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明末清初隴上"學者型"書法大家王瞭望(張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解讀明末清初隴上"學者型"書法大家王瞭望》是中國當代作家張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解讀明末清初隴上"學者型"書法大家王瞭望
王瞭望是明末清初一個無任何冠冕加身而被後世公認的「學者型」詩人和傑出的書法大家。王瞭望的誕生地——隴西,不僅因為天下「李氏出隴西」、「李氏故里」甲華夏,而且自商末孤竹國太子伯夷、叔齊流隱此地采蕨菜之始,隴西首陽山便以特有的「仙山靈氣」滋養孕育了一方霸主、將相鴻儒、文士先賢、丹青妙手,僅在文學和書畫藝壇就有名家無數。唐代隴西三李:李復言、李朝威、李公佐三大家志怪奇文,筆驚鬼神;重彩金碧山水畫家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冠絕畫壇,大放光華;書法高手辛秘題名香山,令多少人欽佩……王瞭望得益於同里前輩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福氣,它為王瞭望文學和書畫藝術上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天賜的契機。
出仕週遊 寬闊胸襟
王瞭望的活動年代在明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和清順治、康熙二朝,經歷了改朝換代,動盪不安的歲月。明朝滅亡後,曾一度改名「予望」,他在不惑之年易名頗有諷誦玩味色彩。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王瞭望出生於陝西鞏昌府隴西縣(今甘肅定西市隴西縣)。人們對王瞭望的生卒年曆來說法不一:一說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卒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另一說生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卒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今提出作存疑備考。王瞭望原名家柱、柱德、曾用名予望、字勝用、荷澤、號閩海遺臣、繡佛頭陀。他從小失去雙親,家境貧寒。少年時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喜讀《國策》和六朝書籍,尤喜弄紙筆。其詩文與書法早年已聲名鵲起,時稱「隴西才子」崇禎六年(1933年)而立之年的王瞭望在鞏昌府任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對有關官吏稱為有司)之職。當時與鞏昌府知府李某交情甚密,常相往來,飲酒唱酬無虛日。後李某事發,王瞭望涉嫌羈押蘭州大獄。巡按魏、許二公慕其才,觀察使桂公,尤憐才傾慕。經魏、許、桂三公極力援救,始得釋歸,從此復改「予望」為「瞭望」。王瞭望牢獄之災及居官改名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和情結:清順治元年(1644年)三月,闖王李自成部將袁宗第攻陷鞏昌,府屬官員皆降。唯有張人傑不降而退守魯班山,後率兵攻打鞏昌。原知府王鼎鼐、知縣夏清拒兵扼守,張人傑未能克城。順治二年六月,王、夏二人攻打魯班山,張人傑兵敗被俘。順治三年春,清兵圍攻鞏昌,王鼎鼐倉皇逃離鞏昌,王瞭望因與王鼎鼐私交深厚而前去送行,為此遭人誣陷,下了清廷大獄。王瞭望在獄中寫了《冤辨》,辨詞凌然,感動了甘肅御史魏琯,終得獲釋。出獄後便改名為「瞭望」。這就是清康熙拔貢、隴名名宿吳之珽在《王荷澤先生傳》中所說的「覆盆文章,得以活命」的故事。另據民國定西名儒郭傑三(名漢儒)在其《隴右文獻錄》中說:「荷澤居官,為復明也。惜勢單力薄弱,未能如願,故改名瞭望」。此說法對與否?僅一家之言,由此留下了一個謎團和許多猜想。
