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韩公称李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韩公称李杜》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四笔》卷三。《容斋四笔》是洪迈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为十卷。这部书内容范围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内容。

容斋四笔·序

始予作《容斋随笔》,首尾十八年,《二笔》十三年,《三笔》五年,而《四笔》之成,不费一岁。身益老而著书益速,盖有其说。嚷自越府归,谢绝外事,独弄笔纪述之习,不可扫除。故搜采异闻,但绪《夷坚志》,于议论雌黄,不复关抱。而稚子櫰,每见《夷坚》满纸,辄曰:“《随笔》、《夷坚》,皆大人素所游戏。今《随笔》不加益,不应厚于彼而薄于此也。”日日立案旁;必俟草一则乃退。重逆其意,则衷所忆而书之。櫰嗜读书,虽就寝犹置一编枕畔,旦则与之俱兴。而天啬其付,年且弱冠,聪明殊未开,以彼其勤,殆必有日。丈夫爱怜少子,此乎见之。于是占抒为序,并奖其志云。

原文

新唐书·杜甫传赞》曰:“昌黎韩愈于文章重许可①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予读韩诗,其称李、杜者数端,聊疏②于此:《石鼓歌》曰:“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酬卢云夫》曰:“高揖群公谢名誉,远追甫白感至。”《荐士》曰:“勃兴得李杜,万类困凌暴。”《醉留东野》曰:“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感春》曰:“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并唐《志》所引,盖六用之③。

注释

①重许可:十分精通,这是可以肯定的。

②疏:记述。

③盖六用之:以上共有六处用到这类诗。

译文

《新唐书·杜甫传赞》说:“昌黎韩愈在作文章方面十分精通,这是可以肯定的。至于诗歌,他唯独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然可信。”我读韩愈的诗篇,其中称道李白杜甫的有几种情况,姑且分别陈述于此:《石鼓歌》中有:“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酬卢云夫》有:“高揖群公谢名誉,远追甫白感至。”《荐士》有:“勃兴得李杜,万类困凌暴。”《醉留东野》有:“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感春》有:“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这些都是《新唐书·志》中所引用的诗句。以上共有六处用到这类诗。

作品简介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1],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

《容斋随笔》[2]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

视频

韩公称李杜 相关视频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