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水薙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尾水薙鳥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Puffinus pacificus 目/科/屬 鸌形/鸌/水薙鳥 遷徏狀態 海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38-46cm/320-510g |
別名:楔尾鸌,雌雄同型。虹膜黑褐色。嘴細長、鉛灰色。腳肉色。
羽色有深、淺兩種色型。暗色型較大宗。
- 淺色型
- 體上大致灰褐色,背及覆羽有淡色羽緣,形成細橫紋。
- 喉腹及翼下覆羽近白色,其餘暗灰褐色。
- 深色型體上大致黑褐色,初級飛羽及尾羽色較深。
- 飛行時,常會弓起寬長雙翼,尾羽長呈楔形,腳不露出尾端。
- 淺色型羽色似大水薙鳥,尾下覆羽灰褐,翼下翼腕斑紋少而不明顯。
- 深色型翼下初級飛羽羽色較覆羽色略淡,反光呈亮灰色。
棲地&習性
大洋性海鳥。在海洋漂泊覓食,除在繁殖期外很少接近陸地。
平時會浮游於海面或潛水覓食。
繁殖
季節非常多變;主要在當地的夏季,在南端&北端範圍內,例如3月初至11月下旬在夏威夷。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種類繁多,分佈廣泛。
鳴聲
在海上大多沉默。主要是在地面或洞穴發聲。
外觀相似性
灰水薙鳥嘴較細長,額頭較平緩。飛行時雙翼較窄長,翼下覆羽淡色區羽色較白,銀白色波浪型,以初級覆羽最白。頭、臉與喉、胸無較明顯色差。
大水薙鳥似本種淺色型,頭、臉近白,嘴粉灰色,尾較短,尾下覆羽白色,翼下翼腕有明顯斑紋。
肉足水薙鳥嘴粉色較厚短,腳肉紅色,尾羽較長且圓。飛行時,翼平,翼下初級及部分次級飛羽的羽色較周圍色淺。
穴鳥體型較小,腳粉紅色有黑色蹼。飛行時,翼平,翼上覆羽有粗翼帶。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A. p. pacifica (J. F. Gmelin, 1789) –繁殖於諾福克島,克馬代克群島,斐濟和湯加,範圍為北太平洋東南部。
- A. p. chlororhyncha (Lesson, 1831) –熱帶和亞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在馬達加斯加E區至W澳大利亞的印度洋繁殖,以及從日本S到NE&E澳大利亞的太平洋繁殖,Lord Howe島,新喀裡多尼亞和E(不包括範圍)提名)到Revillagigedo Is(墨西哥W州),Marquesas Is和Pitcairn Is。[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wedge-tailed shearwat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