清初動亂逐漸平息,漢人排滿意識減弱,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在文化上,雖然清廷一方面實施高壓政策,但另一方面又恢復科舉取士制度,崇儒重道,延攬人才。清順治五年(1648年)年已四十六歲的王瞭望被岷州(今岷縣)州學以庠入貢(貢生)舉薦去京師(今北京)入國子監(中國封建時代的最高學府)研修國學。後留國子監任文林郎(文散官,為正七品升授之階)。順治十二年(1655年),王瞭望調任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市境)知縣。這是王瞭望政治和藝術生涯的轉捩點,是一個難得的機緣。在閩任職期間,他體察民情,興利除弊,頗有政績。公務之餘,廣交名流,酬詩唱答,切磋書道,一時高手畢至,揣摩交流,獲益匪淺。這對王瞭望遂之成為書法大家無疑有着極大的促進和幫助。後因海上戰亂,王瞭望辭官去位,長期週遊於大江南北,浪跡江、浙、湘、閩等地,飽覽壯麗河山名勝。他登山探奇,吟賞美景,寬闊了胸襟。他說:「名山勝水不可不游,名人韻士不可不識,更不可不交」。
清康熙十年(1671年),年已古稀的王瞭望結束了長達十七年的仕旅遊歷生活,回到故鄉隴西。返隴後不久,王瞭望又因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獲罪,受到牽連而被充軍邊陲。後潛涉天水仙人崖,終入空門。王瞭望長期隱匿隴右,潛志禮佛釋經,來往於寺院之間,參禪禮佛,與僧人為伍,吟詩作賦,臨池揮毫自娛。在隱寓秦州期間,常住北關彌陀寺、圓通寺、瑞蓮寺,往返於麥積山、仙人崖、淨土寺、南廊寺。足跡遍及隴西天竺寺、漳縣貴清山、岷州二郎山及蘭州古蹟名勝。他在七十五歲時,又赴永靖炳靈寺,撰寫了石窟考證和遊記。垂暮之年,又遊歷於成縣、徽縣、清水、靜寧、固原、太原、石嶺關(今山西)、隴東一帶。他每游一地,或作碑記,或作詩賦,或書寫匾聯,留下了不少珍貴墨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王瞭望溘逝於流寓不定的異鄉,享年八十三歲。時隔三百零四年後的一九九二年發現了《王瞭望墓碑》,經考證確認王瞭望逝世後葬於甘肅清水縣朱家莊南。其墳墓及墓碑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詩賦楹聯 獨具風韻
王瞭望多才博藝,詩詞、文賦、對聯、遊記、考證廣泛涉獵,自成風貌。著有《風雅堂詩文集》《風雅堂拾遺》《小蚩冷集》《雪秦》《千古恨》、一笑冊》、《洗玉環》《發願文》《懷素自敘帖·跋》等。手稿有《王荷澤先生自書詩文集》《王瞭望先生雜著墨跡合帙》。隨着時間的推移,時代的更迭,一部分遺著原稿流散於民間,為私人收藏,有些作品已佚失無存。幸有關注厚愛的有識之士搜集整理保存了王瞭望的散落遺稿。清康熙時隴西吳之珽(字乾玉,號赤谷)將所獲王瞭望的零星詩文稿收入其輯編的《搜珠集》。清光緒進士、甘肅著名書畫家范振緒(字禹勤)一直重視收藏隴上名人遺作,將其所藏王瞭望存稿,手抄成冊為《王瞭望遺著》。這冊散發着書法韻味的珍貴墨跡,現藏於蘭州甘肅文史館。隴上詩人、甘肅文史館副館長張思溫(字玉如)寫有《王瞭望遺稿》隨筆。原省上老領導陸為公藏有《王荷澤遺著》原稿題記、訂正。這些善舉,都充分表達了後輩學者對王瞭望的垂愛和敬仰之情。 王瞭望詩文成就較高。他眾體兼長,取法名家,形成了自己清新流麗,自由活潑,意境新奇,韻味集永的詩風。他主張詩文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前期詩文則詠物懷古,寄情山水,表現了詩人不同流俗,不慕利祿,傲岸不羈的思想性格。清代詩人陳時夏曾評其詩文說:「荷澤之文,純乎史鑑,以熔古之識,運獨斷之筆,汪經瀚海,有上下千年,縱橫萬里之概」。後期作品吟山詠水,抒發感慨,構思巧妙,浮想聯翩,富於藝術魅力。
七十歲之後的王瞭望嘗盡顛沛流離的痛苦,他把滿腔孤楚,全都寄托在詩文中。山西、陝西、寧夏及甘肅的許多名勝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也留下了大量吟景佳作。其《登南郭寺》:「出門有興便貪山,老柏青蒼護酒顏。已是雙株看不足,翩翩鶴影又飛還。消沉人代幾何傳,欲問佛天誰後先。詆記少陵稱爾老,於今歷落又千年」。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亦官亦隱,受佛教思想影響很深,恬淡而孤清,苦澀而閒適,抒發出樂天知命的閒情逸緻。
其《五竹山》:
「山行到處即為家,飯煮胡麻雪煮茶。
欲借白雲一贈客,天風齊掃入松花」。
甘肅禮縣書法家趙望來書王瞭望詩《五竹山》
這首詩描繪了五竹山的村野風光,淳樸的田家生活和清新的生活情趣,詩意盎然,真切感人。
又其《仁壽山》:
「紅瘦花間類我心,綠雖肥處總傷身。
此游不免山靈笑,老態如今都讓人」。
全詩情調爽朗,清麗明媚,且富於幽默詼諧的風趣。 王瞭望亦擅長作對聯,字句工麗,聲調和諧。他為天水秦城瑞蓮寺佛殿所作楹聯曰:「在何所在,試參來,青蓮葉底誰拜月?音實無音,聊說起,碧海潮頭作諶觀」。還為天水仙人崖作聯曰:「處處無非菩提海,山山儘是普陀崖」。他為後世留下的這些名聯,本身又成了一種勝跡,至今供人觀賞,乃至萬口傳誦,歷久不磨。他年近八旬時寫的「人經方外舞非雅,興到樓頭總是高」。聯句音韻鏗鏘,直抒懷抱,旨趣高遠,不同凡響。
