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头穗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头穗鹛(学名:Stachyris nigriceps)是画眉科、穗鹛属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头顶黑褐色具白色纵纹,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橄榄褐色。眼周有一白圈。颏和上喉近灰色,下喉黑色,上喉两侧各具一短而粗的白色髭纹,在其外围的灰黑色衬托下极为醒目,胸暗皮黄色,其余下体橄榄褐色。特征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

主要栖息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中,也栖息于竹林和林缘灌丛。繁殖期间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多集成小群。性隐匿。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盂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盂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1]

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盈江、西南部沧源、南部元阳、东南部蒙自、屏边、河口,广西南部龙津和西藏东南部墨脱。

近种区别

相似种金头穗鹛(Stachyris chrysaea)头顶金黄色具黑色纵纹,喉和下体亮黄色,喉无黑色,喉侧也无白色髭纹;斑颈穗鹛(Stachyris striolata)体型较大,头顶纯棕褐色,前额和头侧呈黑白斑杂状。区别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形态特征

前额、头顶、枕黑色,各羽均具有窄的白色羽缘,因而形成明显白色和黑色纵纹;眼周白色,形成一明显的白圈,有一长白黑色眉纹,其下面自眼后有一窄的白纹,眼先灰色或暗灰;耳羽棕褐或金黄褐色,枕部中央沾橄榄褐色,其余上体橄榄色。腰和尾覆羽较浅淡,两翅暗褐色,外侧飞羽外翈先端大都浅茶黄色,其余飞羽表面和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尾褐色,外翈羽缘稍沾棕。颏和上喉近灰色,下喉灰黑色,上喉两侧各具一短而粗的白色髭纹,髭纹外围有灰黑色;胸暗皮黄色,上腹较浅淡,胸侧、两胁和尾下覆羽缀橄榄褐色,翼下覆羽浅皮黄色。

虹膜黄色、沙黄色或黄褐色,上嘴黑色,下嘴蓝灰色或银灰色,脚橄榄色、橄榄黄色或带灰的绿褐色。

生活习性

习性: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中,也栖息于竹林和林缘灌丛。繁殖期间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多集成小群。性隐匿。多活动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与竹丛中,较少呜叫,偶尔也发出悦耳的哨声。常不声不响地在灌丛枝叶间跳跃觅食,有时也下到地面觅食。

叫声:嘟声的prrreee-prrreee叫。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据4-5月间在中国云南剖检的5只鸟胃,所吃食物全为甲虫、鳞翅目昆虫和其他昆虫及昆虫幼虫。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在海拔2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或灌林上,尤其在河流沿岸附近。巢呈杯状或半球形,主要由竹叶和草等材料构成。每窝产卵 3-5枚,卵纯白色,形状为卵圆形或钝卵圆形,卵的大小平均为19.2毫米×14.7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在中国分布的3亚种的区别主要在于:指名亚种颏、喉深黑灰色而具白色羽缘,耳羽暗褐色;滇西亚种颏和喉无白色羽缘,耳羽棕红色;河口亚种颏至上喉几灰色,下喉灰黑色,耳羽棕褐色。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