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海城隍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霞海城隍廟 座落於台北市大同區,是內政部公定的三級古蹟,距今已有144年的歷史,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人民信仰中心,也是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霞海城隍廟除了主祀城隍爺,另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霞海城隍廟總共容納有600多尊各式神像,也成為其特色之一。
在西元1853年,艋舺移民發生激烈群架,同安縣人失敗,就在火焰中搶出霞海城隍爺金身,退到大稻埕,在1859年建立霞海城隍廟,並以此廟為大稻埕的信仰中心。 霞海城隍廟規模不大,雖香火鼎盛、信徒很多,但一百多年來依然保持原貌,沒有擴建。因為城隍廟所在地是中國風水上的「雞母穴」,假如輕易翻動,就會破壞巢穴,使地方不安,所以信徒都不敢隨意翻修。進到廟裡,可以看到很多神像,呈階梯狀由上往下排列。在廟宇的正中央供奉的就是城隍爺。在古代,「城」是城市、「隍」是護城河,所以城隍爺是護城河內的地方守護神,掌管人間的善惡功過、陰間的鬼魂行蹤 ,可以讓信徒心存善念,不敢做壞事。農曆5月13日是城隍聖誕,當天信徒會舉行各種迎神賽會,來酬謝城隍爺的疪佑,是台北市內最熱鬧的廟會活動。[1]
目录
簡介
該廟建於清咸豐9年(西元1859年),列為三級古蹟。主奉霞海城隍主神,其原為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一帶五鄉莊民的守護神,清道光年間,同安人陳金絨等奉神渡台,初供奉於艋舺八甲塵的金同利糕餅店內,至咸豐3年(西元1853年)艋舺地區發生「頂下郊拼」的不幸事件,下郊人(安溪、同安人)與頂郊人(晉江、惠安、南安人)互相械鬥,該神座被毀,同安人舉族遂西遷奉至大稻埕建廟現址,自此香火鼎盛。霞海城隍廟在大稻埕建廟後,歷經多次整修,但其中只有兩次較大規模的整 建,一次是在昭和七年(1932年),另一次是在民國六十年(1971年),最近一次則是在民國83年重修。霞海城隍廟坐東朝西略偏南,主要是依淡水河的走向而建,為單進單開間前 帶捲棚拜殿及左偏殿的廟宇建築。據稱霞海城隍廟地理正處於所謂「蜂巢穴」吉地,坐東北朝西南,臨接繁榮的迪化街,其正殿內來自各方神明,呈階梯形由上而下排列,前後不下百尊,而廟的西側,配祀「義勇公」,為紀念在當年頂下郊拼時,保城隍神像及鄉民,不幸殉難的38位鄉賢。
霞海城隍廟規模不大,雖香火鼎盛、信徒很多,但一百多年來依然保持原貌,沒有擴建。因為城隍廟所在地是中國風水上的「雞母穴」, 假如輕易翻動,就會破壞巢穴,使地方不安,所以信徒都不敢隨意翻修 。進到廟裡,可以看到很多神像,呈階梯狀由上往下排列。在正龕中, 供奉的就是城隍爺。在古代,「城」是城市、「隍」是護城河,所以城隍爺是護城河內的地方守護神,掌管人間的善惡功過、陰間的鬼魂行蹤 ,可以讓信徒心存善念,不敢做壞事。每年農曆5月13日是霞海城隍誕辰,俗諺並稱譽「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霞海城隍祭典活動為期一週,各地方的祠堂、軒社均前來祝壽,活動相當隆重熱鬧。最重要的活動是5月11日、12日為城隍爺「暗訪」,及13日當天的「繞境」,城隍爺神輿及隨行的樂隊、獅陣、車鼓由保安宮前啟程,一路巡行迪化街、南京西路、延平北路等地,是台北市內最熱鬧的廟會活動。[2]
景觀價值
霞海城隍廟為臺北市大稻埕一帶重要的民間信仰中心,也是以月老牽姻緣聞名海內外的寺廟,歷經多次整修,建築規模雖小,仍傳承了傳統閩南式廟宇建築講究曲線、重視裝飾等特色。廟宇裝飾藝術包括泥塑、壁畫、彩繪、剪黏、交趾陶,除日治時期作品外,修復工程也多出名師之手,並保存了神像、祭祀用具、匾額、楹聯、石碑與歷史文件等文物。著名的霞海城隍祭典至今已有1百多年,是大稻埕重要信仰圈活動,也是北臺灣一大宗教盛事,暗訪為臺北地區三大暗訪活動之一,遶境號稱北臺第一,有「五月十三人看人」之喻。建廟發展過程,也見證福建同安移民遷居大稻埕的歷史。
