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裡的燈光(李昌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茶園裡的燈光》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昌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茶園裡的燈光
茶園裡的燈光
春節過後,天氣漸暖,如陽春三月。春姑娘剛剛褪去一層薄薄的面紗後,茶園就從酣睡中甦醒了,打了個呵欠,伸了伸懶腰,感覺舒服極了!茶葉猶如一窩窩剛出殼不久的雛鳥,爭相伸出光滑的脖子,張開尖尖的小嘴,伸出鮮嫩的舌頭,嗷嗷待哺。茶葉盡情地沐浴着陽光雨露,都噌噌地往上躥。
晴朗的夜空,茶園太陽能燈光異常耀眼,照得山崗上一排排茶樹完全沒有了睡意,顯得格外精神。茶灣中間的幾盞滅蚊燈也是紫瑩瑩,出奇地發亮。這些茶燈越是發亮,茶園的主人就越是高興。要不是一場春雨就馬上要採茶了呀!春雨貴如油,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茶芽微微收起芽尖,像是在享受玉帝賜給的瓊漿美酒。茶園裡的燈光有點微醉,朦朧着眼。
鄉親們趁着下雨的空隙買回了頭燈。這種頭燈是個寶貝,個頭只有拳頭的一半大,燈後面還有個伸縮帶。燈頭放在額頭,順勢就把燈帶圈上後腦勺。晚上一小束燈光射出老遠,明亮耀眼。這頭燈小巧靈活,使用方便,是鄉親們採茶葉的好幫手,還被親切地起了個名字——小茶燈。小茶燈充足了電,準備躍躍一試。
春雨過後,天氣回暖。茶尖上的兩片小葉片張開嘴巴,越張越大。中間的芽舌伸了出來,極其鮮嫩。鄉親們在茶壟行間走來走去,再也等不住了。一到驚蟄前後,陸陸續續就開始採茶了。黎明前,天地還是一片混沌漆黑,茶園還披着一層薄薄的霧紗。這時,有幾家就點起了電燈,散發出微弱的光,這大概是鄉親們點着電燈趕早做早餐吃。過了一會兒,茶園裡小路上就有星星點點挪動着。哦,這麼早!又過了一會,茶崗上也有了燈光。啊,茶灣里又冒出好多處燈光!茶壟上幽幽的綠光慢慢挪動,照在還有露水的茶葉尖尖葉兒上。可能是露水反射的緣故,這光又變出一小塊光暈來。
其實我們鄉親們都暗暗較勁,看誰更早起,點着電燈弄點簡單的早餐吃後,額頭上繫着茶燈,趁着夜色就去茶園裡採茶了。天色漸漸的亮起來,小茶燈的燈光也就慢慢地變得灰暗。這時茶簍兒的茶葉兒快滿了,肩膀上掛的茶袋兒鼓起來了。至於究竟是什麼時候起床的,他們都心照不宣,互不說破,只有中午時分到茶廠賣茶葉的時刻才見分曉,以賣錢多少論英雄。他們是茶神,是財神,更是英雄。
家鄉的茶園一塊連着一塊,黎明時的燈光一束接着一束,整片茶園頓時光亮起來。他們借着燈光,雙手在茶樹上來去自如,上下翻飛,手一伸出就是一大把鮮葉。這一片茶園采完後,還一路小跑到另一塊茶園。採茶是個辛苦活,有很多姐妹的雙手在採茶時就會變得傷痕累累,每個指頭都用藥用膠布纏着。無論天晴下雨,都起早貪黑,始終堅持着。雖然如此辛苦,他們都是信心倍增,暗自慶幸趕上了新時代。
母親今年八十三歲了,可還是閒不住。看見別人那麼早就在採茶,母親着急了,天沒亮就起床,借着電燈光做飯吃,準備趁早去採茶。我勸不住母親,也跟着起床了。我推開門,哦,天還沒有亮。我站在稻場上環視一圈,門前壩里、後面坡上、左邊小場子、右邊土田灣、遠處王家嶺,到處都是燈光閃爍。這些燈光一閃一閃地眨着眼睛,各自講述着美麗動人的故事……我們山村的景色是美麗的,但最美的莫過於茶園燈光下的採茶人了。
半根豬蹄
「找點空閒, 找點時間,領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電話鈴響了,聲音特別大。
「喂,是存孝嗎?」劉大媽拿起老人手機,輕輕地問道。
「媽,是啊,我是存孝。我告訴您一個好消息,過幾天我就回家了!」手機里傳出兒子存孝的聲音,話里儘是喜悅。
「哦,那好,那好,那好,……」劉大媽心裡特高興,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左手扶着方桌,右手拿着電話在輕輕地顫抖。
電話是小兒子存孝從廣東打回來的,小兒子去廣東已兩年沒有回家了,據說在公司一車間當上了主管,公司領導還蠻器重他呢!
