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筱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筱筠
中國社科院宗教所副所長
國籍 中國
母校 復旦大學
職業 宗教研究人員
知名作品 《中國南傳佛教研究》,《雲南南傳佛教》,《東南亞宗教與社會發展研究》等

鄭筱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1].博士生導師[2]。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3],並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4]。研究特長為南傳佛教、民族宗教、宗教慈善、東南亞發展戰略等。

現任宗教所副所長,並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全國青聯社科聯理事、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理事,兼任《世界宗教文化》編輯部主任、《中國宗教研究年鑑》執行主編。

人物經歷

1987年9月-1991年7月:雲南大學中文系 ,獲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獲法律系法學專業學士學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雲南大學中文系,獲文藝學專業碩士學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獲古代文學專業文學博士學位

1997年7月-2004年12月:雲南大學中文系任教

1998年8月:雲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2001年7月:雲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2001年7月-2002年7月: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ampaign-Urbana)亞洲與太平洋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

2005年1月-今: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世界宗教研究所婦工委主任,全國青聯社科聯理事、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2009年1月:雲南省委統戰部宗教理論與政策基地特聘研究員

2010年1月: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副主編、編輯部主任、《中國宗教年鑑》執行主編

2012年3月:獲中國社科院"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

2013年2月: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2013年10月:擔任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

2014年6月:擔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5]

黨的十九大代表

研究領域

鄭筱筠研究員深入的學術領域非常廣泛,內容涵蓋南傳佛教研究、民族宗教、宗教慈善與社會發展、東南亞宗教熱點問題等。研究特長為南傳佛教、民族宗教、宗教慈善、東南亞發展戰略等。已出版學術專著(含編著)9本,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100多篇論文及內部報告20餘篇,曾經主持和參與完成十餘項國家社科基金、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各種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委託的重要項目等。

鄭筱筠研究員致力於研究南傳佛教研究和東南亞宗教研究。已經完成《中國南傳佛教史》、《東南亞佛教史》的寫作(已付梓中國社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代表性專著有《中國南傳佛教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文庫")、《雲南南傳佛教》(賴永海主編15卷本《中國佛教通史》之11卷,2012年獲第三屆國家"三個一百" 原創圖書獎、2013年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獎一等獎)等、論文如《當代南傳佛教寺院經濟現狀及其管理探析》、《南傳佛教與佤族社會發展的"階序邏輯"》、《歷史上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組織制度與社會組織制度之互動》、《中國雲南南傳佛教的民族性特徵》(日語),《中國南傳佛教信仰地區潑水節的區域性特徵》(日語)、《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現狀、特點及其發展戰略》、《中國南傳佛教的"凡塵使命"-中國南傳佛教的慈善事業》、《中國南傳佛教管理模式》、《內斂與外顯: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當代東南亞宗教現狀、特點及發展戰略》、《東南亞宗教對我國對外發展戰略的影響》等。

鄭筱筠研究員在宗教慈善研究領域也頗具影響力,在理論層面和操作層面對宗教慈善進行深入探討,致力於推動中國宗教慈善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代表論文如《"另類的尷尬"與"玻璃口袋"--當代宗教慈善公益的"中國式困境"》、《中國宗教公益慈善事業的定位、挑戰及趨勢》、《慈善公益事業:宗教步入社會公共領域的有效途徑》等論文,連續幾年撰寫年度"中國宗教慈善發展報告",已經完成《2010年度中國宗教慈善報告》、《2011年度中國宗教慈善報告》、《2012年度中國宗教慈善報告》、《2013年度中國宗教慈善報告》,並發表於《慈善藍皮書》上。

鄭筱筠
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鄭筱筠發言

在現狀調研方面,完成20餘篇調研報告《雲南怒江地區基督教現狀調研報告》、《雲南臨滄地區基督教現狀調研報告》、《貴州畢節地區大方縣基督教現狀調研報告》、《中國南傳佛教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轉型時期浙江溫州拜經團體的信仰生活》、《當代中國民間信仰的發展困境及對策》、《山東民間信仰對基層婦女的影響》、《雲南民間信仰對基層婦女的影響》、《南傳佛教情勢分析報告》、《東南亞宗教情勢分析報告》等。

