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多米尼加 | |
---|---|
多米尼加共和國(英語:The Dominican Republic 西班牙語:República Dominicana),簡稱多米尼加。國名意為「星期天、休息日」。據說源自哥倫布於15世紀末的一個星期日到此。位於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奧拉島東部,西接海地,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東隔莫納海峽同波多黎各相望,總面積48734平方公里,首都聖多明各。 多米尼加境內科迪勒拉山脈分中央、北部和東部三條橫貫全國。中部的杜阿爾特峰海拔3175米,為西印度群島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錫瓦奧谷地,西部有大片乾旱沙漠。西南部的恩里基略湖為第一大湖,是拉美陸地最低點,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北部、東部屬熱帶海洋性氣候,西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 [1] 多米尼加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2年被西班牙占領。1496年由西班牙人建立的聖多明各為歐洲人在美洲的第一個永久性居民點。1795—1809年一度歸屬法國。1821年11月獨立,次年2月被海地占領。1844年2月27日再次宣告獨立,成立共和國。1861—1865年再度被西班牙占領,1916—1924年被美國統治,1930—1960由特魯希略家族統治。
2018年5月1日上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並宣布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與台灣斷絕所謂的"外交關係"。 聯合國大會於2018年6月8日選舉多米尼加共和國為2019年和2020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英文名稱 | The Dominican Republic |
簡 稱 | 多米尼加 | 所屬洲 | 北美洲 |
首 都 | 聖多明各 | 主要城市 | 聖地亞哥,拉羅馬納,拉貝加等 |
國慶日 | 1844年2月27日 | 國 歌 | 《伊斯帕尼奧拉島英勇的子民》 |
國家代碼 | DOM | 官方語言 | 西班牙語 |
貨 幣 | 多米尼加比索 | 時 區 | UTC-4 |
政治體制 | 總統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 | 總統:達尼洛·梅迪納 |
人口數量 | 1083.53萬(2017年) [3] | 人口密度 | 208.2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 | 穆拉托人、印歐混血種人、白人、黑人 | 主要宗教 | 天主教 |
國土面積 | 48734平方公里 | 水域率 | 0.7% |
GDP總計 | 812.99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 | 7650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 | +1-809/829/849 | 國際域名縮寫 | .do |
道路通行 | 靠右駕駛 | 國家格言 | 「上帝,祖國,自由」 |
最大城市 | 聖多明各 | 人類發展指數 | 0.779 |
氣 候 | 熱帶海洋性氣候 | 國際組織 | 不結盟運動 |
主要節日 | 獨立日(2月27日) | 經濟增長率 | 4.6%(2017/2018財年) |
通貨膨脹率 | 4.2%(2017/2018財年) | 通貨膨脹率 | 4.2%(2017/2018財年) |
失業率 | 5.5%(2017年) |
歷史沿革
西班牙前時代