劉大媽,現已八十歲了,頭髮早已全白了,佝僂着腰,老態樣兒,移動着小碎步。
這多年,都是單獨生活,自己洗衣做飯,種地採茶。兒女不在身邊,屬於留守老人一簇。
「喵,喵……」一隻大黑貓挨着劉大媽的小腿竄來竄去,不住地叫着。
「你又餓了,早晨你吃了半碗,你吃的比我還多呢!這還沒到中午,你又餓了!」劉大媽不停地嘟噥着,現在都忙着採茶,也沒人說個話,只好對貓說着。
「喵,喵喵」黑貓好像能聽懂劉大媽的話,撒嬌似的又叫了兩聲。這隻貓很大,長的很胖,一對黑溜溜的眼睛確似一對珍珠,兩邊的幾根鬍子對列排着,最長的一根已經花白了,看樣子還很壯實。
「你不要急嘛,這幾天有你好吃的!」黑貓很聽劉大媽的話,乖乖地在劉大媽腳跟前縮成一團睡了起來。
小兒子要回來了,我還得準備好吃的呢!其實劉大媽心裡早有準備,劉大媽抬頭往房樑上望了一眼,我這不是還有半根臘豬蹄嘛,正好煮給兒子吃。
劉大媽今天沒採茶,專門在家裡清洗這半根臘豬蹄。劉大媽拿了幾塊上等的花梨樹柴,把節柴火爐燒得旺旺的,再用火鉗夾住豬蹄,把豬蹄往火苗上這麼一燒,發出「嘶嘶」的聲音。頓時,豬蹄被燒得焦黑,皮開肉綻。臘肉特有的香味飄滿整個房間,又從房間飄逸出去老遠。
劉大媽在火爐前站得腿疼,還被大火烤得滲出了汗珠,她扶着火爐慢慢地坐下來,用菜刀仔細地刮着。過了一會兒,這半根豬蹄變得焦黃焦黃的,下面的瘦肉都是黑褐色,顏色比較深。劉大媽把豬蹄又清洗了好幾遍,這時豬皮更加焦黃,肥瘦相間,黃里透着紅色,色澤非常漂亮。
黑貓始終圍繞着劉大媽轉來轉去,劉大媽生氣地吼道:「等不急了吧,我兒子還沒回來呢!」
相距劉大媽約兩百米住着王姐,這個山嶺上只有這兩戶人家。這天王姐在門前坎下茶園裡採茶,已快到中午了,茶袋裡的茶葉早已滿滿的,只好背回家,打算攤在地上,等下午再采一些後,一起賣給茶廠。
王姐走在路上,早就聞着有股臘肉香味,這肯定是劉大媽在燒臘肉,可能有貴客來了。
「大媽,您今天沒採茶,是那位貴客來了?」王姐右手攥緊茶袋口,左手反過來從下面扯住茶袋角,站在劉大媽門前。
劉大媽聽見是王姐的聲音,從屋裡走出去,挨靠着門邊:「哦,是我小兒子要從廣東回來了,我正在燒豬蹄呢!」家有喜事,說話的音量比原來高了許多。
「大媽要煮臘蹄了,您家還是喜歡小兒子些。」王姐心直口快,直腸子,有啥說啥。她也七十歲了,兒子在上海打工,也是留守老人。 「我不是只喜歡小兒子,這根臘蹄本來是過六月六就要煮吃了的。接幾個姑娘來,他們都忙沒來,還是小兒子有口福。」劉大媽有些委屈,又有些無奈。原來那幾天,嫁在臨村的大姑娘,要照顧住院的婆婆。嫁在臨鄉的二姑娘,由於茶葉太多要及時採摘,也沒時間來過節。
「哦,也是的。我們農村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做不完的事,反正都是忙喲!」王姐背着茶袋彎着腰說了會話,總覺得有些沉重,這才把茶袋放下來。王姐高高的個子,消瘦如柴,叉着雙腿站在稻場裡,很像一個倒立的叉稻草的木叉。
