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绒盖牛肝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褐绒盖牛肝菌 |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褐色,具细绒毛,受伤后变蓝色,直径6-18cm,扁半球形,
后期近平展、褐色且中部色深呈酱色或茶褐色,湿时粘,被细绒毛。菌肉白色至黄白色。
菌柄圆柱形,稍弯曲,长4-8cm,粗1-2.5cm,淡黄褐色,上部色浅,菌管凹生,多角形,
每毫米1-2个管孔,黄色后变绿黄色。孢子青褐色,长椭圆形,光滑,含一油滴,11-15μm×4-5.5μm。有管侧囊体,稀少。
别 名松毛菌(四川)
中文学名褐绒盖牛肝菌
拉丁学名Xerocomus badius (Fr.) Kiihner ex Gilb.
界真菌界
目伞菌目
科牛肝菌科
属绒盖牛肝菌属
植物形态
华美牛肝菌 菌盖半圆形,后平展,盖宽8-15cm。表面干而平滑,无光泽,玫瑰红色、酒红色,
偶尔杂以黄色晕斑。菌肉淡黄色,伤后变蓝色。菌管贴生,蜜黄色,伤后变蓝。柄等粗,上部蜜黄色,
基部污褐色,上端具网络。孢子狭纺锤形、长柱状,(11-15)μm×(2.5-3.5)μm。
红脚牛肝菌 菌盖中凸而平展。盖宽5-20cm。干,初有微绒毛。黄褐色、红褐色、月桂色。菌肉黄色,
伤后变蓝。菌柄等粗,基部不膨大,长4-15cm,径2-3cm。黄色、红色、具深红色或朱红色斑点,不呈网状,
柄基伤后初变蓝,后变褐色。孢子纺锤形,(12-16)μm×(4-6)μm。
桃红牛肝菌 菌盖阔而平展,干,幼时微粘,初有绒毛,后光滑,宽9-16cm。紫红色、玫瑰红色、血红色。
菌肉柠檬黄色,伤后呈淡蓝色。菌管柠檬黄色、硫黄色,伤后变绿褐,弯生,近柄处下陷,柄棒状,
基部呈臼形,上端具纵长的条纹,中下部有网络,黄色,基部呈玫瑰红色。孢子近纺锤形,两侧近于对称,
(11-15)μm×(4-5)μm。单生或群生,稀有成簇丛生,多生于壳斗科植物林下。见于7-10月。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魔牛肝菌 菌盖宽7-30cm。半圆形,后近平展。干,有时具龟裂。淡灰色或橄榄褐色,
有时有粉红色基调。菌肉白色、淡黄色,伤后变蓝。菌管口红色,伤后初变蓝再转黑。
柄短而粗,几呈一短臼形,径可达6cm,长约8cm。孢子纺锤形,椭圆形,(11-15)μm×(4-6)μm。
经济用途
此菌一般认为可食用,在四川某些地区群众反映食后引起腹泻。有的将菌管层剥去或晒干后食用。
故采食时需注意。此种是外生菌根菌,与冷杉、云杉、松、栗、栎等树木形成菌根
作用
褐绒盖牛肝菌具有抑制珠蛋白合成的作用。另从中分离出一种蛋白质 bolesatine(为一种植物血凝素),
有促进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和单核细胞释放白介素-1α和白介素-2的作用。
中药成分
红脚牛肝菌含硒(selenium)。
桃红牛肝菌含甾醇(sterol),脂肪(fat)和氨基酸(aminoacid),
主要的有谷氨酸(glutamic acid),缬氨酸(valine)及脯氨酸(proline)。尚含有硒元素。
⒊魔牛肝菌从魔牛肝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魔牛肝菌毒蛋白(bolesatine),包含有567个氨基酸,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 000。
生态环境
华美牛肝菌 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下,喜潮湿,易腐烂,8-9月份为盛产季,多见于壳斗科植物林下。
红脚牛肝菌 单生或群生于坚硬木林下,以壳斗科林为普遍,习见于夏、秋季节。此菌初期呈红色为主的色泽,且大型,易被发现。
桃红牛肝菌 生于栎林下或林边草地。7-10月现蕾和出菇。
资源分布
⒈华美牛肝菌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⒉红脚牛肝菌 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⒊桃红牛肝菌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同物异名
图 610 褐绒盖牛肝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管侧囊体
选方
此类真菌的子实体受伤遇氧后,即呈蓝、绿色,故名见手青。
用药禁忌
牛肝菌中的魔牛肝菌有毒,食后可导致呕吐、腹泻和痉挛,但经煮沸后。毒素可因高温而分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