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趋光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趋光性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1]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2]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趋光性(趋光性)一般指向光性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对高等植物而言,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以前认为根没有向光性反应,然而近年来以拟南芥为研究材料,发现根有负向光性。

解释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会有胚芽鞘向光性弯曲。

1910年,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端。胚芽鞘是可以直接传递(生长素),但是无法直接证明是传递了某种化学物质,也许是产生了某种刺激。而通过琼脂就可以证明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

1914年拜尔的实验证明,初步证明“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以后,移去胚芽的尖端,再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1931年科学家首次提取成功生长素-吲哚乙酸。

实例

植物的向光性以嫩茎尖、胚芽鞘和暗处生长的幼苗最为敏感。生长旺盛的向日葵、棉花等植物的茎端还能随太阳而转动。燕麦、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黄化苗以及豌豆、向日葵的上下胚轴,都常用作向光性的研究材料。向光性是植物的一种生态反应,如茎叶的向光性,能使叶子尽量处于吸收光能的最适位置进行光合作用。

分类

正向光性

植物的上部分受光照影响引起生长趋向于光照一侧的现象。

负向光性

王忠(1999)用透明容器(如玻璃缸)水培刚萌发的水稻等,并以单侧光照射根,也观察到根具有负向光性,即种子根向背光的一面倾斜生长(与水平面夹角约60°)。

实验与研究表明,根具有负向光性,且负向光性与向重性的控制机构相互独立存在。(石黑和冈田,1994)

横向光性

植物器官与射来的光线垂直的特性。

温特假说

传统的观点认为,植物的向光性反应是由于生长素浓度的差异分布而引起的。温特(1928)用生物测定法显示生长素活性的分布比率为向光面32%,背光面68%(相对比值为27∶57)。这是乔罗尼-温特(Cholodny-Went,1928)假说的主要依据。这个假说认为,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光照下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侧生长较快而导致茎叶向光弯曲的缘故。

20世纪70年代,有人分别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物理化学方法重复了温特的实验,用生物测定法得到了与温特类似的数据,但物理化学方法显示,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这使人推测,温特采用的生物测定法由于专一性差,所测出琼脂块中的刺激生长的物质可能不单纯是IAA,还可能包括生长抑制物质。

光源选择

对向光性起主要作用的光是420~480nm的蓝光,其峰值在445nm左右,其次是360~380nm紫外光,峰值约在370nm。从作用光谱推测,其光敏受体为蓝光受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