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此条目或章节内容可能是从某个来源处复制粘贴而来, (2021年5月8日) |
赵声 | |
---|---|
出生 |
公元1881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一日) 江苏丹徒 |
逝世 | 公元1911年5月18日(农历四月二十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革命党人 |
知名作品 | 《保国歌》 |
赵声(1881—1911),字百先,号伯先,曾用名宋王孙、葛念慈等。江苏丹徒(今镇江)大港镇人。1903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结识,同年夏回国,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和长沙实业学堂监督,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曾撰写七字唱本《保国歌》。
1909年10月,担任广州起义总指挥,并制定具体计划。1910年6月底,与孙中山、黄兴在南洋商决大举之策。1911年3月29日率部赶往广州参加起义未遂。5月18日,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溘然长逝,年仅30岁。[1]
目录
伯先公园
在江苏省镇江市云台山南簏,有座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声(字伯先)而建的公园——伯先公园。大门两侧墙上,嵌有两块汉白玉金字刻石。右侧是宋庆龄亲笔题写的“伯先公园”四个大字,左侧是孙中山秘书田恒在八十高龄时所书“烈士事迹简介”。
走进这座1931年6月2日正式开放的公园,迎面是绿篱屏障,正中矗立着2.8米高的赵声烈士铜像——一身戎装,双手握望远镜,腰挎指挥刀,挺胸正视前方,英武感人,栩栩如生。
寻常巷陌奈君何,忍唱尊前青兕歌。
海岛田横心自壮,天门陶侃翼空摩。
千秋北府兵无敌,一水南徐夜有波。
站在气宇轩昂的赵伯先铜像前,重读柳亚子这首《哭赵伯先》,仿佛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
早年时期
幼极聪明,仗义执言,习文练武,8岁能文,9岁应试。14岁时有乡人无辜被污吏拘捕,其母泣请声父营救;而声已入狱砸枷,救出乡民。
赵声天性聪颖,四五岁就能跟着父亲背《三字经》、《百家姓》,17岁时考中秀才,第二年入江南陆师学堂,后东渡日本。在日本,赵声结识了黄兴、何香凝等革命党人,眼界大开,信心倍增,多次对人激动地说:“中国事尚可为也。”他觉得“革命贵在实行”,所以不久便急匆匆地从日本返回国内。[2]
辛亥革命生崖
散发《保国歌》
在赵声影响下,小妹赵芬、父亲赵蓉曾、夫人严承志(原名严吟凤),也都参加了革命。严承志曾任镇江女子北伐挺进军总司令,为光复镇江和解放南京奋勇战斗,成为辛亥革命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3]
1903年9月,赵声受聘为南京三江师范学堂教习,在师生间宣传革命。这期间,他挑灯夜战,一气呵成编写了长134行共938字的七字通俗歌《保国歌》,秘密散发,鼓动人民起来推翻腐朽的清朝政府。这一年,赵声才22岁。
《保国歌》辞语激昂慷慨,读之悲壮感人。歌词中有许多话是青年革命家的亲身体验,如“八旗驻防防家贼,贪官个个良心黑,追比乐输还认捐,忍气吞声说不得”。 庞伟说,不少士兵暗地里把歌词背得滚瓜烂熟,这首具有声讨清王朝的战斗檄文性质的歌词,很快流传大江南北。
率新军入同盟会
1906年初,赵声入南京督练公所任参谋官,随后赴江阴训练新军。
当时,适逢江宁推行征兵制,应者寥寥,遂应江宁新军统制徐绍桢之邀,赵声辞职返乡招兵。他的演讲、动员,使大港十里八乡的青年络绎不绝前来投军,他们认准一个理:跟着赵声不会错!因征兵有功,赵声被委暂编陆军第九镇十七协三十三标二营管带,后擢升标统。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金强说,赵声治军严明,身先士卒带兵训练,由此曾得到九镇统制徐绍桢的夸奖:“方今能扎硬寨、打死仗者,唯伯先一人耳。”同时,他在新军中积极展开革命活动,先后将冷御秋、柏文蔚、李竟成等大批革命青年派到各标、协以及九镇司令部中任军官。这样,在九镇中,一支由赵声组织领导的新军队伍在悄悄成长壮大,一股新的风气在部队中弥漫。
