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諾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雷利諾龍屬(屬名:Leaellynasaura)又名利琳龍,是種小型薄板類恐龍,身長60到90公分,體重約10公斤,生存於早白堊紀阿爾比階,化石發現於澳洲維多利亞州南端的恐龍灣。
目前已發現數個雷利諾龍的化石,包含兩個完整的骨骸,兩個破碎的頭顱骨碎片。在1989年,這些化石首次被研究、敘述。模式種是合作雷利諾龍(L. amicagraphica),屬名是以古生物學家托馬斯·里奇(Thomas Rich)與帕特·里奇(Patricia Vickers-Rich)的女兒雷利諾·里奇(Leaellyn Rich)為名。種名則意為「朋友寫作」,以感謝維多利亞博物館、國家地理學會在澳洲古生物研究上的協助。
雷利諾龍曾多次被歸類於不同分類位置,例如:稜齒龍類、原始禽龍類、或是原始頜齒類。雷利諾龍缺乏硬化肌腱,這點與進階型鳥臀目恐龍不同。在鳥臀目恐龍裡,雷利諾龍的尾巴/身體比例相當長,尾巴長度約是身體其他部分的三倍。雷利諾龍的尾椎數量,比大部分鳥臀目恐龍還多,除了某些鴨嘴龍類[1]。
稜齒龍類是群相當基礎的新鳥臀類恐龍。如同所有鳥腳類,雷利諾龍是植食性恐龍。雷利諾龍可能為群居動物,以蘇鐵、蕨類、以及針葉樹為食。
極區恐龍
雷利諾龍是種南極區恐龍。在早白堊紀時,維多利亞州處於南極圈內,現在的南極圈氣候非常寒冷,但白堊紀中期的氣候較為溫暖。這意味雷利諾龍的生存範圍比現今爬行動物生存範圍更往南。這可從南極洲發現的冰脊龍透露出更多訊息,可見恐龍能夠存活在以往被認為不適合恐龍的氣候環境之下。
根據緯度判斷,該地區可能有數週或數月沒有日出,雷利諾龍可能要在黑暗中生活長達數月之久。雷利諾龍有非常大的眼睛,牠的腦部有大型視葉,牠們已演化成習慣活動於黑暗、微弱光線環境中。雷利諾龍生存在極度低溫的事實,讓許多科學家認為雷利諾龍是種溫血動物。
但是,雷利諾龍的頭顱骨可能屬於未成年個體。如果真的是幼年個體,當牠們長大時,頭顱骨的眼睛比例可能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