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國反美示威活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999年中國反美示威活動,是指1999年5月8日起在中國各地民眾舉行的一系列大型遊行和示威活動,旨在抗議美國飛機轟炸貝爾格萊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五八事件[1] 。
導火索
五八事件
科索沃戰爭中,北京時間1999年5月8日上午5時左右,美國B-2轟炸機發射五枚由GPS制導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擊中中國駐南大使館。當場炸死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三名中國記者並炸傷數十人,造成大使館建築的嚴重損毀。然而北約方面聲稱是誤炸,引起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認為此為軍事挑釁。甚至有人將北約組織同法西斯主義聯繫起來。
示威
遊行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瀋陽等各省省會以及大城市開展,人群前往各地美國使領館門前或中心廣場抗議。
有北京大學學生在著名的「三角地」打出了一條標語:「不考托(托福),不考寄(GRE),一心一意打美帝。」事發當天下午3點已有人開始行動,北大出動校車輸送學生。配備有盾牌棍棒以及瓦斯彈的防暴警察與武警嚴守大使館,但對抗議活動並未阻攔。有部分情緒激動者向使館內投擲膠瓶甚至石塊。學生於傍晚時分退去,然而入夜後卻迎來了約1000名北京市民的抗議。群情激奮的抗議人士焚燒美國國旗,打破使館窗子並砸毀使館車輛,與警察發生衝突。時任美國駐華大使尚慕傑及美國大使館其他外交官也因此在大使館內被困數日。
評價
各地公安部門批准了遊行申請,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因而有人認為遊行實際上是得到官方一定程度的支持。
影響
- 中美兩國關係迅速陷入低谷。
- 1999年中國網絡發展已初見端倪,便帶來如此大規模的影響。政府強化了審查互聯網
背景
1990年代,中國大陸隨着經濟的發展,面對外部世界更為自信也更渴望得到尊重,這些都是民族主義思潮成長的重要土壤。之前中美兩國之間有過一些摩擦,如銀河號事件以及台海危機中的兩軍對峙。這對中國大陸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都帶來了積累。當年世貿談判當中美國的反對,也使民眾對於美國的印象逐漸變壞。而真正將這一情緒浪潮點燃的導火索是五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