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uba),通稱古巴(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位於北緯19°與24°,西經74°與85°之間。處在墨西哥灣入口處,西與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隔尤卡坦海峽,南有牙買加和開曼群島,東與海地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隔向風海峽,東北方有巴哈馬群島,與美國隔佛羅里達海峽相對,與佛羅里達州最南端的基韋斯特的陸地最短距離約為145公里。作為加勒比地區面積最大和人口第二多的島嶼,古巴扼守巴拿馬運河與美國東岸之間的海路要道。被形容為墨西哥灣的鑰匙。領土包括古巴主島及其附屬群島和青年島。哈瓦那是古巴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聖地亞哥是第二大城市[1]。
目錄
早期文明
在西班牙人抵達之前,古巴島上居住着泰諾人、西波內人和瓜納哈塔貝伊人。他們的祖先自北、中和南美洲大陸漂泊而至。泰諾人最早掌握制陶術和農耕。西波內人和瓜納哈塔貝伊人較落後,是穴居的狩獵收集者和漁民,到晚期才種植煙草等農作物。
殖民地
古巴於1492年10月被哥倫布發現。1511年成為殖民地。1515年,哈瓦那建立。不願皈依基督教的原住民被西班牙殖民者強迫淘金。1529年在古巴爆發的麻疹殺死了三分之二倖存自天花的原住民,他們對來自歐洲的傳染病毫無抵抗力,在一個世紀之內幾乎全部滅絕。為了填補勞動力空缺,自16世紀開始大批非洲黑奴被輸入,從事種植園勞動和採礦作業。1762年,哈瓦那被大英帝國短暫占領,最後由西班牙放棄佛羅里達而換回。1790年,古巴出現初期要求獨立的運動,獲得自由的農奴何塞·安東尼奧領導了奴隸起義。
據1817年人口調查,19世紀初古巴人口共68.8萬人,其中西班牙人和土生白人為31萬多,黑人為36萬多。黑人中三分之一為自由人,其餘為奴隸。白人移民依賴於對西班牙的貿易,並渴望得到庇護,以鎮壓海盜襲擊和奴隸叛亂,這使古巴遲遲沒有像其它拉丁美洲國家那樣通過革命脫離西班牙帝國的統治,西班牙王室宣稱古巴為「永遠最忠誠的島」。此時的古巴源源不斷地向歐美輸送着蔗糖、咖啡和煙草。直到1880年代,古巴才實現完全廢奴。作為經濟基礎的種植業和採礦業難以放棄對奴隸的使用。
19世紀中期起,沒有參政權,並承受着高賦稅的古巴人開始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要求獨立。1868年10月,種植園主、律師塞斯佩德斯解放了他的奴隸,在奧連特省發動武裝起義,次年4月建立戰時共和國,自任總統。此後西班牙增兵,並推行分化政策,製造分裂。起義軍反覆受挫,被迫在1878年2月簽訂《桑洪條約》,十年戰爭結束。1895年1月,流亡美國的革命領導人何塞·馬蒂號召民眾起義,2月各地響應,4月馬蒂率領起義軍在古巴東部登陸,隊伍擴大,但不久馬蒂在戰鬥中中彈犧牲。9月革命政府成立,1898年初,起義軍已經占領三分之二的國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具有開採價值的有鎳、鈷、錳、鉻、鐵和銅等。其中,鎳儲量約660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40.27%。錳儲量約700萬噸;鉻的儲量也較豐富;鐵礦儲量約有35億噸,主要分布於尼佩山和巴拉科阿山區,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古巴幾乎所有的山脈都蘊藏着銅礦;松樹島儲有鎢礦,還出產大理石。
石油資源:古巴2008年宣布已探明可開採石油儲量200億桶,主要儲藏在墨西哥灣古巴專屬經濟區。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古巴近海石油儲量約50億桶,最多不超過90億桶。
生物資源:古巴四面環海,漁業資源豐富,有各類魚500多種。在關塔那摩、拜提吉里和拉伊薩伯拉等沿海還可生產海鹽。
森林面積占全國土地面積約27.5%,盛產紅木、檀香木和古巴松等貴重木材。
遺蹟
