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街道(重庆市万州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龙都街道 |
中文名 :龙都街道 所属地区:重庆市万州区 |
龙都街道,隶属于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万州城区西部,东临长江,南与高峰镇接壤,西与双河口街道为邻,北与牌楼街道相连,距万州区政府驻地5千米,总面积24.0平方千米。 清末,龙都街道境域属万县三正里九甲;2001年9月,由龙宝镇改为龙都街道。2011年,龙都街道总人口36700人。 截至2020年6月,龙都街道下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龙都广场天援路3号。 龙都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工业以盐气化工、日用化工、新能源、生物农药、兽药、制衣、建筑材料为主。 [1]
目录
位置境域
龙都街道地处万州城区西部,东临长江,南与高峰镇接壤,西与双河口街道为邻,北与牌楼街道相连,距万州区政府驻地5千米,总面积2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都街道地处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东褶皱束万州复向斜北东段近轴部,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河谷地貌,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以丘林为主;境内最高峰位于三吉村寨包,海拔510米;最低点位于长江边,海拔175米。
气候
龙都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3.7℃(1983年1月10日)7月平均气温31.3℃,极端最高气温0.4℃(2010年8月5日);无霜期年平均327天,最长达335天,最短为321天;0℃以上持续期360天(一般为1月6日一次年1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最大雨量1451毫米(2008年),最少雨量1121毫米(197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约占全年降水的60.0%,6月最多。
自然灾害
龙都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旱涝、风灾、霜冻、雷击等;旱灾集中在7—9月,洪涝集中在5—10月,强降雨常伴有风灾、雷击、滑坡等灾害;有地质灾害监测点5个;山洪灾害发生频繁的时间在雨季,5—7月是高峰期。
自然资源
龙都街道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天然气、页岩、黏土、石英、砂岩、石膏,其中天然气储量35亿立方米;有6口天然气井在作业,盐矿4口井在作业。
人口
2011年,龙都街道总人口367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000人,城镇化率87.2%;另有流动人口1498人。总人口中,男性18761人,占51.1%;女性17939人,占48.9%;14岁以下6973人,占19.0%;15—64岁26424人,占72.0%;65岁以上3303人,占9.0%;以汉族为主,达36645人,占99.9%;有苗、壮、藏3个少数民族,共55人,占0.1%。2011年,龙都街道人口出生率5‰,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2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龙都街道财政总收入1926.9万元,比2010年增长2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89.7万元,比2010年增长53.0%。
农业
2011年,龙都街道有耕地面积3423.0亩,人均1.0亩。2011年,龙都街道农业总产值5539万元,农业增加值2964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9%。龙都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龙都街道生产粮食0.2万吨,人均0.7吨,其中水稻146吨,小麦151吨,玉米257吨。龙都街道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龙都街道蔬菜种植面积2230亩,产量2966吨。龙都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龙都街道生猪饲养量8560头,年末存栏2218头;家禽年饲养量1.1万羽。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龙都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000人,专任职教师100余人;有小学2所,在校生1200人,专职教师2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0%;有职业院校2所,在校生6000余人。2011年,龙都街道小学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共1257万元,其中基建经费82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龙都街道街道有文化站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个,文化业余队6支,有图书室7个,藏书10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50余人。2011年末,龙都街道有体育场、健身场10个,100%的村、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0%。2011年末,龙都街道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2万户,入户率9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龙都街道有医疗卫生机构2个,门诊部(所)20个;病床120张;专业卫生人员200余名。2011年,龙都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万人次,住院手术1200台次,出院病人3400人次。2011年,龙都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5/10万;孕产妇死亡率18/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龙都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858户,人数6678人,支出1565.9万元,比2010年增长12.0%,月人均195.0元,比2010年增长15.0%;城市医疗救助5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7人次,共支出45.0万元,比2010年增长6.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户,人数245人,支出26.7万元,比2010年增长10.0%,月人均90.0元,比2010年增长5.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人,支出37440元,比2010年增长0.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8人,支出8.1万元,比2010年增长0.2%;农村医疗救助54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567人次,共支出51.4万元,比2010年增长14.8%;农村临时救济97人次,支出17.6万元,比2010年增长16.0%;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7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4.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1%;有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4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4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8.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9万人,参保率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