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娘重回逃荒地(赵呆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陪娘重回逃荒地》是中国当代作家赵呆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陪娘重回逃荒地
可是当年,娘又是在桐柏的具体什么地方逃荒了呢?60年过去了,当年的老乡们还都在吗?
问娘,娘大概一生经历苦难的事情太多了吧,人名和地名全都模糊不清了。好在大姐是个有心人,虽然1960年她才11岁,但对当年逃荒的事记忆深刻,一路上,她与娘一点点打捞着记忆深处的点点滴滴,渐渐地,地名和人名一个个浮上心头。
大姐说,1960年本不应该闹灾荒,由于这一年我老家登封风调雨顺的。可因为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了,灶屋里是铁做的全砸了大炼钢铁,不是铁做的交到集体食堂去,吃饭干活全是“大锅饭”,可吃着吃着就没啥吃了,干着干着也都磨起洋工来,到1960年,麦子玉米都长的不错,可没等到长熟,都被饿得发慌的人偷吃完了。如此下来,两季都没有收获到粮食,又没有往年余粮,到当年农历9月份,家家户户就揭不开锅了,怎么办?只好外出逃荒。
可到哪里逃荒呢?方圆左近的人们,各找各的门路,有的去了山西,有的去了南阳、信阳一带,更远的还跑到了湖北。我父亲认为南方水旺,有了水就不愁长庄稼,于是就先行随人往南走,然后找到了桐柏的一个落脚点。
父亲在桐柏提前把住处安排妥当后,回来接全家人过去时,同庄与邻庄的许多人听说了,也要随着去,父亲当过村里的干部,很爽快就答应了。所以,随我家一块儿逃荒的除了本家的十多口人外,还有外姓的同乡三十多口,老老少少,拖家带口的,想象当时“组团”逃荒的场面,颇为悲壮。
大姐回忆,父亲领的“逃荒团”是从临县新密的七里岗火车站上的火车,一直坐到一个叫明港的地方下来,然后又走了很长的路,才到了父亲联系好的庄子,大姐说着说着,庄子的名字一下子脱口而出--桐柏县毛集乡罗庄村。
从登封出发,一路的高速公路,3个多小时,便进入了桐柏境内,大姐看到高速路上出现了湖北随州的路牌,兴奋地说,不错,应该快到了,当年逃荒,虽然常住在罗庄,但也和父亲一块儿跨过淮河,到湖北要过饭。
大姐记得,那年的十冬腊月里,父亲带着她过淮河,自己不小心掉到了河里,父亲立即跳下去把她背上了岸,当时天色已晚,还没有要到吃的,父亲就先把她安置到一座茅屋里,一边为她生火烤棉衣,一边临时在门口唱了几段梆子戏,让当地乡亲们送了两碗剩米饭吃了。直到深夜,待大姐的衣服烤干了,父亲才把自己的湿衣服脱下来烤,父亲的衣服什么时候烤干的,她并不知道,因为她早已穿上烤干的衣服在火旁睡着了。但是从此,她却落下了怕过水的毛病,到如今还是不管多小的河水,总得绕到有桥的地方才敢过去。
大姐与娘回忆着,又想起了当年在罗庄住的也是茅草房子,房主马荣华刚死了丈夫,所以家中有闲房。全家人和同来的乡亲约四十多口人,就在地上铺上干草打通铺,男的一边,女的一边,全挤一个屋子里,直到一个多月后,在父亲与当地干部的帮助下,才把乡亲们分散到各家的闲房子或者牲口棚里去。
而帮助“逃荒团”渡难的当地干部,母亲渐渐回忆起来,是罗庄的村长,叫葛聚善,他有三个孩子,分别叫葛银松、葛银国、葛银欣。娘说,当年来时,我大哥不到一岁,父亲为了与当地人相处和睦,让大哥认葛聚善为干爹,他们一家人都是好人,当年没少为逃荒来的乡亲们帮衬。
作者简介
赵呆子,笔名海鸥。曾经从事过15年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