主要論著

學術專著

1、《中國南傳佛教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文庫",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2、《東南亞宗教與社會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3、《雲南上座部佛教》(賴永海主編:15 卷本《中國佛教史》(參與寫作第11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2012年3月獲得第三屆國家"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2013年4月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4.《普賢與中國文化》(編著,副主編),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5、《中國少數民族村寨-----甘肅裕固族調查》(主編),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6、《佛教與雲南民族文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7、《紅土地》(編著,任副主編),雲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8、《佛經文學粹編》(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9、《佛教文學精編》(參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

學術論文

1、《如何認識和理解佛教》(學誠法師 李四龍 鄭筱筠),《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3期。

2、《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卓新平 龔學增 曾傳輝 鄭筱筠),《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2期。

3、《南傳佛教寺院經濟及管理探析》,《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1期。

4、《災難現場的應對體系》,卓新平主編《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11月版,第121-131頁。

5、《東南亞宗教情勢分析及對我國的影響》(內部報告),2013年10月。

6、《南傳佛教情勢分析及對我國的影響》(內部報告),2013年10月。

7、《中國南傳佛教寺院經濟及管理模式分析報告》(內部報告),2013年10月。

8、《從信仰的流動性看當代中國的南傳佛教》,《天問》第98-108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

9、《2011年中國宗教慈善報告--從愛的奉獻到"玻璃口袋"》,《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11-2012),中國社科出版社,2013年7月。

10、《2011年-2012年度中國南傳佛教研究綜述》(鄭筱筠 吳睿),《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11-2012),中國社科出版社,2013年7月。

11、《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現狀、特點及其發展戰略》(下),《中國佛學》總第33期,第274-283頁,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6月。

12、《2012年度中國宗教慈善發展報告》,楊團主編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5月,第99-114頁。

13、《東南亞宗教對我國對外發展戰略的影響》,《中國民族報》2013年4月16日第6版。

14、《"區隔"與社會邊界--民間信仰對少數民族基層婦女的影響》,中國社科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民間信仰對少數民族基層婦女的影響"課題內部報告,2013年4月。

15、《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的復興與變革--南傳佛教調研報告》(內部報告),2013年4月。

鄭筱筠
鄭筱筠,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6、《南傳佛教與佤族社會生活的"階序"邏輯--以雲南臨滄佤族為例》,《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1期(2013年2月)。

17、《當代東南亞宗教現狀、特點及發展戰略》,《東南亞宗教與社會發展研究》第36-48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月版。

18、《慈善公益事業:宗教步入社會公共領域的有效途徑》,卓新平、王曉朝、安倫主編《思源探析:論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12月,第91-101頁。

19、《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現狀、特點及其發展戰略》(上),《中國佛學》總第32期,第267-284頁,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12月。

20、中國社科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四川宗教文化格局研究總報告》(內部報告),2012年12月。

21、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項目《當代四川宗教女性信仰群體新特點總報告》(內部報告),2012年12月。

22、中國社科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四川佛教文化格局研究》(內部報告),2012年12月。

23、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項目《當代四川佛教女性信仰新特點》(內部報告),2012年12月。《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南傳佛教組織與雲南社會發展》(內部報告),中央民族大學課題報告,2012年7月。

24、Charity and Public Good: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Religions to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Religion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Wilson Center and Asia Research Center Foundation,2012.

25、《災難現場的宗教應對體系》,台灣《宗教哲學季刊》第61期,2012年9月。

26、《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傳播特點》,《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9月24日第5版。

27、《浙江溫州拜經儀式的時間制度》,朝戈金主編《中國民俗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28、《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與管理》,收入學愚主編:《佛教與管理》,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

29、《中國南傳佛教的護國思想與實踐》,收入魏道儒主編《佛教的護國思想與實踐》,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

30、《浙江溫州拜經儀式的時間制度》,連曉鳴、龐學詮主編《漢學研究與中國社會科學的推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110--1121頁,中國社科出版社,2012年4月。

31、《中國宗教公益慈善事業的定位、挑戰及趨勢》,《中國宗教》2012年第3期(3月),第28頁。

32、《"另類的尷尬"與"玻璃口袋"--當代宗教慈善公益的"中國式困境"》,《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第1期(2012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2012年第8期。

