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记忆中的过年(郭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记忆中的过年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记忆中的过年》中国当代作家郭荣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记忆中的过年

走在街上,大街两边的年货摊已经摆上了,红红绿绿满街满眼,还不时的有零星的鞭炮声传入耳中。年,真的要来了,可我在心里竟没有什么过年的喜愉感,也许是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许是年岁渐老的原因吧,总觉的现在的春节不如往夕的年快乐,没了年味,就像春晚上那几张亮相了多少年,早已看乏味的老脸似的,年也一年不如一年有情趣。儿时的年多好哇,虽穷,但热闹,有人情味,过年的热望极迫切,过了年初一就昐下一个年早点到来。现在谁还盼呢……

那时一进了腊月,大人们就已经开始为过年忙碌了。杀年猪是必不可少的,几乎家家都杀,杀猪烩菜的香味每天都在村里飘散着。杀了猪要相互请客的,谁家的客人多,谁家的人缘就好,要是杀了猪请来的客人少是件极没面子的事!于是大人们天天喝的东倒西歪,孩子们天天吃了东家吃西家,自然快乐无比……

到了腊月,除了杀猪,大人们还有一件事就是要给孩子们做新衣服,过年孩子们穿不上新衣服,就意味着自家的日子没过好,平常怎么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们穿上一身新衣服。那时几乎家家都有四五个孩子,能让孩子们穿上新衣,着实让那时的大人们费了极大的心思。因为孩子多,家家的日子都紧巴巴,能在口中省下钱来,还得有足够的布票,真难为了那时的爸妈们!亲人们,你们真的要孝敬父母,那时他们是真难……

过了小年,送了灶神,孩子们就开始叨诂过年的年谣了: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谩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除夕那天,家家做的菜也极有讲究,要四平八稳,有鸡有鱼,大人们拿出在厨艺上的看家本领,让一家老少吃一顿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虽然那时的好饭菜现在看来是很平常的,但吃起来是那么香,那么甜,以至于现在想起来仍然回味无穷......

吃过了饭,大人们就要包除夕夜饺子了,那顿饺子也很有讲究,馅大都是芹菜猪肉馅,因为芹和勤谐音,寓意是吃了芹菜馅饺子来年人就会更勤快些,当然这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也没见谁吃了过年吃了芹菜馅饺子人就勤快了。饺子里要包进比如糖果,硬币等,除夕夜谁吃到了明年就会有福气。于是,孩子们在半夜吃饺子时明明吃饱了,可还要多吃几个看能不能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那可是一家人最有福气的事呀,吃到了高兴,没吃到了不服气,但也只有等到明天除夕夜在争取抢到福气了。

初一是窜门的日子,这一天小孩子们最高兴了,给大人拜年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事了,因为能得到压岁钱。那时的压岁钱5毛钱就是大钱了,更多的是2毛3毛,但我们依然高兴去做,去给长辈叩头,有时拜完年也可能一毛钱也没给。现在想想,那时一年的收入也就二三百元,谁还有钱给你压岁呢?

初二是正月里最热闹的日子,因为那天扭秧歌的就要上街了。早上才吃完饭,街的一端就传来了咚咚的鼓声,欢乐的唢呐也响起来了。孩子们飞一样冲上街,而街上也早就有人在那等着看秧歌了。那时的秧歌扭的欢,不像现在扭秧歌的只是拿个扇子只在那儿走。那时的人们要跟着鼓点和唢呐声扭出各种花样来,一招一式透着喜庆。秧歌队中有各种造型的角色,什么旱船,甚至十几米长的龙灯都有。而人们最爱看的是一个化妆成老头和一个化妆成老太太的人在对扭,老头不断地挑逗着老太太,而老太太也欢快地戏谑着老头。队伍中猪八戒憨态可掬,可孙悟空却不受队型的约束在秧歌队里窜来跳去,而踩着高桡的俊男俊女们的扭动也叫人看得心花怒放。记得每年都有一个赶马车的老头,在看热闹的人群看着看着就按捺不住了,冲到队伍中跟着扭,他的姿势跟小品中赵本山扭秧歌一样,头剧烈地摇,浑身抖动着扭,于是一个又一个人不断地加入到队伍中跟着扭......

秧歌队到了一个单位门前时照例是要放爆竹的,用高高的竹竿挑着,点燃了就故意往看秧歌的孩子们丛中甩去。孩子们一拥而上去抢那落下地上没燃尽的爆竹,记得我有一个伙伴叫三牛的,人机灵,抢的多,可有一个慢燃的爆竹在他的口袋中炸了,结果把过年的新衣服爆了一个洞,回家后叫他妈用鸡毛撢子一顿抽,抽得他乱叫乱跳……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各地封城封村。政府为了控制疫情,把春节社火扭活动都取消了,扭秧歌这个来自民间的社火活动可能要从人们的年俗中渐渐消失了。唉,现在,年越来越没了年的风俗,啥时候能让我再重温一次那儿时的年味呢?[1]

作者简介

郭荣,笔名雪松,男,汉族,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