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陶鬲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至战国晚期,随着灶台的普及,逐渐被釜取代。

鬲可以与甑配套构成,形成类似与蒸锅的炊具,鬲在下盛水,甑在上盛食物,通过加热鬲下部使水沸腾产生蒸汽将甑中的食物蒸熟。

甲骨文的鬲就是一个圆的,鼎和鬲二者是不同的,鼎是四足方形,鬲是三足圆形。

鬲在古时主要是陶器,这也是鼎和鬲材质上的不同。

另外鼎和鬲还有一个构造上的区别[2]的四足是实的,而鬲的三足是空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锅的加热效率。

空足煮水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后来鼎与鬲混用,但四个腿有一个弱点,四点一个平面并不容易掌握,而三个腿就容易多了。

于是陶鬲也好、铜鬲也好,后多为三足,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后来的历史中,人们就有了“三足鼎立”的成语。

形态特征

从上到下,鬲可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耳:有些鬲无耳;依据不同的对称性,两耳和三足可成四点配列式或五点配列式。

口:多数鬲口沿外倾,称为侈口;口上可以有,称为立耳;少数鬲口上还有盖。

:颈内束。

肩:肩上可以有耳,称为附耳。

腹:商代早期的鬲多为袋形腹,商代晚期以后袋形腹逐渐蜕化。

裆:

足:足有袋足、锥足、柱足等分别。

陶鬲

陶鬲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直到商周时期还十分盛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

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

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

陶鬲和商代早期的鬲都有袋形腹,用于烧煮加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商代晚期以后袋形腹逐渐蜕化,且表面常有华丽纹饰,此时鬲不宜于火煮,当为盛食物的器皿。

西周中后期,鬲盛行,常成组随葬,且一组铜鬲的大小、形制、铭文大体相同。春秋战国时期,铜鬲常以偶数组合(二、四器)与列鼎(五器)一同随葬。战国晚期以后,铜鬲逐渐消失。西周时期还有方鬲[3]

典型陶鬲

龙山文化陶鬲,制作更加精美,普遍采用轮制技术,陶质细腻,胎壁薄如蛋壳,黑色光亮。

客省庄文化黑陶单耳鬲,造型与装饰具有强烈地域风格,颈部的光洁反衬布满足部的粗绳纹,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西部豪放情怀。

二里头文化陶鬲,这一时期陶鬲开始成为主要生活炊器,其形制变为敛口、卷沿、深腹圆鼓,袋状足,且以泥制灰陶为主,烧成火候较低,所以极易破碎。

七里庄三期文化陶鬲,花边鬲,器形大,颈部直而高,花边在颈部,花边类型多样,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春秋战国西部戎人陶鬲,陕甘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鬲流行带环形耳的作风,与中原陶鬲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

沙井文化陶鬲,鬲形器在沙井文化中大量存在,图中所示陶鬲为金川区三角城遗址出土遗物。夹沙红陶。直口、平沿,矮裆、乳状袋足,有实足跟。肩、腹间置单杯耳和一对鸡冠状双鋬,耳和双鋬之间以花边锯齿状泥条联系。泥条下和袋足上有不规整的刻划纹。袋足及裆之间贴塑有若干泥片,袋足间有烟炱。口径11.5、通高14.5厘米。

视频

鬲 相关视频

您知道鬲是什么吗?鬲又是流行于何时?
走进德州市博物馆——灰陶鬲

参考文献

  1. 鬲来,咱们认识一下! ,搜狐,2018-05-31
  2. 鬲甗簋簠:一场生僻字的较量,腾讯, 2019-08-18
  3. 这个叫鬲(lì)是西周时期做饭用的,中国徐州网, 20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