第二天早上,王姐又去門前坎下採茶,看見劉大媽坐在門欄上,眼睛紅腫,好像在哭。王姐走上前,想看個究竟。只見一隻黑貓從屋裡躥出來,後腳一蹬,跳上石頭,鑽進豬圈裡去了。
「我的豬蹄不見了!」劉大媽聲音有些低沉,神情沮喪。
「啊!」王姐大吃一驚。
「你說會不會是有人偷了?」劉大媽試探着問王姐。
「那不會是人偷去的,現在我們這裡安靜得很,又沒有流浪人員。再說,我們這裡人們手裡都有幾個錢,買點豬肉或是買一根豬蹄,就是買整頭豬也不是問題。」王姐幫忙分析的有條有理,頭頭是道。
「那您小兒子回來吃什麼呢?」王姐禁不住接着問。
「我冰箱裡鮮肉倒還有,都是兒女們孫兒們給我買的,不過就是沒有臘蹄了!」劉大媽總是嘆氣。
「大媽,舍財免災,不要難過。都是您的子女,您弄什麼他們吃什麼,又不會怪罪於您。」王姐一個勁兒相勸。
又過了兩天,劉大媽種白菜,要在豬圈裡掏一點豬糞,雖然好幾年沒養豬了,豬圈裡有些渣渣草草,權當豬糞。
劉大媽艱難地爬進豬圈,第一眼就看見了一根大骨頭。再仔細一看,這不就是臘豬蹄骨頭嗎?這時,劉大媽全明白了,怪不得這幾天黑貓不怎麼吃飯了呢,這隻該死的黑貓!
晚上吃飯時,黑貓又來了。劉大媽放下碗,真想揍他一頓,「喵,喵喵喵」黑貓不停地叫,劉大媽心軟了,縮回了手。唉,黑貓和我朝夕相處,他又何嘗不是我的兒子呢!
小兒子打電話已經五天了,劉大媽焦急地等待着,怎麼還不回來呢!這幾天顧不上採茶了,她把房屋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把兒子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只要聽見了汽車喇叭聲,劉大媽總是站在稻場上向公路觀望,看是不是兒子他們回家了。
劉存孝這幾天心想要回家了,能見到日夜掛念母親了,能回到久別的家鄉了,心情特別激動。他為了回家,他婉言謝絕了公司組織的去三亞旅遊,這次一定回家,不能再等了。
又煎熬了一個晚上,劉存孝攜着妻兒 終於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大家都十分高興。最令劉大媽高興的是,他們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這些年,劉存孝夫妻掙了一些錢,準備明年蓋樓房,還要採茶和發展天麻,最重要的是陪伴老母親,讓母親不再獨自留守,好好安度晚年。[1]
作者簡介
李昌靜,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人,夷陵區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