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良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右|250px|[http://d.seesj.com/d/file/2018-07/fda7be514ab89a8c2e0e4a9381f7451c.jpg 原圖鏈接]
謝良佐(1050年-1103年)字顯道,壽春上蔡人。學者稱上蔡先生。
從程顥受學,後卒業於程頤。登進士第,與遊酢、呂大臨、楊時號「程門四先生」,為學主「敬是常惺惺法」,為朱熹所稱道。良佐為學駁雜不醇,思想較接近程顥。朱震曾偕弟朱巽拜見,為震講授《論語》,晚年信佛,嘗言:「吾常習忘以養生」。著有《論語說》。
人物思想
謝良佐之學以仁、天理為主體,講究修身養性,然頗摻雜禪學思想。「其論仁以『覺』,以『生意』,論誠以『實理』,論敬以『常惺惺』,論窮理以求是,皆其所獨得以發明師說者也」(《宋元學案·上蔡學案》)。以「生意」解釋仁,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人身體麻痹不知痛謂不仁,桃杏之核可種而生者稱仁。仁體現萬物的生意。「格物窮理」,必須從認識「天理」才能獲得。所謂「天理」,是「自然底道理」,無絲毫杜撰。謝良佐的「格物窮理」論,上承二程思想,下啟朱熹「窮理」學說,又開陸九淵「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的先河。
謝良佐-- 謝氏家訓
脫去凡近,以游高明。
莫為嬰兒之態,而在大人之氣。
莫為一生之謀,而有天下之志。
莫為終生之計,而有後世之慮。
不求人知但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