歷史沿革
中文台語台北霞海城隍廟位於迪化老街上,主祀霞海城隍爺,為大稻埕一帶重要的民間信仰中心,與法主真君廟、慈聖宮媽祖廟合稱「大稻埕三大廟」。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百餘名泉州同安人搭船到艋舺,順利抵達後,其中商人陳金絨在自宅(艋舺八甲庄,今老松國小附近)供奉從同安帶來的霞海城隍神尊,並提供給同鄉居民祭拜。清咸豐3年(公元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拚」械鬥(族群械鬥),同安人輾轉遷移到大稻埕重建家園。當時動亂中保存下來的城隍神像,在遷徙大稻埕後仍然供奉於陳家,直到清咸豐6年(公元1856年)同安人在目前城隍廟現址籌建新廟。廟地雖狹小僅有46坪大,但神像曾經高達600多尊,為全臺神像密度最高的廟,民國60年(公元1971年)增祀月下老人,現已列入臺北市定古蹟。[3]
景點介紹
位於迪化街1段的霞海城隍廟,建於西元1856(咸豐六年),占地約46餘坪,雖沒有巍峨之廟貌,然其信仰圈極廣、香火鼎盛,每逢迎神賽會總是熱鬧非凡、位為地方大事,與大稻埕的地方發展息息相關。城隍廟內主祀霞海城隍老爺,從祀二判官(文、武判)、謝范二將軍(七、八爺),配祀三十八義勇公。城隍夫人、八司官、八將軍、馬使爺、及月下老人等,這座著名的古廟,1994年之前可以容納六百多尊神像,目前只有200尊左右,曾經是臺灣神像密度最高的廟,蔚為一景。
在霞海城隍廟中,除了城隍爺之外,最吸引遊客的,莫過於拜月老,每年帶著禮餅來答謝者超過6000對,而其中最搶手的就是馭夫鞋(又名幸福鞋),是臺北市有名的「愛情御守」,平均每年到霞海城隍廟「求鞋」民眾更超過200對家庭。相傳城隍爺和城隍夫人相差約70歲,「老夫疼少妻」下,民間深信這對「神仙伴侶」可為家庭帶來幸福,造就了「馭夫鞋」的由來。
城隍廟在坊間傳說中,還有著1段神蹟故事。1884年,中法戰爭]]時,法軍來攻臺灣,當時的臺北人來此虔誠祈禱霞海城隍爺的保護。城隍爺果然大顯靈赫,最終法軍只到五堵為止就被擊敗,未能攻佔臺北,所以民間都尊稱霞海城隍為威靈公。[4]
霞海城隍廟的傳統習俗
相傳中國農曆5月13日為城隍爺生日,各地城隍廟均在此前後舉行祭典,霞海城隍廟亦也循例舉行;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曾禁止祭典的舉行,到了1898年台北發生瘟疫,總督府才開放舉辦;之後,霞海城隍廟結合法主公廟及慈聖宮的5月13日的祭典,就是我們熟知的『城隍遶境』,至農曆5月6日起放軍於安五營、11至12日七爺八爺出巡、13日城隍遶境,活動還搭配布袋戲、歌仔戲等台灣民俗藝技活動,並與農曆3月的台灣中南部的媽祖生日祭典共稱為台灣兩大道教祭典,台灣民間流傳著:『三月瘋媽祖,五月看城隍』的俗語。
霞海城隍廟的建築風格
霞海城隍廟坐東北朝西南,依淡水河的走向而建,為單進單開間前帶捲棚拜殿及左偏殿的廟宇建築;霞海城隍廟在大稻埕建廟後歷經多次整修,分別在昭和7年(西元1932年)、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最近一次則是民國83年重修;霞海城隍廟地理正處於所謂『蜂巢穴』吉地,不可以任意大興土木,廟宇格局是最簡單的單殿式建築;霞海城隍廟的一大特色為『菜刀型』的建築外觀,這表示城隍爺在判案能夠當機立斷,而且刀口向著淡水河也可以劈開惡鬼煞氣、鎮邪止煞的功能。
霞海城隍廟的正龕中供奉的就是城隍爺,正殿中還有許多各方神明,呈階梯形由上而下排列,前後不下百尊;霞海城隍廟的西側配祀『義勇公』,紀念在當年頂下郊拼時保城隍神像及鄉民不幸殉難的38位鄉賢。
人文古蹟之旅
霞海城隍廟訴說著大同區的繁華歷史,想要了解更多的人文風情,迪化街、保安宮也是不錯的選擇;迪化街的南北貨、茶葉、布匹集貨中心更是台北的知名所在,每當春節期間,總是擠滿人潮,擴大成為年貨大街,為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保安宮-保佑同安,為祭祀保生大帝的道教廟宇,副祀釋迦牟尼、神農大帝、註生娘娘、池頭夫人等,成為當地的祭祀中心。[5]
發展源流
在漢人移民開墾的過程中,不同祖籍的漢人與原住民共同居住,也由原鄉信仰凝聚彼此,成為精神寄託及凝聚族群的主要力量。同安人在大稻埕的發展,除了得力於商業貿易的獲利外,也依靠著守護神霞海城隍作為主要的精神支柱。