33、《山東民間信仰對基層婦女的影響》(內部報告),中國社科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山東民間信仰對基層婦女的影響"課題總報告,2012年1月。

34、《內斂與外顯: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中國南傳佛教》,劉成有、學愚主編:《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12月。

35、《中國南傳佛教研究綜述》,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9--2010》,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46-155頁,2011年12月。

36、《貴州省BJ地區DF縣基督教調研報告》,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調研課題組《中國基督教調研報告集》,中國社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410-431頁。

37、《雲南省NJ州FG縣基督教調研報告》,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調研課題組《中國基督教調研報告集》,中國社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371-389頁。

38、《雲南省LC市CY縣基督教調研報告》,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調研課題組《中國基督教調研報告集》,中國社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351-370頁。

39、《從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慶活動看文化習俗的變遷-以潑水節為例》,《流動中的傳統-雲南多民族多宗教共處的歷程和主要經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8月,第286-325頁。

40、《佛教與龍文化》,陳允吉主編:《佛經文學研究論集》(續編),復旦大學出版社,第653-667頁,2011年7月。

41、《內斂與外顯: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中國南傳佛教》,《佛學研究》2010年卷,佛學研究年刊社,2011年。

42、《福建民間信仰的組織模式對基層婦女的影響》,《宗教與世界》2011年第2期(4月),第20頁-24頁。

43、《試論中國南傳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中國宗教》2011年第1期,第36頁-40頁。

44、《當代中國民間信仰的發展困境及對策》,《中國社科院要報.領導參閱》2011年第6期(總第555期),2011年2月25日出版,第23頁-32頁。

鄭筱筠
  鄭筱筠教授

45、《從個體認同到社會認同的當代民間信仰-對福建惠安縣崇武鎮解放軍廟的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9日第三版。

46、《現代社會中國南傳佛教之發展現狀》,《宗教文化青年論壇》第203-214頁,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年11月。

47、《試論馬來西亞佛教發展的現狀及其特點》,《宗風》庚寅.夏之卷,第226-235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

48、《宗教傳播與發展的雲南模式》,宗教藍皮書《2010年中國宗教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萬字,2010年8月,第238頁。

49、《人類學視域下南傳佛教的中國閾限理論分析---以南傳佛教管理體系中的安章現象為例》,《思想戰線》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

50、《轉型時期浙江溫州拜經團體的信仰生活》,《宗教人類學》(第一輯),民族出版社,2009年12月。

51、《中國南傳佛教與社會和諧》,收入《宗教之和,和之宗教》一書,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09年10月 。

52、《中國南傳佛教管理體系中的CEO》,《宗風》乙丑.夏之卷,第262-271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53、《中國南傳佛教的"凡塵使命"-中國南傳佛教的慈善事業》,9千字,《中國宗教》2009年第六期,2009年6月。全文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9--2010年)》,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

54、《試論南傳佛教的生態文明》,《佛教與生態文明》第131-140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版。

55、《中國南傳佛教信仰地區潑水節的區域性特徵》(日語),《日本巴利語佛教文化學》第22號,第3-26頁, 2008年12月。

56、《歷史上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與社會和平》,台灣《宗教哲學季刊》2007年12月(卷42),第27--37頁。

57、《中國雲南南傳佛教的民族性特徵》(日語),《日本巴利語佛教文化學》第21號,2007年12月。

58、《歷史上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組織制度與社會組織制度之互動》,《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四期,2007年12月。

59、《佛教對漢族、白族龍文化之影響及比較研究》,《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論文集》,甘肅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60、《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藝術史》(內部報告),國家社科基金"中國宗教藝術史"課題,2006年12月。

61《士大夫佛教與早期普賢信仰》,收入《普賢與中國文化》第412頁,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62、《民間信仰與中國社會研究的若干視角》(合作),《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5期。

63、《藏戲<諾桑王子>印度淵源考》,收入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3年卷》第296-303頁,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64、《弦月的危機》(譯文),(國務院發展研究院《宗教與安全》系列之一,2005年,內部報告)。