1906年春,南京鸡鸣寺“豁家楼”内,赵声主持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就在这一天,赵声、柏文蔚、倪映典、林述庆、林之夏、冷御秋、伍崇仁、陶骏保、李竟成等九镇中大批青年军官,以及南京各学校革命同志数十人,成为南京城内第一批同盟会会员。大家共举赵声为长江流域同盟会盟主,暗中积蓄革命的武装力量。
壮志未酬魂断香江
不知不觉间,宣统元年(1909年)到了,清廷又换了年号。
庞伟说,这一年,根据孙中山的指示,赵声到达香港,在同盟会南方支部驻地与黄兴、胡汉民、倪映典、谭人凤等,开会商讨广州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会上,赵声被推举为起义总指挥,并制定出利用新年春节假日(1910年2月10日)发动起义的计划。
之后,赵声赶往广州,在华宁里遇兴隆客栈建立起义指挥部秘密机关,并住在这里主持起义的全部军事行动。后因清吏在新军一标中发现同盟会会票,起义推迟至元宵节(2月24日)
1910年大年初三(2月12日)上午,倪映典回到新军一标驻地,适巧清吏来训话,竭力压制部队闹事,倪映典当机立断击毙清吏,宣布开始起义。这时,赵声等人也都赶到广州城内指挥机关,但与城外倪映典失去联系。后来,因清军中管带、同盟会员李景濂临事叛变,于阵前诱杀倪映典。军中无主,起义失败。
李金强说,随后,清廷在城内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在同志们的掩护下,赵声化装出城,并绕道澳门返回香港,易名宋王孙。数月后,在香港的黄兴、赵声收到孙中山从美洲寄来的一封信,提出在广东重新发动武装起义。黄兴回信,认为广东可再从省城下手,仍由新军作主力。不久,孙中山密电黄兴、赵声等去日本面商。
6月,在日本东京,赵声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相谈甚欢。1910年11月,同盟会在马来半岛槟榔屿秘密召开会议,制定1911年再在广州举事的计划。会议结束后,赵声第一个返回香港,设立机关,联系新军,组织“选锋队”(敢死队),确定计划步骤。
“在组织起义过程中,赵声任统筹部副部长兼交通课课长,废寝忘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派人携款到苏、鄂、湘、浙、赣等长江流域各省联系党人,筹建机关,发动新军,组织力量,为响应广州起义做好一切准备。”庞伟说,起义行动前夕,赵声被推举为起义总指挥。
然而,由于广州将军孚琦遇刺,指挥部决定将起义的日期推迟到4月26日。由于武器未能及时运到,起义又被迫推迟至4月27日。这一天,黄兴等100多名志士,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成败的结局,其实早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志士们赴义时的从容与慷慨。”李金强说,当黄兴从死亡线上逃出来,遇见从香港带200多志士赶来赴难的赵声时,一切都已不可挽回,两人抱头痛哭。
因黄花岗起义失败,赵声忧愤成疾,1911年5月18日病逝于香港,葬于香港茄菲公园附近的山巅。
专家评说
本栏目学术顾问、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杰: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代英魂恸世人
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册是一本令人感奋的群英谱。
江苏丹徒人赵声无愧是近代民主革命文武兼备的革命家。他14岁入狱救人,饮誉“豪侠少年”;十七岁中秀才时,笑答道贺亲友:“丈夫当为国宣力,区区一秀才何足言!”