2001年5月,一支由高級數碼通訊機構(ADC)帶領的一支探測小組繪製出古巴海域的海底地形圖,然而聲納技術卻揭示了一項令研究人員驚詫的發現:在大約2200英尺範圍的海底區域,一些石質建築以有規律的幾何形狀堆積着,看上去非常像一個城市的廢墟。探測小組成員保羅·溫茲溫格(Paul Weinzweig)說,「自然界不可能形成如此勻稱外形的建築物,很顯然這並不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們卻無法判斷它究竟是什麼。」。
代表人物
何塞·馬蒂
古巴著名詩人、作家、民族英雄,他是古巴為擺脫西班牙的統治,爭取獨立的象徵。他為爭取古巴的自由而獻身,使他的名字在拉丁美洲成為自由的同義語。
主要作品有詩歌《自由的詩》,散文《我們的美洲》、《惠特曼》等。
1895年5月19日,何塞·馬蒂在組織與聯合古巴爭取獨立運動的戰鬥中犧牲,年僅42歲[3]。
菲德爾·卡斯特羅
古巴傑出的革命家和領導人,曾長期擔任古共中央第一書記、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
1926年8月13日生於奧連特省,1949年加入古巴人民社會黨。
1950年在哈瓦那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1953年7月26日率一批青年攻打蒙卡達兵營失敗後被捕。
1955年大赦獲釋後流亡墨西哥並組織了「七·二六運動」。
1959年革命勝利後出任總理[4]。
1976年取消總統制後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
2008年2月24日,正式卸任國務委員會主席、部長會議主席和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職務。
2011年4月在古共六大上正式卸任古共中央第一書記[5]。
有《歷史將宣判我無罪》等著述。
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1928年6月14日出生於阿根廷的羅薩里奧,極富傳奇色彩的拉丁美洲馬克思主義革命家。
他參加了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在古巴革命政府擔任了一系列要職之後,格瓦拉於1965年離開古巴,到剛果(金)、玻利維亞等國試圖發動共產主義革命。
1967年10月8日,因內奸泄密,格瓦拉及游擊隊小分隊在叢林中遭玻利維亞政府軍伏擊,格瓦拉受傷被捕。次日,格瓦拉被殺害。死後,他一直被視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徵。有大量關於他的文藝作品。
戴倫·羅伯斯
戴倫·羅伯斯(Daylon Lobles),古巴田徑運動員,是近一兩年在男子110米欄項目上進步最明顯的年輕選手,由於年紀輕,上升空間大,羅伯斯已經成為劉翔的頭號競爭對手。
北京時間2008年6月13日凌晨消息,21歲的古巴小將羅伯斯在捷克俄斯特拉發田徑大獎賽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跑出了12秒87的成績,打破了劉翔2006年創造的12秒88原世界紀錄,劉翔原世界紀錄是2006年在瑞士洛桑大獎賽創造的。
世界遺產
文化遺產
比尼亞萊斯山谷 比納爾德里奧省
哈瓦那古城及防禦工事 哈瓦那省
西恩富戈斯歷史中心 西恩富戈斯省
特立尼達、智慧谷 聖斯皮里圖斯省
第一座咖啡種植園考古風景區 格拉瑪省
自然遺產
洪堡國家公園 關塔那摩省
視頻
古巴共和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背景資料:古巴共和國,新華網,2014-07-22
- ↑ 古巴國家概況,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16-09-13
- ↑ 新聞人物: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馬蒂,新華網, 2014-07-25
- ↑ 1959年1月1日 卡斯特羅領導古巴取得革命勝利,搜狐網,2012-01-01
- ↑ 卡斯特羅卸任古共中央第一書記 由弟弟接任(圖),搜狐網,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