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草莓葉斑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草莓葉斑病

草莓葉斑病
原圖鏈接

草莓細菌性葉斑病是一種主要寄生在漿果類、十字花科、葫蘆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上的一種細菌,主要危害植物葉片、果柄、花萼、莖等部位使其干縮破碎,嚴重時使植株生長點變黑枯死。

基本信息

中文名:草莓細菌性葉斑病

別 名:草莓角斑病、草莓角狀葉斑病

草莓葉斑病
原圖鏈接

報檢植物名稱:草莓報檢受害類型病害

檢測認定:草莓細菌性葉斑病

病原中文名稱:黃單孢桿菌屬草莓黃單孢菌

草莓葉斑病症狀

1、草莓葉片發生葉斑病初期為暗紫色小斑點,擴大後變成近圓形或長圓形,邊緣呈深紫紅褐色,中央灰白至灰褐色,略有細輪紋,使整個病斑呈蛇眼狀。

2、草莓葉斑病在濕度高時,病斑表面會產生白色粉狀霉層,後期在病斑上可生出許多小黑點,嚴重時草莓葉片上病斑密布,在短時間內病葉即壞死枯焦。

3、草莓葉片葉斑病病斑過多時會引起葉片乾枯,大量發病會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抗病性降低,嚴重時使草莓植株生長點變黑枯死。[1]

浸染循環

該病是隨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進而迅速傳播的。病原菌在種子或土壤里及病殘體上越冬,播種帶菌種子,幼芽在地下即染病,致幼苗不能出土。有的雖能出土,但出苗後不久即死亡。

在田間通過灌溉水、雨水及蟲傷或農事操作造成的傷口或葉緣處水孔侵入致病並傳播蔓延。病菌先侵害少數薄壁細胞,後進入維管束向上下擴展。發病適溫25~30℃。

發病因素

高溫多雨或連作、地勢低洼、灌水過量、排水不良、栽培過密、偏施氮肥、人為傷口或蟲傷多者發病重。

防治方法

1、移栽前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源和蟲源。

2、合理輪作,水旱輪作較好。

3、選用生長勢強,坐果率高,耐寒、耐蔭、抗灰霉病、病毒病、白粉病、芽枯病等的抗病品種,母株應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無病種苗。

4、移栽前3天,噴施一次防病治蟲的混合藥劑,帶土移栽、帶藥移栽,移栽時汰除病、弱苗,這是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幼苗蓋墒前噴施一次防病治蟲的混合藥劑,結合苗情,如果生長勢弱,可加入0.3%的尿素。

5、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因為很多病害都是高濕引起的,要注意。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移栽前穴施或溝施防病治蟲的藥土。

7、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殘體。

8、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9、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0、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1、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澆水時防止水滴濺起,是防止該病的重要措施。

12、大棚栽培的,在移栽或育苗整地前以及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落葉,對棚膜、土壤及牆壁以及架材等表面噴藥,進行消毒滅菌,並適當放風排濕,也可在夏季休閒期,棚內灌水,地面蓋上地膜,閉棚幾日,利用高溫滅菌;嚴格檢疫,嚴格檢驗進境種苗,一經發現,立即毀滅,嚴禁種苗調運外地。[2]


相關視頻

草莓葉斑病辨別、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指南!

草莓葉子上有斑點——愛華植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