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艋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華區

圖片來自gov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位於今日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部。17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艋舺被視為臺北市的發源地之一,亦為當時台灣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環河南路口。平埔族驅船與漢人交易,因稱船為Bangka,而被台灣話轉稱此地為「艋舺」。臺灣日治時期,因臺灣話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發音的「まんか」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臺語猶稱其「艋舺」,但在地人口中的「艋舺」通常是指三水街以北的傳統區域(舊龍山區),而非全「萬華區」。

沿革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閩南泉州三邑泉安南安惠安人士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台北,於此地搭建茅草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人稱「蕃薯市」,當時平埔族原住民則多以獨木舟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Vanka / Banka」,故附近漢人以台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移民建有艋舺福德宮

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臺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臺灣三大城鎮,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清代移民於艋舺的有幾大泉州裔閩南人族群,一是三邑人,二則安溪人,三為同安人,這三個群體各自為政,三邑人建立了艋舺青山宮等廟宇以凝聚團結,但是以祭祀觀音菩薩艋舺龍山寺為行政中心;安溪人則建立主祀清水祖師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為信仰核心,同安人則在八甲莊(今日老松國小附近)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龕

清文宗咸豐3年(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發動「頂下郊拚攻擊,當時三邑人為了越過沼澤,設局燒毀了安溪人信仰中心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利用夜間突襲同安移民。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遷居到同安人聚集的大稻埕一帶,並建造了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來祭祀當年救出的城隍爺神像。

1860年代以後,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積,功能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1922年臺北市推行町名改正,市區大字撤除改設。當時艋舺被劃為濱町築地町壽町末廣町西門町新起町若竹町老松町八甲町新富町(部分為下崁)、龍山寺町有明町入船町元園町[1]

戰後艋舺分屬臺北市龍山區城中區,1990年行政區重劃後改隸萬華區至今。

地理位置

臺灣堡圖中,地籍上艋舺街庄大字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東至中華路一段(臺北城西城牆),西至淡水河環河南路二段,南至三水街,大致上包含今日萬華區福星、萬壽、西門、新起、菜園、仁德等里全境,福音、富民、青山、富福等里三水街以北範圍。

現代人有時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地下化後變成艋舺大道)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特三號排水溝(加蓋後變成今西藏路)屬於「下崁」地區。該區域內有戰後才被命名為艋舺的艋舺公園(大部分位於下崁)、艋舺服飾商圈

此外,忠孝西路以南至成都路的西門町北側區域(原艋舺窪地),傳統上亦屬艋舺的一部份,但戰後被析出劃入城中區,直到1990年後才回歸艋舺。

文化資產

出身人物

參考文獻

  1.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地圖會說話.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