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烟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烟桥
出生 1911年11月16日
国籍 中國
别名 曾用名陈炳奎,笔名李雾城米启郎
职业 画家
知名于 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全面阐述鲁迅木刻理论的著作《鲁迅与木刻》,后被译成俄文,引起了国际美术界广泛关注
知名作品 木刻《建设中的佛子岭》(中国美术馆收藏)、《鲁迅和他的伙伴们》(中国美术馆收藏)及《黄浦江上》等

陈烟桥(1911年~1970年),汉族客家人 [1],中国版画家。曾用名陈炳奎,笔名李雾城、米启郎。[2]

1911年11月16日生于广东深圳市龙华区观澜镇牛湖村鹅地吓[3]

1970年12月逝世于广西南宁

陈烟桥,祖上是从江西经广东梅州迁来的客家人,祖父陈登谋早年曾漂洋过海远赴牙买加打工,赚到一笔钱后回家乡建了一座客家排屋,也就是现存的陈烟桥故居。

父亲陈永发在陈烟桥11岁时,也前往牙买加做生意谋生。陈烟桥幼年入读由海外华侨捐建的力倡新学的广培学校,自幼习画,勤读苦练,为日后从事美术创作、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928年,陈烟桥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科学习,后转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后投入新木刻运动,并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作为文艺运动成员关注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

陈烟桥的妻子林淑仪,原籍广东番禺,生于书香世家,终生从事教育。他们一生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但不管遇到任何艰险,他们始终把木刻艺术与拯救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1947年陈烟桥因“文萃案”蒙难入狱,经宋庆龄等人极力营救获释后,父亲和妹妹力劝陈烟桥一家迁居牙买加工作生活,但他们执意不去,带着三个儿子(雅南、超南、伟南)不避贫困艰险,坚守斗争。在陈烟桥的家庭里,一直保留着客家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尤其秉承崇文重教、知书达理的家风。

师承鲁迅,开拓现代版画

鲁迅先生是我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者,他不遗余力地扶植木刻青年,鼓励他们深入人民大众中创作,以木刻作为革命战斗的武器。陈烟桥正是亲炙鲁迅教诲和器重的第一代新兴版画家。

1930年10月,鲁迅在上海北四川路举办“西洋木刻展览会”,陈烟桥前去参观,开始了与鲁迅的交往。在鲁迅的鼓励与支持下,陈烟桥开始从事新木刻运动,并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成为MK木刻研究会、野穗木刻社、涛空画会等青年木刻团体的骨干成员,并经常向鲁迅请教。

从1933年至1936年,他与鲁迅书信往来多达20多次,现存有鲁迅的信札12封(被收入《鲁迅全集》)。鲁迅从木刻的技法、构图到创作思想等方面,都给予陈烟桥具体中肯的指导,如1934年3月28日回信:“我看先生的木刻,黑白对比的力量,已经很能运用的了,一面最好是更仔细的观察实状、实物,还有古今的名画,也有可以采取的地方,都要随时留心,不可放过。”

陈烟桥既是鲁迅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最得力的助手,与上海木刻界的重要联络人。

1934年,陈烟桥协助鲁迅筹办《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会》在巴黎莫斯科展出,其作品《某女工》《天灾》《受伤者的呐喊》和《投宿》入选。同年,鲁迅自费编印中国新兴木刻的第一本选集——《木刻纪程》,曾写信给陈烟桥:“鼓吹木刻,我想最好是出一种季刊,不得已,则出半年刊或不定期刊,每期严选木刻二十幅,印一百本……”在《木刻纪程》编印过程中,鲁迅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得到陈烟桥的大力协助,其作品《窗》《风景》《拉》被收入。

1936年10月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鲁迅先生和陈烟桥、白危曹白林夫黄新波等木刻青年座谈了足足三个小时。这时离鲁迅逝世只有11天,留下了鲁迅生前最后的照片,也是我国版画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组照片《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家在一起》。

鲁迅先生逝世后,陈烟桥撰写悼文《鲁迅先生与版画》,深情回忆了先生的谆谆教导:“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木刻之父,没有他,中国的新兴木刻是不会出现的。现在这个中国新兴木刻之父已经离开我们而逝世了,我们除了对他致深切的哀痛外,要继承他的遗志。”

