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尾鹲(Phaethon rubricauda):头尾长960-1020厘米,休重600-830克。全身白色,配以红色长尾羽与朱色的嘴,为很美丽的海洋鸟。嘴前半部稍微弯曲,嘴缘呈锯齿状,以便猎鱼。翼长,脚短,趾亦小,而呈全蹼足。虹膜褐色,嘴红色或橙红色,脚黄色,趾和蹼黑色。
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鸟类,除繁殖期上到陆地外,其他时候全在海上生活。居留性鸟类。繁殖期后作近距离游荡。善游泳和[潜水]],更善于飞翔,多数时间都飞翔在空中。主要以飞鱼、乌贼为食,亦吃甲壳类动物。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
形态特征
红尾鹲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热带鸟类,通体白色,羽毛具绢丝光泽,繁殖期缀有玫瑰红色。眼及眼的前后黑色,形成一条短的宽眼纹。初级飞羽羽轴黑色,内侧次级飞羽具较宽的黑色中央纹和黑色羽轴。中央两枚尾羽特别长,红色,具黑色羽轴。 [1]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背有较粗的黑色横斑,无特长的中央尾羽。
虹膜褐色,嘴红色或橙红色,脚黄色,趾和蹼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600-830克;体长450-460毫米,包括延长的尾为960-1020毫米,嘴峰66-69毫米,翅330-339毫米,尾360-428毫米,跗蹠30-69毫米。
繁殖方式
红尾鹲营巢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繁殖期间通常回到它们原来的繁殖地并和它们原来的配偶结合。求偶时雌雄鸟在巢位附近悬崖边缘,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尾散开并向下弯,两脚伸向尾的两边做垂直的圆形飞行,求偶表演极为壮观。飞行若干圈以后,双双滑翔到海面上空很远距离,,然后才又回到营巢地,巢置于突出的岩石下或灌木下地上,利用突出的岩石和灌木做隐蔽;也置巢于岩石裂缝中,不作巢。所谓巢只不过在地上稍微扒拉几下形成一浅坑,或者直接产卵于裸露的地上或岩石上。每窝产卵1枚,偶尔2枚。形状为卵圆形,淡灰色、白色或褐色,具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4-77毫米×45-49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40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亲鸟在到达巢和离巢时,都是用跗蹠和蹼行走,胸挨着地上,几乎是匍匐一样、小步小步地慢慢向前行走。40天左右雏鸟基本长全羽毛,体重亦超过成鸟,但此时它们并不离巢,而是在60天以后,甚至到100天,它们才跳下悬岩,或是飞翔于空中,或是游泳于海上。 [2]
分布范围
原产地:澳大利亚、孟加拉国、英属印度洋领地、加拿大、智利、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科摩罗、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达加斯加、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菲律宾、皮特凯恩、留尼汪岛、塞舌尔、所罗门群岛、南非、台湾,中国、汤加、美国(夏威夷群岛)、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不确定:美属萨摩亚、库克群岛、法属南部领地、基里巴斯、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瑙鲁、纽埃、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东帝汶、托克劳、图瓦卢和瓦努阿图。
栖息环境
红尾鹲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鸟类,除繁殖期上到陆地外,其他时候全在海上生活。 [3]
生活习性
居留性鸟类。繁殖期后作近距离游荡。善游泳和潜水,更善于飞翔,多数时间都飞翔在空中。性孤寂,除繁殖期回到原来的繁殖地和觅找原来的配偶外,其他时候全是单独在海面上空飞翔寻找食物。既能鼓翼飞翔,又能在高空翱翔的滑翔。视力特别好,能在空中看到水下食物,当它发现海上食物时,能从14米多的高空突然扎入水中捕食,并能潜入水下停留25秒左右。主要以飞鱼、乌贼为食,亦吃甲壳类动物。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4]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5]
参考文献
- ↑ 百问中文,2016-10-12
- ↑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77-78]
- ↑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77-78]
- ↑ The IUCN Red List .2018-02[引用日期2019-03-22]
- ↑ The IUCN Red List .2018-02[引用日期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