步笨拙而缓慢。在追逐地面上的昆虫和蛇类时,它们主要以跳跃为主。

红尾鵟通常不攻击人类和其他鸟类,但它们经常受到乌鸦、喜鹊、猫头鹰和其他鹰类的袭击。在受到威胁时,红尾鵟通常的策略是逃跑而不是保护巢穴。 叫声为2-3秒刺耳的嘶叫,类似“kree-eee-ar”,开始音调较高,然后逐渐下降,类似水沸腾时的声音。父母离开巢穴时,幼鸟则会发出类似“klee-uk”的声音。

红尾鵟捕鼠红尾鵟在捕食上奉行机会主义。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鸟和爬行类,例如啮齿类、松鸡、鹌鹑、水鸟、蝙蝠、鼩鼱、蛇、蜥蜴、甲壳类、昆虫等等。

红尾鵟的食谱与大角鸮相似,因此在夜晚它们之间会为了捕食展开竞争。

分布范围

原产地:安提瓜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加拿大、开曼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荷属)、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 旅鸟:百慕大、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繁殖方式

红尾鵟在三岁左右达到性成熟期,为一夫一妻制,通常只有当原配死亡后,才会寻找新的配偶。雄鸟和雌鸟共同防御巢穴。巢穴的建造一般发生在交配之后,建在4-21米以上的大树上或35米以上的岩石上,有时它们也会选择人类的建筑作为巢穴的所在地。巢穴一般直径为71-97厘米,可达90厘米高,由树枝、树皮、针叶、根茎等组成。

四月产卵,每次产1-5卵,卵壳为蓝白色,偶尔带有褐色斑点。大小为60 x 47 毫米。雄鸟和雌鸟都参与孵卵,雄鸟孵卵时间较短,但负责给雌鸟觅食,孵化时间为28-35天。刚孵化的小鸟没有毛,需要由雌鸟在巢穴中抚养。大约42-46天后,小鸟开始离开巢穴学习飞行。长羽的时间可达10周。

視訊

【黃氏日常】紅尾鵟進食篇



參考文獻

  1. 红尾鵟.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