大稻埕霞海城隍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后溪霞城,於明末清初時再於泉州同安下店鄉海邊厝五鄉庄興建臨海門分府城隍廟,為當地人的守護神,由於是位於霞城內的臨海分府城隍,遂稱為霞海城隍。道光初年時,來臺開墾的泉州同安下店鄉海內派人陳金絨(生卒年不詳)從同安霞城臨海門分府城隍廟迎奉神明金身來臺,並建廟於艋舺市區東邊的八甲庄(今老松國小附近)。
咸豐3年(公元1853年)同居住於艋舺的同安人與三邑人發生械鬥衝突(後世稱為頂下郊拚事件),雙方大打出手,居住於八甲庄的同安人不敵三邑人,艋舺八甲庄遂毀於兵火之災,當時信徒冒險從火焰中救出霞海城隍金身,率眾遷徙至大稻埕地區。當時因情況緊迫,遂將神明暫時安置於大稻埕陳浩烈(生卒年不詳)所經營的「金同利」舖中,並開始於大稻埕重建家園。
咸豐6年(公元1856年),俟生活安頓穩定,陳浩然(生卒年不詳)提議擇地建廟。當時由於大稻埕一帶經商有成,此提議廣受迴響,由同安海內派人士籌畫,覓風水寶地建廟,當時看中蘇斐然(生卒年不詳)位於南街的地,蘇亦慷慨捐地。因此,霞海城隍廟得以於咸豐6年(公元1856年)3月開始興建,於咸豐9年(公元1859年)完工,佔地約180坪,廟宇本體約50坪,歷代由海內派陳姓家祖負責經營。
大稻埕街市的形成,可說就是以城隍廟為中心往北發展,雖然大稻埕街市遠遠晚於新莊、艋舺、滬尾等地區。然而卻因為外國勢力的進駐,使得大稻埕在短短10數年之間,一躍成為臺北盆地商業活動最蓬勃的地區。而由於大稻埕商業蓬勃發展,商家願意資助更多城隍廟的廟會活動,信眾也越來越多,使得霞海城隍廟的香火越來越旺。發展到清末、日治時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遂逐漸從當地同安霞城海內派的守護神廟,轉成為臺灣本島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每年的霞海城隍出巡繞境活動,更是與北港的媽祖繞境活動齊名,並列為臺灣兩大宗教活動,在日治時期素有「北港迎媽祖、臺北迎城隍」之稱。
昭和12年(公元1937年)後,由於日本]]政府對於集會結社的限制和都市時代變化,迎城隍的廟會祭典不再如往日熱絡盛大。同時也因為臺北地區商業都心移轉,大稻埕街市不若往日繁華,香客亦不若以往。民國74年(公元1985年)霞海城隍廟被指定為第3級古蹟,該廟的發展也轉向在地文化傳承與觀光發展,除了請文史工作者進行大稻埕發展史的爬梳整理,推動社區文化、舉辦古蹟導覽與歷史懷古活動、成立霞城文化發展協會等等之外,亦與迪化街觀光活動結合,推出英日文導引,吸引外國觀光客參觀。
主要特色
城隍是專門守護城池的神,概念上類似地方官,專門記錄、通報、審判人間的善惡,因此城隍廟中也和縣衙一樣具備各式功能,有文武判官、謝將軍(七爺)、范將軍(八爺)、八將軍、八司官等等神像各司其職,保佑信眾。
明太祖朱元璋對於城隍信仰特別的重視,還將城隍分為京師、府、州、縣4級,並分別分封;到了清代,祭城隍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凡新地方官到任前需到當地城隍廟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爺前完成祭禮才能就任。由於城隍主要是掌管城池的神,因而城隍信仰大多分布在行政中心的府城和縣城等大都市,例如臺北市、臺中市和臺南市等地。不過,大稻埕霞海城隍是由同安人陳金絨自行奉祀,作為大稻埕一帶同安人的守護神。由於並非欽定官祀,因此廟裡既沒有管轄府、縣地名,其城隍也無敕封尊稱,不過這樣的民間城隍廟,也較不會像其他官祀城隍因政權輪替而中落,反倒容易因為地方商業發展而興盛,這是與其他城隍廟比較不相同的。
各地城隍廟都有繞境活動,不過時間略有差異,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自清代光緒5年(公元1879年)以來便以農曆5月13日作為聖誕繞境日,祭典和繞境活動,最初由三郊人士分別輪值擔任爐主,負責當年的祭典事宜。商人也利用連續幾天的廟會促銷商品,將迎神賽會與商業活動聯結;在祭典期間,招待與自己有商業往來的客戶參加節慶活動,當時的火車為此還需要加開班車以運送絡繹不絕的參拜人潮,這樣熱鬧的榮景,不僅擴大了大稻埕的經濟版圖,也讓霞海城隍爺的神威更為遠播。不過,近40年來,則改由祭典委員會協助迎神祭典,聚集地方人士與財力參與。此後更加入慈聖宮、法主公廟及境內八大軒社陣頭的支持,因而有「5月13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的盛況。