伊斯帕尼奧拉島居住着泰諾人。他們稱此島為基斯克亞和阿依提。意為大地的母親和高山之地。在哥倫布到來之時,此島分為五大酋長國:馬里安,馬瓜,馬瓜納,加拉瓜和黑歸。
西班牙統治(1492-1795年)
1492年12月,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他第一次航行中,抵達伊斯帕尼奧拉島。在1493年第二次航行在該地時,聖多明各成為該島的首府。 成千上萬的泰諾人被貶為奴隸,從事金礦挖掘的工作。由於一系列的壓迫,飢餓和疾病,至1535年,泰諾人僅剩6萬。1501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一世和伊莎貝拉,率先獲准加勒比殖民者可以從非洲引入奴隸。1503年他們開始抵達該島。 西班牙島初期是西班牙人在新世界最主要殖民地,西班牙人征服了阿茲提克帝國和印加帝國後,重心開始放在美洲大陸,逐漸忽略了伊斯帕尼奧拉島。 1586年,英格蘭德雷克船長曾率領艦隊攻打聖多明哥城,但被駐地西班牙部隊擊退。1605至1606年之間伊斯帕尼奧拉島西岸的城鎮常遭到海盜的掠奪,造成當地人口大多遷往內地。 17世紀初,法國、荷蘭和英國的海盜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西部活動,法國開始讓農民和商人逐漸的在西班牙島上西部開拓殖民地,受到島上山脈的屏障,沒有引起在東邊的西班牙人注意。 1677年時,有大約四千名法國人居住在島上西部的11個村莊。1697年,法國和西班牙根據大同盟戰爭的勒斯維克條約,將島上西部地帶讓給法國,正式承認法國在西班牙島上西部海地的主權,西班牙島東部則稱為東聖多明哥。法國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對農業經濟不斷的發展,並引進非洲奴隸耕作,這使得海地在18世紀末時已成為農作物產量非常豐盛的法國殖民地,當時海地人口已達到50多萬人,此時每十位海地人里黑人占了九位,成為多數種族。東南邊的西班牙殖民地聖多明哥地區人口數為15萬人,兩地人口比例相當懸殊。 1700年,在西班牙,波旁王朝取代了哈布斯堡王朝。新王朝引進了一些經濟改革。聖多明各的貿易開始興盛。
法國統治(1795-1809年)
1795年,法國和西班牙在瑞士簽訂《巴塞爾和約》,同意把西班牙島東部的聖多明哥區域讓給法國,使西班牙島完全成為法國殖民地。六年後,海地黑人杜桑·盧維杜爾帶領着其他黑人奴隸群起反抗法國統治,並在1801年奪下法國才統治不久的聖多明哥,進而統一了整個西班牙島。 1801年,讓·歐萊雅抵達聖多明各。他代表法國政府廢除奴隸制。1802年,拿破崙派遣軍隊將整個島嶼征服,並統治了幾個月。1802年10月,混血族和黑人起義反抗法國的統治並於1803年將法軍擊退。1804年1月1日,反抗軍宣布聖多明各獨立,成立海地共和國。不過被擊敗法軍仍占有着東邊的聖多明哥區域。法軍於1808年侵略西班牙的同時,島上東部聖多明各地區的反抗軍受到當時與西班牙同盟的英國和海地的援助,終於擊退法國的部隊,讓聖多明哥地區重新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海地占領時期(1821-1844年)
聖多明哥回歸西班牙統治後,當地人民逐漸產生了獨立建國的共識。1821年11月30日,前任聖多明哥總督José Núñez de Cáceres將軍領導下宣告建國,命名為西班牙海地,並期望合併在南美洲玻利瓦爾總統所領導的大哥倫比亞國之下。 但是在九周後的1822年2月,海地的總統讓-皮埃爾·布瓦耶率軍占領了西班牙海地,再次完成了全島統一。布瓦耶占領了東部的西班牙海地國後,解放了當地所有的奴隸,布瓦耶命令沒收白人地主的土地,並且把全國的農地完全歸公。布瓦耶同時關閉了所有的大學,把18-25歲的多國(多米尼加共和國簡稱)男人全部納入軍隊,並開始對多國人採取高壓政策,許多上層社會的白人離開了島上逃往古巴、波多黎各和其他地區。 布瓦耶開始在島上廣種經濟作物,進行賦稅改革政策並開放跟國外通商。這些政策雖然讓多米尼加的甘蔗和咖啡產量大為增加,但並未廣為農民所接受。布瓦耶認為解放多國是他帶給多國人的恩惠,於是對軍隊裡的多米尼加軍人時常沒有發給任何薪餉,許多軍人便開始到處搶奪當地居民。這種惡性循環最後造成了經濟停滯,財政賦稅越來越重,導致各地多國人民甚至是當初被解放的奴隸開始結合串聯反抗布瓦耶的統治,於1843年推翻了布瓦耶政權。
