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褐絨蓋牛肝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褐絨蓋牛肝菌

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表面褐色,具細絨毛,受傷後變藍色,直徑6-18cm,扁半球形,

後期近平展、褐色且中部色深呈醬色或茶褐色,濕時粘,被細絨毛。菌肉白色至黃白色。

菌柄圓柱形,稍彎曲,長4-8cm,粗1-2.5cm,淡黃褐色,上部色淺,菌管凹生,多角形,

每毫米1-2個管孔,黃色後變綠黃色。孢子青褐色,長橢圓形,光滑,含一油滴,11-15μm×4-5.5μm。有管側囊體,稀少。

別 名松毛菌(四川)

中文學名褐絨蓋牛肝菌

拉丁學名Xerocomus badius (Fr.) Kiihner ex Gilb.

界真菌界

目傘菌目

科牛肝菌科

屬絨蓋牛肝菌屬

植物形態

華美牛肝菌 菌蓋半圓形,後平展,蓋寬8-15cm。表面干而平滑,無光澤,玫瑰紅色、酒紅色,

偶爾雜以黃色暈斑。菌肉淡黃色,傷後變藍色。菌管貼生,蜜黃色,傷後變藍。柄等粗,上部蜜黃色,

基部污褐色,上端具網絡。孢子狹紡錘形、長柱狀,(11-15)μm×(2.5-3.5)μm。

紅腳牛肝菌 菌蓋中凸而平展。蓋寬5-20cm。干,初有微絨毛。黃褐色、紅褐色、月桂色。菌肉黃色,

傷後變藍。菌柄等粗,基部不膨大,長4-15cm,徑2-3cm。黃色、紅色、具深紅色或朱紅色斑點,不呈網狀,

柄基傷後初變藍,後變褐色。孢子紡錘形,(12-16)μm×(4-6)μm。

桃紅牛肝菌 菌蓋闊而平展,干,幼時微粘,初有絨毛,後光滑,寬9-16cm。紫紅色、玫瑰紅色、血紅色。

菌肉檸檬黃色,傷後呈淡藍色。菌管檸檬黃色、硫黃色,傷後變綠褐,彎生,近柄處下陷,柄棒狀,

基部呈臼形,上端具縱長的條紋,中下部有網絡,黃色,基部呈玫瑰紅色。孢子近紡錘形,兩側近於對稱,

(11-15)μm×(4-5)μm。單生或群生,稀有成簇叢生,多生於殼斗科植物林下。見於7-10月。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魔牛肝菌 菌蓋寬7-30cm。半圓形,後近平展。干,有時具龜裂。淡灰色或橄欖褐色,

有時有粉紅色基調。菌肉白色、淡黃色,傷後變藍。菌管口紅色,傷後初變藍再轉黑。

柄短而粗,幾呈一短臼形,徑可達6cm,長約8cm。孢子紡錘形,橢圓形,(11-15)μm×(4-6)μm。

經濟用途

此菌一般認為可食用,在四川某些地區群眾反映食後引起腹瀉。有的將菌管層剝去或曬乾後食用。

故採食時需注意。此種是外生菌根菌,與冷杉、雲杉、松、栗、櫟等樹木形成菌根

作用

褐絨蓋牛肝菌具有抑制珠蛋白合成的作用。另從中分離出一種蛋白質 bolesatine(為一種植物血凝素),

有促進T淋巴細胞有絲分裂和單核細胞釋放白介素-1α和白介素-2的作用。

中藥成分

紅腳牛肝菌含硒(selenium)。

桃紅牛肝菌含甾醇(sterol),脂肪(fat)和氨基酸(aminoacid),

主要的有穀氨酸(glutamic acid),纈氨酸(valine)及脯氨酸(proline)。尚含有硒元素。

⒊魔牛肝菌從魔牛肝菌子實體中分離得到魔牛肝菌毒蛋白(bolesatine),包含有567個氨基酸,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3 000。

生態環境

華美牛肝菌 單生或群生於闊葉林下,喜潮濕,易腐爛,8-9月份為盛產季,多見於殼斗科植物林下。

紅腳牛肝菌 單生或群生于堅硬木林下,以殼斗科林為普遍,習見於夏、秋季節。此菌初期呈紅色為主的色澤,且大型,易被發現。

桃紅牛肝菌 生於櫟林下或林邊草地。7-10月現蕾和出菇。

資源分布

⒈華美牛肝菌 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⒉紅腳牛肝菌 分布於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⒊桃紅牛肝菌 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同物異名

圖 610 褐絨蓋牛肝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管側囊體

選方

此類真菌的子實體受傷遇氧後,即呈藍、綠色,故名見手青。

用藥禁忌

牛肝菌中的魔牛肝菌有毒,食後可導致嘔吐、腹瀉和痙攣,但經煮沸後。毒素可因高溫而分解。[1]

參考資料

  1. 褐絨蓋牛肝菌,搜狗, 2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