此外,霞海城隍廟除了主神城隍外,在偏殿也供俸著城隍夫人、天上聖母、十二婆姐、臨水夫人等女性神祇,供婦女信眾參拜,其中城隍夫人在此廟中最具特色。根據記載,城隍夫人的的祭祀可以追朔至光緒19年(公元1893年),當時由九間仔街的阿仙舍管理霞海城隍廟,他揣測「霞海城隍廟的城隍爺非常靈驗,不過,尚未娶妻,若能娶進1位夫人,城隍爺想必一定會很高興。」遂即開始安奉城隍夫人;另有一說是因為農曆5月霞海城隍繞境時天候炎熱,許多婦女參加繞境時容易中暑,但民間多認為是因為城隍老爺愛看美女,所以這些婦女才會「被煞到」,因此廟方才興起供奉城隍夫人的念頭。無論起因為何,信眾都相信城隍夫人能夠保佑夫妻和樂,因此從清代開始,信眾就會來其取城隍夫人的弓鞋作為「馭夫之用」,由於信眾為數眾多,廟方因此特請人縫製繡花鞋為「御夫鞋」,供民眾祈求,奉請回家保佑闔家平安。每年農曆9月4日,城隍夫人的聖誕,信眾們都會帶著鞋子和小小的蛋糕來幫城隍夫人祝壽,並請夫人繼續保佑夫婦和樂。
除了城隍夫人,另1位深受女信眾所喜愛的即為月下老人,相傳月老掌管姻緣簿,將有姻緣的未婚男女許配成雙,故求姻緣的男女多會來祈求月老。而霞海城隍廟則是因為民國60年(公元1971年),有位老太太到霞海城隍廟感謝城隍爺保佑先生事業興盛,孩子學業順利,並為孩子祈求好姻緣,沒想到孩子很快就找到對象,老太太感謝神恩之際,向城隍廟主持表示,願捐獻月下老人神像1座,協助城隍老爺處理未婚男女的婚姻大事。因此,月下老人的神像,成為霞海城隍廟眾多的神祇之一,也因為霞海城隍廟的月下老人十分靈驗,許多人均口耳相傳來此祭拜。
除上述介紹的神祇外,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還祭拜了38位當年為護送城隍遷逃至大稻埕的義勇公,相信可以保佑信眾不會犯小人,也多受警界推崇相信可以協助破案;又因大稻埕地區在戰後成為臺灣布業的總集散地,因此也供奉絲綢業的守護神嫘祖;此外還有祭拜天篷大元帥,天篷大元帥即為豬八戒,相傳風流好色,一般少在官祀城隍廟中看到,不過因大稻埕地區往昔商業繁華,風月場所亦十分興盛,因此特別供奉天篷大元帥供信眾祈求,由此可見霞海城隍廟深具地方特色且與大稻埕地區的發展緊密連結。[6]
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1號
營業(開放)時間
每日 06:15-19:45
服務設施
霞海城隍廟/洽詢電話 02-25580346
費用簡介
拜拜月下老人需買香和金紙(NT$50) 貢品一份$260(有糖果、紅絲線和鉛錢)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停車場
三、五號水門外有停車場
百車驛停車場
國茶帝國花園廣場地下停車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1、捷運:搭乘至北門站3號出口出站,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霞海城隍廟。
2、公車:
(1)、搭乘255、274、39、39副線、9至延平一站即可到達。
(2)、搭乘522、紅33至迪化街站或民生西寧路口站即可到達。
(3)、搭乘206、215、255、274、302、304副線、39、39副線、539、641、669、704、9至南京西路口站即可到達。[7]
霞海城隍廟香火鼎盛[1]
台北霞海城隍廟[2]
香煙繚繞的霞海城隍廟[3]
台北霞海城隍廟[4]
台北霞海城隍廟[5]
台北霞海城隍廟[6]
台北霞海城隍廟[7]
台北霞海城隍廟[8]
台北霞海城隍廟[9]
視頻
指南宮祈廝守 霞海城隍廟求紅線
20140124 #真愛配方#「霞海城隍廟拜月老」Live Part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