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什哈巴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什哈巴德

阿什哈巴德市是土库曼斯坦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中心,阿什哈巴德州首府,建于1881年,人口100万。位于土南部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占地约300平方公里。典型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极为充分。阿市有电力、食品加工、轻工、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部门。科学、文化和新闻事业较为发达。

阿什哈巴德也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于中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与独联体各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德国土耳其英国阿联酋泰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与中国乌鲁木齐通包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阿什哈巴德 行政区类别 首都
所属地区 土库曼斯坦 地理位置 土南部卡拉库姆沙漠科佩特山交界
面   积 300平方公里 人   口 100万(2018年8月)
气候条件 亚热带沙漠气候 著名景点 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等

历史沿革

历史上曾被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鞑靼人征服。公元9—10世纪受塔赫里王朝、萨曼王朝统治。11—15世纪受蒙古鞑靼人统治。15世纪基本形成土库曼民族。16—17世隶属于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19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部分领土并入俄国。

1881年沙俄组建后里海军区,在此设行政中心。由于地处交通要冲,加上外里海铁路经此,吸引各方移民在此定居,到1911年人数超过45,000,成为沙俄与伊朗的贸易重镇。

该市土库曼人民参加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2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很快以当地一名革命者之名更名为波尔托拉茨克。其领土并入土耳其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花拉子模和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在划定民族管理区后,于1924年10月27日建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首府,并加入苏联。

1927年又恢复阿什哈巴德原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在阿什哈巴德进行了大规模的战后建设。

1948年10月发生了里氏9至10级大地震(当时有史书记载最强烈的一次),使整座城市几乎毁灭,近18万人罹难。

1951年建立土库曼科学院,设置沙漠研究所。 1958年,依地震前原样重建完毕。

1962年卡拉库姆运河通至该市,多年缺水现象大为缓和。此后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开拓,阿什哈巴德又重新发展起来。

1990年8月23日,土库曼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

1991年12月27日,土库曼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成为了土库曼斯坦的首都。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 [1]

行政区划

全市共分4个区,中心的KOPETDAGDISTRICT为行政、文教、科研机构所在地和商业区,北部的BAGTYYARLYKDISTRICT、西部的ARCHABILDISTRICT、南部的CHANDYBYL DISTRICT主要为工业区。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阿什哈巴德市是土库曼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中心。位于土南部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大约东经58度,北纬38度。海拨215米,占地约300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属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1月平均气温2.1℃,7月平均气温37.6℃。平均月降雨量仅5毫米。

人文环境

宗教信仰

绝大多数阿什哈巴德人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信徒,严格地遵循伊斯兰教义。此外,古代突厥人的萨满教和拜火教也对土库曼人的宗教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强迫生病的孩子跳过火堆,向病人的头部洒灰烬等,这些仪式并非伊斯兰教的特征。伊斯兰文化在土库曼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阿什哈巴德人很尊敬伊斯兰教的圣者。

城市风采

阿什哈巴德曾受沙漠影响而严重缺水,但自从1962年卡拉库姆大运河通到这里后,市内缺水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市内主要街道的两侧铺设了一条宽半米左右的水渠,用以浇灌着路边的花草树木。土库曼人尤其重视植树造林,在阿什哈巴德城区及周边,到处可见大片新栽的小树苗。阿什哈巴德主要建筑物前、广场上、公园里,甚至道路隔离带上都设置了造型各异的喷泉。阿什哈巴德因此又被誉为“喷泉之城”。

市内花园、草坪和喷水池随处可见。苏联解体后市内新建的大型建筑有总统府,中立门、地震纪念建筑群、国家博物馆和孤儿院等。

阿什哈巴德的街道上,许多建筑物以萨·土库曼巴什(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总统的尊称)的画像为装饰画。随处悬挂“祖国,人民,土库曼巴什”,“21世纪将是土库曼人的黄金时代”(总统语)这样的标语。

数公里长的管道和数不清的喷灌设备不间断地为植物提供着必不可缺的水分。夏季热量充足,冬季几乎没有严寒,优越的气候条件将城市变成一个巨大的植物园。

土库曼斯坦宣布独立后,政府决意把首都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色大理石城、水城和绿色之都。阿什哈巴德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都市之一,所有新建筑都是由法国建筑大师设计、土耳其人承建的。建筑物表面被清一色伊朗产白色大理石覆盖,使整座城市显得洁白而明亮。

经济状况

阿什哈巴德不但是土库曼斯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是工业中心,有机器制造、电机、玻璃、食品加工、纺织、金属加工等工业,主要农业产品有棉花、小麦、瓜果蔬菜等,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亦发达。

截至2007年,阿什哈巴德的天然气和学校教育是免费的,公共交通、居民用电、座机电话仅是象征性的付费,国有经济占有绝对地位,除油气资源以外的工业品,尤其是轻工业品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2014年1-4月,阿什哈巴德市计划投资额完成138.2%,比2013年同期增长88.2%。 1-6月,餐饮企业零售贸易额增速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19.2%。

风景名胜

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

土耳其出资兴建,1998年11月12日开馆。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南侧,气势恢宏,占地22,5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主楼设会议厅,展厅、办公室、仓库、技术修复部和咖啡厅等。4个半圆形露天剧场在主楼外侧。博物馆展厅设独立厅、自然厅、原始史厅、古代厅、中世纪纪厅、民俗厅等,展品约2万件。

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

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此马体态匀称,威武膘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马神态威严,步伐轻盈。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由阿哈尔捷金马交配培育而成。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 · 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据说,史书中的“血汗宝马”即源自阿哈尔捷金马。1945年朱可夫元帅检阅胜利仪仗队时所骑的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国际马业界极为推崇阿哈尔捷金马。1986年在巴黎凯旋门杯赛马比赛中,赢得冠军的阿哈尔捷金种马“丹辛格 · 勃里伊弗” 被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1992年尼亚佐夫总统访华时赠给江泽民主席一匹名为“阿赫达什”(意为“白石”)的阿哈尔捷金马尚驯养在此。现土库曼斯坦共有五个国营大型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1992年以来土库曼斯坦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同美、法、俄、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合作。

社会事业

教育

设有土库曼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及抗震建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土库曼大学和工、农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和造型艺术博物馆。

国家科学院下辖十五个分支研究机构。有国立马赫图姆库里大学、医学院和工学院等十余所高等学府。

市内设有高等学校、剧院和博物馆等设施。还有创建于50年代初的国家科学院,它拥有16个研究机构,其中的沙漠研究所、太阳能研究所和防震研究所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

医疗

阿什哈巴德市主要医院有土库曼巴什中央医院、阿市国际医学中心等。

交通

阿什哈巴德位于卡拉库姆大沙漠南部边缘,是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亦发达。

新闻出版

全市共有4家剧院、7家影院、5家博物馆。有《中立的土库曼斯坦报》,《复兴报》、《土库曼斯坦报》、《阿什哈巴德晚报》等十余家报社,两套电视节目。

相关视频

1、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

2、游世界阿什哈巴德

參考來源

  1. 土库曼斯坦,新浪网,201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