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君謨書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君謨書碑》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十六。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原文

歐陽公作《蔡君謨墓誌》云:「公工於書畫,頗自惜,不妄與人書。仁宗尤愛稱之,御製《元舅隴西王碑文》,詔公書之。其後命學士撰《溫成皇后碑文》,又敕公書①,則辭不肯,曰:「此待詔職也。」國史傳所載,蓋用其語。比見蔡與歐陽一帖云:「襄者得侍陛下清光,時有天旨,令寫御撰碑文、宮寺題榜。至有勛德之家,干請朝廷出敕令書。襄謂近世書寫碑誌,則有資利,若朝廷之命,則有司存焉,待詔其職也。今與待詔爭利其可乎?力辭乃已。」蓋辭其可辭,其不可辭者不辭也。然後知蔡公之旨意如此。雖勛德之家,請於朝出敕令書者,亦辭之,不止一《溫成碑》罷了。其清介有守,後世或未知之,故載於此。

注釋

①敕:指示。

譯文

歐陽修先生所作的《蔡君謨墓誌》中說:「蔡襄在書畫方面見長,但從不隨便給人寫字畫畫。宋仁宗皇帝非常喜歡他的書畫,御製的《元舅隴西王碑文》,專門指示讓蔡襄書寫。不久以後又命令學士撰寫了《溫成皇后碑文》,又指示請蔡襄書寫,可他推辭不肯,說:「這是待詔的職責。」這是在國史傳中所記載的,大概用的就是歐陽修先生的話。不久前看到蔡君謨給歐陽修先生的一副帖子說:「從前得以侍奉陛下,經常有聖旨,命令我寫御撰碑文、宮寺題榜,甚至有功勳和仁德之家,也請求朝廷下令讓我寫字。我感到近來書寫碑誌,就會有財物的收益;若奉朝廷之命寫,就有專門機關保存,那是待詔的職責。如今讓我和待詔爭名奪利可以嗎?所以我就堅決推辭掉。」大概蔡襄所推辭的都是可以推辭的,而那些無法推辭的他也就不推辭了。從這裡可以得知他的想法。雖然是有功勞有仁德的大家族,請求朝廷下指令讓蔡先生寫的,也可以拒絕,而不僅僅是《溫成皇后碑文》。蔡襄其人的清正耿介,剛直不阿,後代的人不一定知道,所以書之於止已。

評析

《容齋三筆》共十六卷,成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共用五年來完成。

洪邁寫此集時「於寬閒寂寞之濱,窮勝樂時之暇,時時捉筆據幾……然意到即就,亦殊自喜」,作者已70有餘,老來得趣,自謙「無甚奇論」,實是格調高雅,議論精當。因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容齋隨筆》:「南宋說部當以此為首。」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蔡君謨書碑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