第一次獨立(1844-1861年)
1838年7月16日,胡安·巴勃羅·杜瓦特與他的同事建立了一個秘密社會組織三位一體會(La Trinitaria),目的是擺脫海地的統治而獨立。不久之後馬蒂亞斯·拉蒙·梅利亞和弗朗西斯科·德爾·羅薩里奧·桑切斯也加入了三位一體會。上述這三位後來皆被稱為多米尼加共和國開國的國父。1844年2月27日,多米尼加共和國人民對海地展開了獨立戰爭並同時宣告多米尼加共和國獨立。多米尼加共和國的草創的憲法仿效於美國憲章,於1844年11月6日完成宣布。多米尼加共和國在獨立成功後的數十年間,國內的經政起起伏伏,對外從1844年到1856年間不斷的遭到鄰國海地的侵襲,這段期間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不斷。同時期佩德羅·桑塔納(為抗戰創國初期的軍隊統帥,後來成為首任,第四屆,第八屆總統)、布埃納文圖拉·巴埃斯曾參與獨立戰爭,曾五次當選多國總統)兩人在掌握政權時各都剛愎自用而互不相讓,桑塔納堅信多米尼加必須依附在西班牙帝國的保護傘之下才能免于海地的侵略,巴埃斯在期望法國來保衛多米尼加的計劃不成後,轉向希望多米尼加能併入美國,最後也功敗垂成。
西班牙第三次殖民(1861-1865年)
佩德羅·桑塔納繼承了一個處於崩潰的邊緣即將破產的政府。他開始與西班牙的伊莎貝拉二世女王和古巴總督談判,將多米尼加變成西班牙的屬國。在1861年3月,桑塔納正式恢復多米尼加共和國歸為西班牙。但是反對者的聲浪一直不斷,並於1863年掀起了復國戰爭,其中以羅里蓋茲、孟席歐和格雷戈里奧·魯佩隆將軍為領導人物。當時位處西邊的海地政權擔心西班牙返回多米尼加後將會威脅到海地,於是積極的支援反抗軍。正處於南北戰爭狀態的美國也強烈抗議西班牙重返多米尼加進行殖民政策。復國戰爭持續不到三年,西班牙軍隊於1865年完全從島上撤離。
第二次獨立(1865-1916年)
自西班牙人的離去,幾大城市處於大面積廢墟狀態,而島上分割為幾大割據。何塞·瑪麗亞·卡布拉爾控制了巴拉奧納的大部分以及在西南得到紅木出口商貝茲的支持,而牧場主吉列爾莫與東南部的一些前將軍結成了聯盟。格雷戈里奧·魯佩隆控制了北部海岸。從西班牙離開到1879年,政府有21次變更以及至少五十多次起義。 在這些衝突的過程中,兩大政黨開始形成。代表南部牧場主利益的紅黨和煙草種植主和商人利益的藍黨。紅黨主要尋求與大國合併而藍黨主要為尋求自由以及是民族主義者。 1869年當時的多國總統巴埃斯(Báez)徵求美國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總統的同意,期望能讓多米尼加併入美國聯邦,並讓美國償還多國當時150萬美元的外債。葛蘭特總統認為此舉可以讓在南方已解除奴隸制度的黑人能有一個自由居住地,不再受南方白人的威脅,但是最後仍遭到美國參議院投票反對,功敗垂成。 巴埃斯政權於1874年被推翻,但在兩年後又被選為總統,最後於1878年下台。尤里塞斯·厄魯將軍於1882年掌握政權後,讓多米尼加多年來不安的政局也逐漸的穩定下來。厄魯總統在位期間政局穩定,使得多國經濟得到喘息的機會,蔗糖產業技術不斷的改良,造成許多歐洲和美洲移民進入多國尋找工作。但是,厄魯私底下卻將國家經費用於私慾,並且建立起自己的御用警衛隊,這使得國家的外債逐漸增高。這些引起了人民對他行為的不滿,在使用高壓政策無效後,厄魯於1899年遭到謀殺。多米尼加1902年後又回復了群雄割據的時代,各地草莽獨霸一方,使得當時多國的國庫已完全掏空。使得法國和歐洲等債權國開始對多米尼加虎視眈眈。 美國大羅斯福總統為了預防歐洲干擾美洲事務,加上為了保護當時正在建設中的巴拿馬運河,大羅斯福總統當時以門羅主義而反對歐洲持續對拉丁美洲殖民主張,於1904年提出自己的的羅斯福推論,確定美國有權力介入拉丁美洲事務。美國於1905年和多米尼加協定由美國來管理多米尼加海關外務,並且於隔年和多國簽訂維持此義務50年的契約,其中同意美國有義務將部分海關稅收用以償還多米尼加日漸增多的外債。 當時的多米尼加總統拉蒙·卡塞雷斯在執政六年之後,於1911年遭到暗殺,結果造成往後多年多米尼加政治上的不穩定並引發內戰。美國政府多次斡旋無效後,最後由美國威爾遜總統協助多米尼加於1914年舉行總統選舉並選出曾經擔任過多國總統的胡安·希門尼斯回任。希門尼斯總統為了獲得當時政治上相關人員的支持,選定當時的反對政黨作為內閣閣員。後來的計劃並不順利,又有國防大臣Desiderio Arias在後操弄政治,結果導至希門尼斯總統自己於1916年五月辭職。
