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连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董连慧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董连慧,男,于1956年出生,天津市静海人,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1]、中科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2]。1980年1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2001年12月获岩石、矿物、矿床学理学博士学位。

董连慧,专业为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工作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名、遴选渠道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候选人[3]

2020年12月,获得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工程师

民 族 ---- 汉族

出生日期----1956年10月

出生地点----天津市静海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毕业院校----长春地质学院

职称----研究员

人物简介

董连慧,男,1956年10月生,天津市静海人,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中科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 。1980年1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2001年12月获岩石、矿物、矿床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先后在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任分队技术员、组长、副技术负责、技术负责,大队副总兼1∶5万区调分队长和技术负责,大队总工;从1998年起,先后任副总工程师、代理局总工程师,2002年,任新疆地矿局局总工程师。

董连慧同志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新疆从事野外地质矿产勘查、区调、工程技术管理及科研工作。主持国家“892”项目,评价了新疆最大的阿希金矿,提交黄金储量50吨;首次提出破火山机构火山管道相导矿容矿的新认识,确定其为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主持东疆1∶5万区调项目,首次发现土屋斑岩型铜矿,经后续评价,实现新疆超大型斑岩铜矿找矿重大突破,探获铜金属资源量460万吨;主持东疆煤炭资源整装勘查,提交新增煤炭资源量1700多亿吨。担任局总工程师以来,始终坚持“区划部署、基础调查、物化遥感、矿产勘查、科学研究”五统一工作部署原则,大力推进新技术方法手段的应用。根据新疆区域成矿特点,凝炼出“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构造带控矿新认识,并以此指导勘查工作的部署和勘查方法手段应用的选择,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358”项目办公室总工程师,主持编制了总体部署方案,确定的三大成矿带、十大远景区、十五个矿集区已成为新疆地勘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先后发现并评价了准东和东疆2个巨型煤田、库姆塔格巨型钠硝石矿、西天山和塔什库尔干两大铁矿带等大中型矿床60余处,新探获一大批资源量,为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董连慧同志先后发表主要论文15篇(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四部(第一作者2部,第二作者1部,第五作者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九);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1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二),二等奖6项(2项排名第二,2项排名第四、1项排名第五、1项排名第七)。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0余项,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版专著

董连慧,等.全国主要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点选区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

董连慧,等.西天山地区晚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质出版社,2005

董连慧,等.新疆地壳演化及优势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参选院士

董连慧是2011 、2013 、2015年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人物生涯

1980年1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2001年12月获岩石、矿物、矿床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先后在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任分队技术员、组长、副技术负责、技术负责,大队副总兼1∶5万区调分队长和技术负责,大队总工;从1998年起,先后任副总工程师、代理局总工程师,2002年至今,任新疆地矿局局总工程师。

董连慧同志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新疆从事野外地质矿产勘查、区调、工程技术管理及科研工作。主持国家"892"项目,评价了新疆最大的阿希金矿,提交黄金储量50吨;首次提出破火山机构火山管道相导矿容矿的新认识,确定其为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主持东疆1∶5万区调项目,首次发现土屋斑岩型铜矿,经后续评价,实现新疆超大型斑岩铜矿找矿重大突破,探获铜金属资源量460万吨;主持东疆煤炭资源整装勘查,提交新增煤炭资源量1700多亿吨。担任局总工程师以来,始终坚持"区划部署、基础调查、物化遥感、矿产勘查、科学研究"五统一工作部署原则,大力推进新技术方法手段的应用。根据新疆区域成矿特点,凝炼出"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构造带控矿新认识,并以此指导勘查工作的部署和勘查方法手段应用的选择,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358"项目办公室总工程师,主持编制了总体部署方案,确定的三大成矿带、十大远景区、十五个矿集区已成为新疆地勘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先后发现并评价了准东和东疆2个巨型煤田、库姆塔格巨型钠硝石矿、西天山和塔什库尔干两大铁矿带等大中型矿床60余处,新探获一大批资源量,为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董连慧同志先后发表主要论文15篇(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四部(第一作者2部,第二作者1部,第五作者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九);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1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二),二等奖6项(2项排名第二,2项排名第四、1项排名第五、1项排名第七)。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0余项,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