人贵有志。1901年初,直面国势危急,赵声慨叹“有文事必有武备,吾当为班定远,岂能于墨汁中求生活?”遂以第一名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因倡行改良校章,开罪监督。自动退学后,他研读有关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书籍,萌发反对清朝专制之志。
志贵于行。1903年初,赵声赴日本考察,结识黄兴等志士,遂返国创办阅书报社、小学堂、体育会,启迪民智;后任教南京两江师范学堂,编写“七字唱本”《保国歌》,秘密宣传革命。
行贵于勇。赵声文武一身,为践行志业,走长沙、入保定,往北京窥清廷虚实,出榆关察东北大势。乃决志入新军,半年擢升标统。1906春,在南京加入同盟会。1907春,南下广州,任新军二标三营管带,不久升第二标标统。参与谋划钦州反戈未果。后又主谋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事败遭缉捕,逃潜香港乡间。
为筹划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赵声披肝沥胆,立下惊天之慨:广州得手后,统军东指南京,与由黄兴入鄂之师饮马长江,直捣清廷巢穴!奈何起义几经易期,当他率义军于4月28日晨赶至省城,起义经已告败,只有仰天徒叹奈何。
因事败抑郁成疾,赵声不久病逝于香港。出师未捷,悲人恸世。“大好头颅拼一掷,太空追攫国民魂”——永祈英年长伴英魂!
人物访谈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金强
江南水乡的革命典范
赵声的一生,短暂而辉煌。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金强告诉记者,1905年孙中山汇集留学生及华侨,成立中国同盟会于东京,遂出现具有全国性的革命团体,革命从此由海外席卷全国。
“出生江苏镇江的赵声,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投身革命。在家乡设书报社、创小学堂、组织体育会,普及知识,宣传革命;撰写《歌保国》,宣传反清;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筹划广州起义;辛亥年广州起义前夕,在香港跑马地35号成立广州起义统筹部。他的一生,都是在为革命贡献。”
李金强说,辛亥广州一役失败,赵声悲愤成疾,留医香港雅丽氏纪念医院。4月8日,病情加重,其症状为腹痛难忍,确诊为盲肠炎;17日,开刀手术,不久病情恶化。赵声自感身体不行,将陈英士等同志召于床前,勉励甚切,悲愤地说:“我负死难诸友矣,雪耻唯君等。”并连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声泪俱下,自后再不能说话。第二天下午一时与世长辞,时年30岁。
英年早逝
赵声去世后,同盟会南方支部将其遗体暂时安葬在香港茄菲公园附近的远山巅,墓前立碑上书“天香阁主人之墓”。章太炎传报国殇,“中外之士,识与不识,闻之皆为流涕”。黄兴、胡汉民代表同盟会作“告南洋同志书”,并致函孙中山,表达了对失去革命战友的苦痛心情。
赵声的密友苏曼殊以书画蜚声于时,有一幅《饮马荒城图》是得意之作,当年赵声几番索讨,他都没舍得割爱。赵声英年早逝,苏曼殊悲痛万分,托友人将这幅画焚于赵声墓前。
李金强无不感慨地说,辛亥时期革命青年群起献身为国,事败身殒之将,赵声即为其一,被誉为“足以振荡天下之心”,无疑为江南水乡留下革命的典范。 只为纪念一个人而建的公园
灵柩运抵镇江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追赠赵伯先为上将军。同年5月,又派赵声的弟弟赵念伯赴港,将烈士遗体护送回镇江,安葬于南郊竹林寺畔。
1912年5月18日上午,赵声灵柩由香港运抵镇江。5月20日至24日,当地政、军、警、商、学各界举行追悼大会。
1930年9月,著名史学家柳诒徵为伯先铜像基座正面书写了‘赵公伯先之像’六个字,还撰写了铭文。现在我们见到的铜像,是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而重铸的,康有为女弟子萧娴题书‘赵公伯先之像’。
赵声故居
赵声故居为其太祖父留传,始建于19世纪中叶,占地923平方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
故居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后四进,东侧为厢房,第三进为楼房,设书房“天香阁”,整个建筑为中国传统江南清式民居风格。赵伯先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其后裔也一直居住在这里。
1999年12月,赵声故居被镇江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久失修,故居损毁较为严重,也存在安全隐患,2006年6月起镇江新区投入500多万元,按文物管理部门修缮如旧的要求对故居主体进行了修缮。如今,赵声故居已成为革命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热点视频
参考来源
- ↑ 赵声:文武双全“上将军”, 搜狐,2011年09月13日
- ↑ 赵声:文武双全“上将军”, 新浪网,2011年09月13日
- ↑ 赵声:文武双全“上将军”, 新浪网, 2011年0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