王瞭望於康熙十年(1671年)離閩返隴,途中客游靜寧,曾留下一段「王瞭望筆戲江南人」的趣事逸聞:一天,靜寧州知州宴請眾賓客,其中有位浙江文人,恃才自負,目中無人,惹得王瞭望瞧不起他。有個好事的賓客拿出羅扇,請二人賦詩揮毫。浙江人對着扇子吮毫抽思間,王瞭望已振腕揮毫,頃刻間寫成數10扇。眾賓客嘖嘖相嘆,那位浙江人也十分敬服,遂與王瞭望結成好友。可見當時王瞭望的書法已爐火純青,得到同行道友的稱讚而成為書苑美談。 王瞭望是一位通古博今,工詩善文,精於文史考證,學養寬博的「學者型」書法家,故而他的書藝最精彩,成就最高,影響最大。他的書法正楷從鍾繇,行草摹王廙和顏真卿,融會貫通,造就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早在清康熙時吳之珽就對王瞭望的書法師承及書風有過這樣的評論:「楷師鐘太傅,並仿王廙,行草摹顏魯公,而變本加厲,縱橫蹀躞,了無轍跡,識者以為散僧入聖雲。夫和鸞鳴廙,非不中軌,而追風躡電,或以騶馳而致千里也」。當代甘肅書壇魁首趙正(黎泉)先生傾心研究王瞭望的書藝並作了全面翔實的探論。他從王瞭望書法藝術的時代風格,書法內涵,文化積澱,師承關係,變法創新,闡述了個人的觀點,並撰寫出版了《王瞭望書法研究》一書。他在該書後記中說:「我為隴上人,又醉心於此道,對甘肅歷史上的書大家作此研究,欲在肯定王瞭望在中國書法史上應占有的位置,並予以公正的評價。」 王瞭望孜孜以求於傳統的深厚吸納和融匯變化,備精諸體,博採眾長,從而展示出勃發的藝術創造力。縱觀王瞭望的大美書作,從中可以窺見其根源,暗知其法理,可以解讀出其書法的多彩風格。他精研鍾繇正楷體勢,又不泥於「鐘體」,別開生面,因而筆力渾厚雄健,遒勁鬱勃,朴茂天然,風骨不俗,真骨凌厲,多有異趣。他的書法最精深者則在於行草之間。其行草得力於東晉王廙,唐人顏真卿二家為多,承師而變法,更見爽捷老辣而雄渾恣肆,折射出高古豪邁的金石氣韻和發如散隸篆籀的雅逸,存筋藏骨,爽爽若神。其落筆峨峨,如長松之倚溪谷,放似弓張箭發,收似虎門龍躍,曲似懸鈎之釣水,勢如驚雷掣電,妙似蛇龍之宛轉。千變萬化,大氣磅礴,呼之欲出,得之神力。他對隸篆意蘊的吸收和應用及駕馭用筆的超凡能力,達到了一種高雅的境界,可謂擅一家之美,自成一家之法。
王瞭望的書作充滿生機、情趣、韻味、顯見空靈、天真、浪漫的胸懷襟抱,是充滿詩韻的境界。他在崇尚雄奇、凝重、朗逸、豪放的書風時,追求着筆墨的瀟灑與透練,深徹而致遠,就像詩人心性的高潔一樣。在他的胸中勃發着浩蕩之思,腕底乃生淋漓靈動之氣韻,不絕如縷又綿里藏針,令人周身通泰,是書家心靈深處的一詠三嘆,使觀賞者無不為之心動而感嘆不已。正因為王瞭望在隴派書畫中的獨特地位及影響,因而他的書品如覓得一幀半籠,隻字片語都被視為藝術珍寶。凡親見其書法作品者都為之叫絕而傾慕,然其用筆取勢很難使後學者追攀。清末隴上名家唐璉、朱克敏、柴學孔等都是他的模愛和追隨着,但終未能在行草上有大的突破。王瞭望傳留至今的書法作品數量罕稀,僅在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此冊乃余姻家·跋語》行書冊頁、隴西縣文化館藏有《懷素自敘幟·跋》紙本冊頁及甘肅省圖書館所藏草書絹本中堂兩幅,少量作品散見於省內外各級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及民間藏家。天水麥積山七佛閣《是無等等》匾額、瑞蓮寺《瑞蓮寺》門匾及楹聯均為王瞭望丹書墨寶。 今天,我們應當把隴西的王瞭望和定西的張國紳兩位大家的書法藝術放在明末清初的歷史大背景中重新認識解讀他們的書法成就,為他們在中國書法史上贏得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王瞭望的書法藝術未能與當時其他名家那樣被世人所知,沒有得到其應有的聲譽和地位。平心而論,王瞭望、張國紳與同時代的王鐸、傅山相比,其書法達到了同一水平,並不遜色,可與之並駕齊驅。 定西自古以來特有的人文資源和神奇魅力令世人駐足仰望。我們應抓住當今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挖掘弘揚定西書畫藝術的厚重潛力。為此筆者建議:定西市書法家協會能否成立「王瞭望、張國紳書法研究會」並設立「王瞭望、張國紳書法獎」。我們有責任着力研究和推介本土書法大家,把王瞭望和張國紳的名字和他們應占有的位置推向全國,以大家的影響力提升定西書畫走向全國,提攜和獎掖定西崛起的書法新秀,為建設定西文化大市,為定西的人文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1]
作者簡介
張鑌,字治之,以筆名金枚面世,1951年生,甘肅定西市人,大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