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防腐劑(英語:Preservative)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學成分,用於加入食品、藥品、顏料、生物標本等,以延遲微生物生長或化學變化引起的腐敗。亞硝酸鹽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劑之一。
- 防腐劑的可能優勢在於減少糖鹽的含量,但有些防腐劑已被證實會引發過敏或呼吸道疾病。
- 對於過敏體質者,嚴重時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且防腐劑雖屬於弱毒性,但食用過量也有礙健康,故各國對於防腐劑的使用有一定的規範。
- 有些食品業者會改用抗氧化劑取代防腐劑。
食物「不加防腐劑」有比較好?
- 每樣東西都會有毒性,無論來自於天然或合成,決定毒性的關鍵因子是劑量,因此每一種食品添加物必須做安全性評估,通過各種毒性、致突變性、致癌性、致畸胎性、繁殖及其他實驗,並評估其攝食後對人體的影響,考量國人飲食習慣,訂定適用範圍和使用上限。
- 食品專家普遍認為,在合法、合量地使用下,食品添加物對健康危害的風險很低。
- 就算合法添加,如果長期持續食用,仍可能在體內累積成毒。
- 免疫力較差的人更要注意飲食,避免一直吃同質性的食品,選擇儘量少加工的食物比較好。
- 有些食品雖然沒加防腐劑,但加了抑制細菌效果更強的添加物,由於歸類於「調味劑」,因此用量不受限制、也不需註明,業者還可標榜「無添加防腐劑」,偽裝成天然食品。
-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丁俞文舉例,甜甜圈的外層以糖衣包裹,高糖分本身就有干擾微生物生長的防腐效果,加上多數甜甜圈先已油炸處理,更不易滋生細菌,因此比起一般麵包來說,保存時間較長。
- 罐頭食品也不必加防腐劑,因為在加工過程採用高溫殺菌,並與外界隔絕,使外在環境中的微生物、腐敗菌和病原菌無法入侵,因此在正常貯藏下可保存非常久。[1]
常見的食品用防腐劑有那些?
- 於食品中加入適當劑量的防腐劑可以抑制細菌、黴菌的生長,延長保存期限,讓食物更容易儲存久放。
- 常見的防腐劑種類(苯甲酸、對羥基苯甲酸及其酯類、己二烯酸、去水醋酸、丙酸)及使用範圍詳見「防腐劑家族譜」
- 過量或長期食用防腐劑,將造成肝腎負擔與病變。
- 防腐劑並非都是壞處,它也有預防食物中毒的優點,因此只要符合法令規定的防腐劑種類及添加量,多數可以被身體代謝排出體外,對身體傷害極為有限。
- 目前我國准許業者使用的食品防腐劑,是依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正面表列規定,且不可超過適用範圍及限量標準。[2]
如何知道食物加入了防腐劑
-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大部分預先包裝食物會在配料表上列出防腐劑或抗氧化劑的作用類別,以及其名稱或在「食物添加劑國際編碼系統」中的編號,有時還會加上"E"或"e"為詞頭。
- 例如,二氧化硫如加入食物中作為防腐劑,須在配料表上標示:
- 防腐劑(二氧化硫)或防腐劑(220)或防腐劑(E220)或防腐劑(e220)[3]
- 例如,二氧化硫如加入食物中作為防腐劑,須在配料表上標示:
參考來源
- ↑ 林慧淳. 「不加防腐劑」,真的比較好?. 康健雜誌. 2016-09-01 [2020-04-06] (中文).
- ↑ 新聞公告. 了解食品添加物,擁有安心安全的飲食生活 「防腐劑」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 屏東縣檢驗中心. 108-03-15 [2020-04-06] (中文).
- ↑ 常見的問題. 我如何知道食物是否加入了防腐劑或抗氧化劑?.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2017-8-10 [2020-04-0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