民主時期(1996年後)
曾在紐約長大,42歲的執業律師萊昂內爾·費爾南德斯·雷納(多米尼加自由黨PLD)在1996年總統選舉中大勝對手古斯曼·費南德斯(多米尼加革命黨PRD),費南德斯政府執政後第一個月,便強迫12位軍事將領退休,隨後要求國防大臣進行軍政改革,不久後又撤換了國防大臣,這總總一切,在當時造成民心惶惶,向來有軍事叛變慣例的多米尼加這次反而毫無動靜。費南德斯總統在其第一次任內,針對多米尼加的經濟膨脹、教育發展、失業率問題和環境衛生方面都獲得了改善。 2000年,總統大選則為伊波利托·梅希亞(多米尼加革命黨PRD),國會議員梅迪納(多米尼加自由黨PLD)和又重回來競選的巴拉格爾成三人角逐的狀態。最後由種植煙草起家的梅希亞(有人稱其為農夫總統)競選成功。梅希亞總統上任後開始削減政府預算並將民間汽油價格提高30%,期望以這多餘的經費可以用到國家的福利政策上。但是2001年美國911事件毫無預警的讓多國出口貿易和觀光事業大幅萎縮,加上2002年多國第二大銀行發生38億美元呆帳倒閉,梅希亞總統並沒採取任何挽救措施,總總因素使得民生經濟進入衰退期,多國貝索曾貶值到一美元兌換52比索,這使得當初投票給梅希亞總統的選民變的鴉雀無言。後來讓萊昂內爾·費爾南德斯·雷納在2004年總統選舉中輕易擊敗對手,原本是最晚成立的多米尼加自由黨(PLD)從此變成多國政壇上的最大黨派。2008年,雷納再度連任總統。 2012年5月,解放黨人梅迪納贏得大選,任期至2016年。 2018年5月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自公報簽署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同日,多米尼加共和國政府宣布與台灣「斷交」。 2018年6月8日,聯合國大會選舉多米尼加共和國為2019年和2020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4]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多米尼加位於伊斯帕尼奧拉島,占全島64%面積,全國總面積約48734平方公里。西與海地接壤,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東隔莫納海峽同波多黎各相望。海岸線全長1350公里。 多米尼加位於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島中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東部。東隔莫納海峽與波多黎各相望,西接海地,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
島嶼和沙洲
多米尼加外海有數個小島和沙洲,其中最大的兩個小島為東南邊外海的沙翁納島和西南部的貝亞他島。北部距離100公里和200公里外海處有三處範圍頗大的沙洲,主要是由北邊巴哈馬群島延伸而來,分別稱為聖誕節沙洲,銀色沙洲和Mouchoir沙洲。前兩者為多米尼加主權所有。
山脈和平原
多米尼加國內有四大主要山脈。北部山脈是從西北邊海地邊界的基度山城往西,成平行線的方式延伸到東北部的山美納半島中央山脈從多國西邊的海地延伸到西班牙島的中部,偏向南邊後逐漸平緩,中央山脈中的杜瓦特山頂(3098米),La Pelona(3094米),La Rucilla(3049米) 和Pico Yaque(亞蓋山頂2760米),為加勒比海安地利斯列群島中最高的四座山。另位於多米尼加南邊還分別還有Neiba山脈和Bahoruco山脈。 位於北部山脈和中央山脈中間則是土地肥沃的Cibao谷地。多米尼加主要農業和煙草產區和多國第二大城聖地牙哥皆位於此。中央山脈南邊另有一個規模較小,氣候較乾燥的聖胡安谷地。多國中部另有Constanza,Jarabacoa,Villa Altagracia,Bonao等谷地。 多米尼加西南方的Enriquillo盆地位于海平面以下,為一乾躁的沙漠氣候,由於當地人口稀少,許多野生動物活動於此。從首都聖多明各城往東北延伸出去的廣大平地,稱之為加勒比海海岸線平原,平原內有許多甘蔗種植區。另從首都往西橫跨Ocoa河,位於阿蘇阿省內則有比較乾燥的阿蘇阿平原。
