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能源效率是一個特定的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在能源危機後提出了節能(Energy conservation)的概念,但是,隨着能源稀缺性的日益加劇,人們開始對能源要素的生產效率進行研究,即Energy efficiency。能源效率是指用較少的能源生產同樣數量的服務或者有用的產出。
單要素生產框架的能源效率指標
基於單要素生產率框架的能源效率只考慮了能源要素一種投入,按照對投入和產出的不同界定,可分為以下四種指標:
(1)熱力學指標:該指標完全依賴於對投入、產出的熱量測度,按照不同的熱量測度方法,又可以分為三種,即第一法則能源效率(First-law)、第二法則工作能源效率(Second-law),以及第二法則理想能源效率(Second-law ideal)。 (2)物理一熱量指標:能源投入以熱量單位計算,產出以物理單位測量,這些物理單位測量生產中所產生的服務。
(3)經濟一熱量指標:是一個混合指標,其中生產的服務產出按照市場價格計算,能源投入按照傳統的熱量單位計算。具體包括能源一GDP指標和能源生產率指標,且兩者互為倒數。
(4)純經濟指標:根據投入能源的市場價值與產出的市場價值進行測量。常見的計算為國民能源投入/國民產出,它是美國國會經濟委員會於1981年提出的,他們認為能源價值/GDP比能源投入/GDP更能準確反映能源經濟生產率,並且還可以提供能源價格信息,從而反映出對能源的供需變化。
全要素生產框架的能源效率指標
Farrell(1957)在Debreu(1951)和Koopmans(1951)對資源最優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礎上發展出技術效率概念,即在給定各種投入要素的條件下實現最大產出,或者給定產出水平下投入最小化的能力(Lovell,1993)。其思路為:通過測度樣本點相對於生產前沿的遠近程度來進行相對效率比較,這一概念更符合經濟學「Pareto效率」內涵,並為此後的效率研究奠定了墓礎。它的度量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生產前沿的確定; 二是相對距離的測度。而生產前沿曲線性狀的估計方法包括參數法和非參數方法。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