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根廷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根廷龙属
图片来自thoughtco

阿根廷龙属属名Argentinosaurus,意为“阿根廷的蜥蜴”)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个属,是种植食性恐龙(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恐龙),可能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型最巨大的陆地动物。

它们在劳亚古陆侏罗纪的近亲(如迷惑龙)灭绝后,才于白垩纪中期的南美洲出现,即距今约1亿年前。

描述

没有太多阿根廷龙的化石被发现。正模标本(编号PVPH-1)包含:三节前段背椎、三节后段背椎、有第1到5节荐椎(都只有椎体的腹侧)、数个破碎的背肋、一个右侧荐肋、右胫骨。第一背椎的高度(神经棘顶端到椎体腹侧)是1.59公尺,而胫骨约为1.55米长。[1]另外,一根不完整的股骨(编号MLP-DP 46-VIII-21-3)也被归类于阿根廷龙,是一节不完整的股骨干,长1.18公尺。[2]

在1990年代,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T. Appenzeller曾多次提出阿根廷龙的身长、体重估计值,身长估计值约35公尺、体重估计值多介于90到100公吨之间。

但当时缺乏较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可供比较。近年来,有较为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发现,例如萨尔塔龙后凹尾龙掠食龙,使科学家可以估计出泰坦巨龙类的较准确体型。在2006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一份双腔龙与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的研究中,估计阿根廷龙的身长是30公尺。在汤玛斯·霍尔兹的2008年版恐龙列表里,则将阿根廷龙的身长记为36.6公尺。

在2004年,佩尔·克里斯坦森等人的南美洲白垩纪恐龙研究里,提出正模标本里的胫骨其实是个腓骨,并将新发现的股骨列入计算,参照其他13种蜥脚类恐龙的骨头密度,计算出阿根廷龙的骨头密度介于60到100公吨,最有可能是90公吨。

分类及历史

阿根廷龙的模式种乌因库尔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é F. Bonaparte)及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于1993年发表及命名的。它是属于白垩纪阿尔布阶森诺曼阶,距今约112.2-93.5百万年前。发现化石的地点是位于阿根廷内乌肯省利迈河地层

参考文献

  1. Template:EsBonaparte J, Coria R. Un nuevo y gigantesco sauropodo titanosaurio de la Formacion Rio Limay (Albiano-Cenomaniano) de la Provincia del Neuquen, Argentina. Ameghiniana. 1993, 30 (3): 271–282. 
  2. Mazzetta, Gerardo V.; Christiansen, Per; Fariña, Richard A. Giants and Bizarres: Body Size of Some Southern South American Cretaceous Dinosaurs (PDF). Historical Biology. 2004, 65: 1–13 [2008-01-08]. doi:10.1080/0891296041000171513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