氣候特徵
多米尼加北部、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西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5-30℃ 。 多米尼加位居北回歸線以南的北緯17°36′~19°56′,氣溫年變化不大,但中科迪勒拉山區氣溫較低,冬季可達0℃以下。 每年5-11月為雨季,6-11月為颶風季節。多國三面環海,缺乏天然屏障,夏秋常受颶風襲擊,再加上國內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遇到颶風登陸或是大量雨水往往會在各地造成水災和土石流。 多米尼加年平均雨量為1346毫米。受到山脈地形的影響,下雨量主要集中在多國的北部和東部地區。北部和東部面迎東北信風,年降水量達1500-2500毫米,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山地森林茂密,背風的西南部年降水量為500-1000毫米,乾季較長,屬熱帶草原氣候。多國的年平均溫度從攝氏25度(海岸區)到攝氏21度(山區)之間。
水系分布
多米尼加河流短小,水勢湍急,主要有流經錫瓦奧谷地的北亞克河和流經東北部貝加雷阿平原的尤納河,均有灌溉和發電之利。河域廣布,其中有四大水系,從中央山脈發展出來的Yaque del Norte(北亞蓋河)為多米尼加最主要也是最長的河流,北亞蓋河灌溉了肥沃的Cibao谷地,最後從西北邊的基度山海灣出海。中央山脈東邊延伸出來的Yuna(育納)河,經過東邊的Vega Real(皇家草原)後,流入東北邊的Samaná(山美納)海灣里。中央山脈南邊的Yaque del Sur(南亞蓋河)往南灌溉聖湖安谷地,最後流向加勒比海。Artibonito河(320公里長)源於中央山脈並往西行,雖為島上最長的河流,但是Artibonito河流主要流經區域多位于海地國內,為海地最重要的河川。多米尼加最大的湖為Enriquillo湖(300平方千米),位於多國西南部,其位置低于海平面40米,氣候乾燥,為一鹹水湖。海岸亦有多處潟湖。
自然資源
多米尼加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羅薩里奧有金、銀礦,中科迪勒拉山地多銅、鎳等礦,南部山地富鋁土礦。1981年產鎳4.7萬噸,黃金40.8萬盎司,銀203.4萬盎司,鋁土40.5萬噸。盛產蘇芳木、桃花心木等80多種珍貴林木。
行政區劃
區劃
多米尼加首都是聖多明各(Santo Domingo),全國劃分為31個省和1個國家區(即首都),省下設市和鄉 。 多米尼加的省份包括:阿蘇阿省、巴奧魯可省、巴拉奧納省、達哈朋省、杜瓦特省、艾利斯皮亞省、賽堡省聖、艾斯派亞省、阿托馬約省、獨立省、聖母省、羅馬納省、拉維加省、瑪麗亞·桑其斯省、主教·瑙黎省、基度山省、銀山省、佩德納萊斯省、佩拉維亞省、銀港省、米拉貝姐妹省、山美納省、桑切斯·拉米斯省、聖克里斯多堡省、聖荷西省、聖胡安省、聖彼德省、聖地牙哥省、聖地亞哥-羅里蓋茲省、聖多明各省、巴韋德省。
聖多明各
聖多明各,人口329.4萬,是多米尼加共和國的首都。聖多明各城位於國家特區內,為多主要的商業,政治和文化中心,市區東邊的古城區為主要觀光地帶。
聖地亞哥
聖地亞哥在北邊內地的Cibao谷地,為多米尼加第二大城。北亞蓋河流經市中心旁,市區內的復國戰爭紀念塔為市民晚間休閒聯誼的去處。Cibao谷地是多米尼加的糧食生產重地,主要種植煙草、蔗糖、可可、咖啡和稻米等農作物。每年二月在聖地牙哥南邊的拉維加是多國最有名的嘉年華會慶祝地點。聖地牙哥為美洲新大陸第一個以此命名的城市。
銀港
銀港因哥倫布在港口看到海水反射日光呈現一片銀色的金幣而命名,截止2014年為多國北部第一大商港。銀港在90年代曾是多國主要的海邊五星級度假勝地,由於2014年海灣污染嚴重,主要觀光旅館以移至東邊的Playa Dorado和Cabarate。
