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棵樹(藍草鄉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那棵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那棵樹》中國當代作家藍草鄉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棵樹

校園的角落里有一池水,水的中央有一個小亭子,池子邊上還有棵樹,高高的,向着橫斜里舒展出幾十根粗粗的枝條,短短長長,樹幹上隨意地點綴着些濃濃不一的綠。我從那裡走過,看它在夕陽里靜靜地站立,說不出的拙撲和奇異。天邊的雲霞,有時絢麗,有時深沉,仿佛是多變的背景音樂,讓它不變的姿態有了韻律,日日夜夜為人們詮釋着風格迥異的美。

吃過晚飯的傍晚十分,我們三五好友,經常在樹下的水池邊玩耍。

學生時代的我們,沒有生活,書本是我們的天,不能沉醉,卻也別無選擇。按照程式化完成了幼/初小學生的角色轉換.終於有了逃離書卷校園的想法,狂喜遠不足以形容心情,縱然有着朝夕相處的同學,還有靠着肩膀,在暮色里出神的不一樣的他。但各奔東西的傷感怎麼也擋不住我們匆匆離去的腳步,我眯着眼,默默地許下心愿:"願來日如樹長青" 。

快樂只是一層薄薄的面紗,沒有來得及細品,就被一陣流浪的風吹遠了。

瑣碎的日子無痕,夾着落水繽紛,遙想生活的時候,它是美的形態,投身其中才感覺鋒芒般銳利。五月的<<緣份>>讓有緣的人事物相遇——很美,為着彼此的生活阿木的<<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又詮釋着——黑色的難堪與無奈。

只有逃離,逃離成了本能的選擇。某個地方,某個人,某項工作,某種羈絆。只要有感覺, 有快樂,我們就變得腳步匆匆。張望別處生活的時候,仿佛那裡到處開放着快樂,自由,幸福,夢想的誘惑之花。可是,當我們懷着某種虛幻的願望,極力想在生活的鞦韆上盪到生命的最高處,而終回到的還是它原來的位置。

生活在我們逃亡的背影諷刺的開懷大笑,我們原本早已成為了生活的一分子,無處可逃。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春色滿園有人看到的依舊是滿眼寂寥與落寞。想起王昌齡的詩<<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尋覓侯"羨煞了詩人遇柳情傷的威慨,那樣的碎美可嘆之極。在那幅畫裡,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獨,使之少了推窗邀月的情懷。縱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有是牢籠藩蘺,可以逃避現實的喧器,終逃不了那無孔不入邊際的寂寞命運。

生活的網無處不在。

回想着記憶里的那棵樹,我明白,無需逃離,被刺痛着也要接受,瑣碎和銳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猶如玫瑰的刺,扎手之餘依舊手留余香。

逃離是一種懦弱,沉醉卻是我們最好的歸屬,就像那棵樹,獨自站立,也可演繹風情萬種,迷醉所有學子。

生活不在別處,它就躲藏在我們心裡,珍藏那棵倚肩仰望的樹,珍藏那粉色的記憶,與其逃離,不如歸來,歸來再看看這蔥蔥綠綠的樹。我們無需逼留的理由,只需動情的演繹

[1]

作者簡介

藍草鄉村,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