65、《既不神聖亦不世俗:人類尊嚴、宗教自由和安全的公共人類學》(譯文),(國務院發展研究院《宗教與安全》系列之一,2005年,內部報告)。

66、《南傳佛教與雲南傣族社會倫理道德》,發表於《中國民族報》,2005年12月27日星期二第六版。

67、《虛雲法師與華亭寺》,《彩雲法雨》2004年第3期,2004年9月。

68、《鄂博、嘛呢堆與尖端放電效應》(合作),台灣《宗教哲學季刊》2004年卷31,第94-113頁(2004年9月)。

69、《佛教根本說一切有部與傣族〈召樹屯〉之關係》(收入《佛教文學研究論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70、《傣族潑水節習俗與生殖崇拜》,2004年第三屆中日民俗年會(雲南怒江)會議論文。

71、《中國少數民族村寨宗教專題調查報告》,《中國少數民族村寨調查專題報告》第203-242頁,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72、《傣族龍文化芻議》,收入《貝葉文化研究論文集》,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73、《傣族〈蘭嘎西賀〉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民族藝術研究》2004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74《試論佛教對傣族龍文化的整合作用》,《宗教與民族》第二輯(第117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

75、《試論白族本主崇拜神系特徵及其成因》,載《民族藝術研究》2003年第6期。

76、《藏戲<諾桑王子>印度淵源考》,《思想戰線》2003年第5期,《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3年卷》全文轉載,(華中師大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第296--303頁)。

77、《靡非斯特與孫悟空:東西方神魔人物比較研究》,《文化與文學》,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78、《雲南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彌勒信仰》,2003年4月"雞足山佛教文化研討會"論文。

79、《佛教與傣族文化的衝突與整合》,2002年8月"海峽兩岸宗教文化與民族發展研討會"論文。

80、Buddhism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美國 Chinese Pop Culture Studies Conference 論文,2002 年4月。

81、《觀音信仰原因考》,載《學術探索·思想理論文章專輯》(2001年)第124頁;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第686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鄭筱筠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鄭筱筠發言

82、《佛教對漢族、白族龍文化之影響及其比較異同》,載北京《博覽群書》2001年第6期,第9頁;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第686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83、《佛教與傣族龍文化》,2001年4月"雲南傣族貝葉文化研討會"論文。

84、《雲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合作),《思想戰線》,2001年第4期,第89頁。

85、《觀音淨瓶、楊枝與中印拜水習俗》,載《雲南師大學報》2001年第4期,第82頁,《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CUPA)2001年6期第38頁轉載。

86、《佛教與白族本主崇拜神系》,載《學術探索》2001年第3期第56頁;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第686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87、《貝葉經與<召樹屯>故事不同版本之關係》,載北京《民間文學研究》2001年第3期第58頁;收入《2002年中國文學年鑑》,中國文學年鑑社,2002年版,第373頁、第383頁。收入《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1年卷)》,劉守華、白庚勝主編,華中師大出版社,2003年版。

88、《佛教與白族龍文化》,載《思想戰線》2001年第2期,第93頁(合作,第一作者),《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CUPA)2001年4期第41頁轉載;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年)第688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收入龐進主編:《飛龍福生》,第99頁,重慶出版集團,2012年4月。

89、《佛教故事與傣族<召樹屯>故事淵源》,載《雲南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第70頁;收入《2002年中國文學年鑑》,中國文學年鑑社,2002年版,第373頁。

90、《望今制奇 參古定法》,載《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增刊第73頁。

91、《文化的整合與衝突》,載《思想戰線》2001年增刊第330頁。

92、《文學作品的四層次結構》(合作),載《思想戰線》2000年第6期。

93、《佛教文化:新世紀旅遊的一個亮點》(合作,第一作者),載《思想戰線》,2000年第5期,第93頁。

94、《唐傳奇<柳毅>扣樹源流考》,載《雲南社會科學》2000年增刊。

95、《印度那迦研究綜述》載《思想戰線》2000年增刊第120頁。

96、《佛教對唐傳奇<柳毅>扣樹情況之影響》,載《思想戰線》2000年增刊。

97、《觀音救難故事與六朝志怪小說》,載上海《社會科學》,1998年2期第71頁,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5期,第95頁全文轉載。

主持課題

1.主持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宗教定點調研項目":"四川宗教女性信教群體新特點"課題(2012年)。