1949年,陈烟桥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全面阐述鲁迅木刻理论的著作《鲁迅与木刻》,后被译成俄文,引起了国际美术界广泛关注。

铁笔丹心,投身抗战

 

“他坚决地献身于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勤奋工作,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国际著名记者、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79年回忆说。陈烟桥一生以刀笔为枪,把木刻艺术与拯救祖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旗帜鲜明地指出“艺术家必须懂得历史与了解人民,成为人民的英雄代言人”。他与周恩来宋庆龄何香凝陶行知叶圣陶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等有过密切的交往,在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4]

抗战爆发后,陈烟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参加了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进步文化人召集的救亡会议,并到部队搞战地服务工作,绘制抗日宣传画。1937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抗日宣传画》,1938年与叶浅予等在香港举办《抗日宣传画展》、为爱泼斯坦《人民战争》一书创作木刻插图6幅。期间,经常为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和上海《救亡漫画》、香港《星岛日报》、广州《救亡日报》等报刊撰写文章,创作抗战漫画、宣传画。

1939年秋在重庆,陈烟桥加入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新华日报社,担任美术组主任。期间创作了大量维护人民利益、抨击黑暗势力的漫画,宣传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斗争。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陈烟桥连夜刻制周恩来的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印在翌日的《新华日报》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烟桥在上海从事美术活动,1946年当选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理事。

1946年9月18日,全国木协举办“八年抗战木刻展览会”,陈烟桥作为筹备人之一,为这个历史性画展付出了大量心血。陈烟桥参与了如火如荼的爱国民主运动,为进步刊物《群众》《文萃》等创作木刻和漫画,先后创作近100幅政治讽刺漫画,发表诗文近50篇。

壮乡拓梦,献身美术教育

1949年建国后,陈烟桥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美术科科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他深入人民群众劳动生产一线,创作了《建设中的佛子岭》《鲁迅和他的伙伴》《黄浦江上》等木刻作品,并出版著作《新中国木刻》《上海美术运动》。

1958年7月,陈烟桥离开上海、离开家人,调往广西南宁工作,以拓荒的精神投身壮乡的美术教育工作,历任广西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主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美协主席、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在广西工作12年里,陈烟桥坚持遵循美术教育规律,为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而鞠躬尽瘁;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发掘抢救民间艺术,创作了《巴马之耘》《迎春曲》《隆林春牧》《剥玉米》《高山之歌》等一批反映广西少数民族生活的木刻。

1970年12月28日,陈烟桥遭文革极左路线迫害,在广西南宁不幸逝世,1979年平反昭雪 。

生平年表

1934年,《天灾》、《投宿》、《某女工》、《受伤者的呐喊》四幅木刻作品入选在巴黎举行的"革命的中国绘画与木刻展览"。

1934年10月,《拉》、《窗》和《风景》三幅木刻作品被选入鲁迅所编的《木刻纪程》。

1935年10月,出版手拓本《陈烟桥木刻集》。

1936年底,与江丰渣等发起组织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9月,被推选为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

1939年,应陶行知之邀任育才学校绘画组组长。

1940年,任重庆《新华日报》美术科主任,从事有关抗日的水刻和漫画创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鼓与呼,并先后出版《烟桥木刻集》和《鲁迅与水刻》两书,后者还被译成俄文出版。

抗日战争胜利后,地在上海为党的刊物《群众》及进步刊物《文革》刻制木刻作品和漫画。

1946年,任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理事。

1949年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美术科科长、上海大众美术出版社主编、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1958年后,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烟桥的版画以黑白木刻为主,多表现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劳动,手法写实,画风质朴。

著有《鲁迅与木刻》、《新中国木刻》、《上海美术运动》,并出版《烟桥木刻集》等。

作品欣赏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

  1. 陈烟桥(1911~1970年),汉族客家人 ,网易 - www.163.com/d...- 2022-2-11
  2. 陈烟桥(广东),中国画通鉴网,2014-01-02
  3. 1911年11月16日生于广东深圳市龙华区观澜镇牛湖村鹅地吓 ,搜狗, www.taomingren.com/b...- 2019-5-14
  4. 客籍现代版画先驱陈烟桥,南方网,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