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鏡(程應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銅鏡》是中國當代作家程應峰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銅鏡
幾尊微縮的兵馬俑模型和一面算不上文物的青銅鏡,一前一後置於博古架上,兵馬俑側,置一仕女瓷像。乍看去,瓷像和兵馬俑在銅鏡中若隱若現,這若隱若現的影像,將人的思緒一下子就拉進了歷史縱深處。
在古代,青銅鏡除了照容整裝,還被用來裝飾、饋贈、祈求吉福、傳達情誼。因此,與凝重深沉、內涵深厚的青銅禮器相比,青銅鏡更多地表現出賞心悅目的特質,並蘊含着使用者和製作者所處歷史時代的生活態度、審美情趣乃至整個社會風俗。至今,它依然能夠引發人們諸多美麗的聯想。
但兵馬俑不然,它是古代帝王的陪葬品之一。據說,在當代出土的秦漢兵馬俑中,少有女性俑。這大概有兩點原因:一是從軍的古代女性罕見,花木蘭是例外;二是為帝王殉葬的活體,多為宮女,宮女本就是自民間擇優錄用的,是百里挑一的美女。基於這兩點,少有女性俑也就順理成章、不足為怪了。
儘管少有女性俑,但出土的兵馬俑中,形態酷似女性的並不少見。有文說,雕刻於兩千年前的兵馬俑的「長相」,居然和今天的許多影視明星驚人的相似。還說,幾乎現實生活中每個中國人的容貌,都能在古老的兵馬俑當中找到「模子」。
這兩種說法我深信不疑。在我的感覺中,美,是沒有人能夠拒絕的,帝王將相是更加無法拒絕的了。如果兵馬俑都是粗獷、豪放、英武、機智的男性形象,缺少陰柔之美,那自然不是帝王所願了。當然,如果兵馬俑是一種藝術,那只能是專制者的藝術。在只有專制,沒有半點感情色彩的冷冰冰的兵馬俑群中,盔甲和兵器不能表現女性的美麗,製作者卻可以將女性的柔美嫁接在兵馬俑的面貌之中。
忽然就想起了貴妃,想起安史之亂後,唐玄宗逃離長安時,楊貴妃被迫縊死馬嵬坡的那段歷史。驀然發現,作為女人,在帝王專制的年代,再怎麼傾國傾城,最終,要麼是替罪羔羊,要麼只能是冷冰冰的殉葬品。
由此觀之,配上青銅鏡,美女可以古色古香;配上兵馬俑,美女便只能是歷史深處的一道傷痕了。
作者簡介
程應峰,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