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子張·第十九·共二十五章》3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譯】

子夏說:「大節不能超越界限,小節有點出入是可以的。」

【注】

《朱注》: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吳氏曰:此章之言,不能無弊。

《集釋》《反身錄》:論人與自處不同,觀人當觀其大節,大節苟可取,小差在所略;自處則大德固不可踰閑,小德亦豈可出入?一有出入,便是心放,細行不謹,終累大德。

【記】

所謂「大節」當然是原則性、大問題,有關事業、方向、國家、社會等等重大事務。「小節」是指日常生活、起居交往等等。講究修養的宋明理學家當然不贊成小節可出入,如上注。這裡仍有一個兩種道德的問題。其實,社會性公德才算大德,宗教性私德純屬私人事務,可以有不同選擇。因之個人信仰、生活方式、興趣愛好等等均應屬「小節」。個人修養或不修養,均無不可,只要不違反公共法規即可。這種現代觀念當然與傳統體系包括孔孟之道均大不合。孔孟之道今日也只能作為一種宗教性私德來提倡勸導,而不能作為社會的普遍公共法規。因之,何謂大節或小節,固時移世變,大不同於以前了。

原文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譯】

子遊說:「子夏的學生們,打掃環境、接待客人、進退應付是可以了。但這是細微小事,根本的東西卻沒有,這怎麼行?」

子夏聽到,說:「咳,子遊錯了!君子的學問,哪一種先教,哪一種後教,好像樹木花草,各有種類區別。君子的學問,又怎能這麼曲解呢?能從頭到尾合在一起的,只有聖人吧。」

【注】

《集釋》《論語述要》:「倦」字當是「教」字意,言孰當先傳,孰當後教,一視學者之質所宜受,如草木之有區別培植者,不可一概施。

【記】

較難解的是最後一句,「有始有卒者」。什麼意思?解說甚多。有強調無所謂本末,末即是本,灑掃應對即見本體,陽明學派所謂端茶童子即是聖人,在日常生活、普通行為中即可識本體、見心性、致高明,即一勝解,但此實受佛學禪宗影響故。大多解作教學需循序漸進,先小節,後大事;先實踐,後理論;先末務,後本體。或解作因材施教,區別培植(如上注)。子夏傳經,影響漢代至巨,乃孔門嫡派傳人也。

== 原文 ==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譯】

子夏說:「官做好了去求學,學問好了去做官。」

【注】

《朱注》: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記】

這已是名言,而且常把它當作孔子的話,只因為它出自《論語》。其實這篇都是孔門弟子的講話,又特別是子夏學派的。「學優則仕」是中國傳統社會知識分子的人生道路,所以「士」和「大夫」(有官職)總連在一起。它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現象。一方面最早建立了系統的文官政治構架,使行政、教育相連接,社會獲得知識者作為主要支柱的撐持。另方面使知識分子個體的人生價值、終極關懷被導入「濟世救民」、「同胞物與」的方向,而求在塵世建立「天國」(不管是「復三代之盛」也好,「通三統張三世」也好)。這一方面造成中國式的政教合一和泛道德主義,同時也避免了諸多宗教信仰的衝突糾紛。這已是歷史事實、心理形成,不必為求價值判斷而大肆爭論,重要的是去了解、解析這一現象而探求今後的可能。

== 原文 ==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譯】

子遊說:「喪事致以悲哀之情,但不要過分。」

【注】

《朱注》楊氏曰:喪與其易也寧戚,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之意。

《集釋》戚學標《四書偶談》孔安國曰:喪恐滅性,故致哀而止,毋過情也。

【記】

兩重意思:一要悲哀,否則便失去喪禮的內容。二不要過於悲哀,有損身心,也屬不孝。但孔子有時也「哭之慟」(11.9章),這裡仍是「經」與「權」的掌握問題。

== 原文 ==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譯】

子遊說:「我的朋友子張是個難得的人了。但不是『仁』。」

【注】

《朱注》:子張行過高,而少誠實惻怛之意。

【記】

此篇多處批評子張,是否如康有為所謂乃曾子學派傳人所記誦?[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