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伊維爾教堂 (哈爾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伊維爾教堂
圖片來自trip

聖·伊維爾教堂,位於哈爾濱市道里區霽虹街工廠胡同(原軍官街 Офицерская улица)7—4號,原為俄羅斯帝國外阿穆爾軍區的軍用東正教堂。該教堂奉獻給伊維爾聖母像(Иверской иконы Божией Матери)。

歷史

教堂位於工廠胡同東側。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教堂由駐哈爾濱俄羅斯帝國外阿穆爾軍區司令官契恰科夫(又譯「切切雅可夫」)中將及下屬官兵捐資修建。建成後,曾經為在鎮壓義和團運動日俄戰爭中陣亡的俄國官兵進行祈禱,並將這些陣亡官兵的骨灰移至教堂埋葬,陣亡者名字刻在教堂牆壁上。1920年冬,白俄將軍弗拉基米爾·卡普佩爾安葬在該教堂北側牆下(2006年12月14日經中國政府同意,俄羅斯派人挖掘卡普佩爾遺體,莫斯科電視台隨行報道。遺體經伊爾庫茨克轉運,2007年1月13日在莫斯科的頓河修道院重新下葬)。

1927年,主教季米特里與基輔音樂學院自由藝術家芭拉諾娃波波娃在該教堂創辦哈爾濱音樂訓練班,開設小提琴鋼琴聲樂等課程。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頂部的六座「洋蔥頭」被拔除,但建築本體保留。教堂內的聖母像、基督復活圖、聖塞拉夫衣圖、聖尼古拉畫像等藝術品保留至今。教堂已停止宗教活動。1998年,該教堂差點被拆除,經媒體報道後,哈爾濱市民才得知原來以為已毀滅的該教堂仍存在,只是已經很殘破。該教堂被定為哈爾濱市二類歷史建築、II類保護建築。

2015年,哈爾濱火車站改造工程開始。2017年,作為哈爾濱火車站北廣場改造工程一部分的聖·伊維爾教堂修復工作啟動[1][2]。7月10日,作為哈爾濱火車站北廣場改造工程一部分的聖·伊維爾教堂修復工作已經啟動,工人們正在安裝施工用的腳手架,被「封存」了半個多世紀的聖·伊維爾教堂,即將恢復真容[3]. 2017年9月初,隨着哈爾濱站北廣場站改造基本完成,聖·伊維爾教堂的修繕也完成了,但原本的東正教十字架並沒有被修復,而是用簡單的棍狀物替代。2019年八月,東正教十字架被修復。

建築

該教堂為折衷主義建築,磚木結構。設計師為德尼索夫。教堂帶有「雅羅斯拉夫」式球型尖塔,設有3個祭壇、5個圓屋頂,面積555.80平方米。

平面呈希臘十字式布局,東西長26米,南北寬22米,高27米。主入口位於西側,南北方向各設一個入口。教堂頂部有大型鼓座,鼓座上面建有一大四小共五個蔥頭頂,四個小蔥頭頂以大蔥頭頂為中心,分布在十字形端點。另外在教堂頂部東端還有一個小蔥頭頂。

主入口對面為聖壇,主入口上方有鐘樓,有一個方台向上伸出屋面,方台上有鼓座,二層裝飾有花瓣,鼓座上又有一個蔥頭頂。所以這個蔥頭頂家加上上述6個蔥頭頂,該教堂合計有7個蔥頭頂。

教堂內的圖案由技師德尼索夫設計,由守備隊中的雕刻師施工,聖像在俄國切爾尼戈夫(今屬烏克蘭)製成。

參考文獻

  1. 哈爾濱火車站旁老教堂將「復活」,俄國名將卡普佩爾曾葬於此. 澎湃新聞. 2017-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8). 
  2. 哈站北站房8月竣工開門迎客. 中國哈爾濱. 2017-03-31. [失效連結]
  3. 存檔副本. [2017-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