國家象徵
國旗
多米尼加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白色寬條十字將旗面分成四個相等的橫長方形,左上方和右下方為藍色,右上方和左下方為紅色。白色十字交叉處繪有國徽圖案。紅色象徵國家創建者為爭取自由、獨立而進行的火與血的艱苦鬥爭,還象徵奮鬥者的鮮血;藍色象徵自由;白色十字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徵人民的奮鬥和犧牲。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由國旗顏色和圖案構成。中間有一本聖經,其上方為黃色十字,聖經和十字代表該國人民的宗教信仰,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聖經兩旁懸掛着國旗,表明人民捍衛國家主權的信心。盾徽兩側飾有月桂和棕櫚枝葉,上端的藍色綬帶上用西班牙文寫着「上帝、祖國、自由」,下端的紅色綬帶上用西班牙文寫着「多米尼加共和國」。
國徽
多米尼加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由國旗顏色和圖案構成。中間有一本《聖經》,聖經上方一個金黃色十字發出暖融融的光芒,代表國教基督教的巨大精神力量;下端的紅色綬帶上用西文寫着「多米尼加共和國」。
國言
上帝,祖國,自由(西班牙語:Dios,Patria,Libertad)
國歌
《伊斯帕尼奧拉島英勇的子民》(英文:Quisqueyanos valientes)。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多米尼加共和國共有人口1083.53萬。黑白混血種人和印歐混血種人占73%,白人占16%,黑人占11%
外交
外交政策
多米尼加奉行尊重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互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主張國際和平與安全應建立在尊重國家主權、意識形態多元化和各國人民自決權的基礎上;呼籲建立更加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支持對聯合國進行改革,認為改革應使全球化進程向符合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方向發展;譴責跨國毒品犯罪和恐怖主義。
與中國關係
2018年5月1日上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自公報簽署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同日,多米尼加共和國宣布與台灣「斷交」。 2018年9月21日上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共同為中國駐多米尼加使館揭牌。
與美國關係
多米尼加與美國的關係密切。經濟上對美國的依賴較深,美國在多米尼加有雄厚的資本(多為酒店),且是多米尼加最大的援助國家之一。多米尼加政府積極參與美國倡導的「加勒比盆地復興計劃」。
與拉美國家
多米尼加與拉丁美洲國家保持着良好關係,支持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進程。
相關視頻
1、神威的旅行日記:多米尼加,加勒比海的黑珍珠
2、[風光片]多米尼加
參考來源
- ↑ Saint Lucia ,The World Factbook網,2018-02-15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外交部網,2018-05-01
- ↑ 多米尼加國家概況 ,外交部網,2019年8月
- ↑ 德國等5國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新華網,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