2.主持中國社科院國情調研重大課題"四川宗教文化格局"項目(2012年)。

3.主持中國社科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 "雲南宗教與女性研究"項目,2012年--2013年。

4.主持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項目"我國周邊國家--東南亞佛教研究"項目,2012年--2015年。

5.參與教育部重大招標項目《中國佛教文學通史》項目,負責《南傳佛教文學通史》項目(2012年--2013年)。

6.完成中國社會科學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國情調研課題"山東民間信仰對基層婦女的影響"(2011年11月)

7.完成國家開發銀行證券公司:MD國家規劃諮詢項目,負責社會綜合類課題。(2011年9月-12月)

8.完成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之子課題"基於可持續發展視野的南傳佛教組織與社會參與"。(2011年--2012年)

9.完成中國社會科學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國情調研課題"福建民間信仰對基層婦女的影響"(2010年9月)

10.完成雲南省委統戰部 委託項目《雲南民族、宗教和諧與發展戰略研究》,負責南傳佛教部分(2009年)

11.完成國家委託"基督教專項調研"課題--貴州畢節地區大方縣基督教調研 (2009年9月)

12. 完成國家委託項目 "基督教專項調研"課題--雲南臨滄地區基督教調研(2008年11月)

13.完成國家委託項目 "基督教專項調研"課題--雲南怒江基督教現狀調研(2008年12月)

14.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國雲南臨滄南傳上座部佛教現狀調研"(2007年8月-2011年12月)

鄭筱筠
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鄭筱筠主持開幕式

15.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項目"世界佛教通史",(2007年---2012年),負責分卷《東南亞佛教史》

16.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項目"世界佛教通史",(2007年---2012年),負責《中國南傳佛教史》

17. 完成南京大學"中國佛教史"重大研究項目之子項目---《中國南傳佛教史》(2007年-2008年)

18.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宗教在文化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負責南傳佛教部分(2006年---2010年)

19.參與完成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國情調研"項目:轉型時期的浙江民間信仰(2006年-2007年)

20.完成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項目:"雲南多民族多宗教共處的歷程和經驗"子課題--南傳佛教與傣族社會節日習俗之變遷 (2006年7月---2007年11月)

21.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啟動基金項目:雲南南傳上座部佛教研究(2005 ---2007年)

22.主持完成委託項目:普賢信仰與中國文化研究(2004---2006年)

23.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宗教藝術史"課題的"中國南傳佛教藝術史"部分(2004年---2007年)

24.主持完成雲南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村寨調查之子項目---甘肅裕固族村寨調研 (2003-2004年)

25.主持完成美國伊利諾大學弗里曼基金(FREEMAN FELLOWSHIP)亞洲龍文化與佛教之關係研究2002年)

26.參與完成雲南省政府重點研究項目:雲南旅遊文化資源開發研究之子課題"佛教文化與旅遊開發研究"(2001年)

27.主持完成國家教委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課題:佛教與雲南民族文學(2001年)

獲獎情況

2013年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2012年 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巾幗建功個人先進"稱號

2012年 《雲南上座部佛教》獲第三屆國家"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

2010年 《試論泰國法身寺的傳播模式》獲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六屆青年論壇"二等獎

2007年 《歷史上村社制度在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獲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四屆青年論壇"二等獎

2006年 《 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本土化特徵》獲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三屆青年論壇"一等獎

2001年 獲雲南大學"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1年 獲雲南省高校工委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1年 獲雲南大學"優秀班主任"稱號

2001年 論文《佛教與白族本主崇拜》獲台灣中流文教基金獎

2000年 獲雲南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1999年 獲雲南大學"先進工作者"稱號

視頻

鄭筱筠下定1022017-10-02

鄭筱筠上講座1部分2017-09-30

參考來源

  1. 勤勉不懈 做中華文化傳播使者——記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鄭筱筠 ,中國宗教學術網, 2017-11-06
  2. 鄭筱筠簡介 ,中國宗教學術網, 2020-12-01
  3. 鄭筱筠 ,名人簡歷網
  4. 鄭筱筠勤勉不懈 做中華文化傳播使者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7-11-03
  5. 鄭筱筠 ,中國宗教學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