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膿 |
膿是一個漢字,讀作nóng,本意是指從瘡口流出的黃綠色粘液;也指肥碩,腐爛。該文字在《文選·曹植·七啟八首》和《七發》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膿
讀音; nóng
筆畫數; 10
部首; 月
五筆; EPEY
基本字義; 筆順編號:3511453534
五筆86:EPEY
五筆98:EPEY
倉頡:BHBV
四角號碼:742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113
繁體字:膿
名詞解釋
(形聲。從肉,農聲。本義:從瘡口流出的黃綠色粘液)同本義〖pus〗
膿血流離。--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膿血(膿和血的混合物);膿團(膿包。身體局部組織化膿時因膿液積聚而形成的隆起物)
動詞解釋
腐爛〖decompose〗
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鐮水芟之,草悉膿死。--《齊民要術》
形容詞解釋
肥碩〖fat〗
玄熊素膚,肥豢膿肌。--《文選·曹植·七啟八首》
同"醲"。濃厚。特指濃烈的酒〖strong〗
甘脆肥膿,命之腐腸之藥。--漢·枚乘《七發》
組詞
膿包,膿包兒
nóngbāo,nóngbāor
〖pustule〗∶一種小而界線清晰的皮膚隆凸,含有膿和具有炎性基底
〖worthlessfellow〗∶比喻懦弱無能的人
膿瘡
nóngchuāng
〖ulcer;runningsore〗一種化膿性皮膚病,病原體是鏈球菌或葡萄球菌,症狀是皮膚上出現紅斑,很快變成水皰或膿皰,多發生於臉、頸、四肢等部位,患者多為兒童。通稱為"黃水瘡"
膿毒症
nóngdúzhèng
〖pyemiapyaemia〗伴有多個膿腫和繼發性毒血症狀的敗血症,由於化膿性微生物(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
膿皰
nóngpào
〖pustule〗一種小而界線清晰的皮膚隆凸,含有膿和具有炎性基底
膿胸
nóngxiōng
〖pyothorax〗胸膜腔內積膿;含膿的胸膜炎
膿腫
nóngzhǒng
〖abscess〗被炎症組織區所包圍而成的局限性膿液聚集,炎症區有明顯的充血和白細胞浸潤
漢字演變
如上圖所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