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學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食用菌學報創刊於1994年,季刊,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唯一一份食用菌專業的學術性刊物。主要刊登國內外食用菌遺傳育種、種質資源、設施栽培、菇房管理、病蟲害防治、生理生化及產後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刊國際標準刊號[1]:ISSN 1005-9873,國內統一刊號:CN 31-1683/S 。
《食用菌學報》於2005年改版,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學會共同主辦。經多年努力,本刊於2008年首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並保留至今。2013年首次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首次收錄為CSCD核心期刊。近年來,本刊影響因子穩定在0.7左右(中國期刊引證報告)。
《食用菌學報》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摘》、《龍源期刊網》、《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多家數據庫收錄;2017年被美國EBSCO數據庫收錄,2018年被日本JST數據庫收錄,2020年被英國CABI數據庫收錄。
人員組成
《食用菌學報》編輯部工作人員5名,其中博士2名、碩士2名,並由外籍客座教授Buswell John先生擔任英文編輯,主編為曹暉博士[2]。
期刊信息
主管單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主辦單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
主編:曹暉
ISSN:1005-9873
CN:31-1683/S
地址:上海市南華街25號
郵政編碼:201106
《食用菌學報》投稿模板
論文題目
(小一、宋體,居中,一般為20字以內)
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作者姓名1*
(宋,五號,如果第一作者不是聯繫人,請在通信聯繫人右上角標註*)
(1作者單位正式對外名稱,省份城市郵編; 2作者單位正式對外名稱,省城市郵編)
(宋體,五號;)
作者署名:兩個字的作者名字間空一格,外籍作者用英文全名(姓大寫,名首字母大寫)。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數字序號。作者的工作單位,注意使用正式對外名稱,須與法人單位或編制機構頒布的名稱,即單位印章一致;且均應包括單位全稱(大學原則上標註到具體的學院);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之間應以逗號「,」分隔;直轄市只寫城市名,國外機構只寫國家和城市名;整個單位信息項用圓括號「( )」括起。多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序號(需上標),單位編號應按在文中的出現順序依次排號,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分隔,如果所有的作者都在同一個單位,則不需對作者編號。
摘 要:(宋體,小五號,左齊;報道性摘要以300字左右、指示性摘要以100字左右、報道-指示性摘要以200字左右為宜)內容包括方法、內容、結果;摘要中首次出現的英文縮寫名,不能直接用英文縮寫形式,需用「中文名(英文全名,英文縮寫)」形式。
關鍵詞:(宋體,小五號,左齊;關鍵詞之間用「;」相隔,結束處不用標點符號;3~8個關鍵詞。
前言部分(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五號,不列入編號,首行縮進兩個字符)。首次出現的英文縮寫,須在前言或正文部分均採用中文名(英文全名,英文縮寫)的形式著錄。
正文部分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字不加標點符號。如「1」(小四號,黑體,左起頂格)、「1.1」(五號,黑體,左起頂格)、「1.1.1」(五號,楷體,左起頂格),編號到四級為止。各層次的序號均左頂格起排,後空1個字距接排標題。
正文文字部分(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五號,首行縮進兩個字符)。
視頻
食用菌學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國際標準刊號(ISSN)?有什麼用途?國際刊號ISSN該如何申請?,搜狐,2019-08-04
-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授的區別是什麼?很多人都答不上來!,搜狐,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