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肌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頸肌
- 外文名:Neck muscle
- 拉丁學名:platysma
- 拼音:jingji
- 分布:位於頸部淺筋膜內
- 作用:作驚訝、恐怖表情
解剖結構
1、頸闊肌頸闊肌位於淺筋膜內,起自胸前上部的皮下組織,肌束斜向上內越過鎖骨,有些肌束附着於下頜骨下緣,多數肌束則和面部的皮肌融合,肌前分較厚。頸部淺靜脈位於肌的深面;皮神經穿過肌至其淺面。面神經的頸支越過下頜角降至其深面支配之。此肌收縮時使頸皮膚呈現橫皺紋,減少下頜和頸側面之間的凹陷;幫助降下頜、下唇及口角。
2、胸鎖乳突肌胸鎖乳突肌位於頸部側面,是重要的體表標誌和分區標誌,它將頸部分為前、後三角。
肌起端有二頭:
①胸骨頭以圓腱起自胸骨柄前面上分;
②鎖骨頭扁而為肌性,起自鎖骨上面為內側1/3。兩頭合併,行向上後,止於顳骨乳突外側面和上項線外側半。肌的淺面有頸闊肌、頸外靜脈、耳大神經及頸皮神經經過;深面有頸部大血管和頸叢,以及頸前深層肌和胸膜頂。此肌主要接受來自枕動脈和甲狀腺上動脈的分支;副神經行經此肌深面時發支供給本肌(運動);頸叢之支(C2~3)亦進入此肌(感覺)。
功能:直立時,一側肌收縮,使頸側屈向本側,面部轉向對側並向上。兩側同時收縮,拉頭向前;仰臥時,兩側肌收縮,即可抬頭;頭固定時,可提胸廓前分,有助於深吸氣。胸鎖乳突肌痙攣(原因不明,有時是先天性的)是歪頸的原因之一。
3、舌骨下肌群此肌群包括四個帶狀肌:即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狀肌及甲狀舌骨肌。它們和腹直肌來源相同,都屬於腹側淺肌層。原始的舌骨下原肌塊分為淺、深兩層。淺層分裂為內、外側兩部,即胸骨舌骨肌與肩胛舌骨肌上腹;深層斷為上下兩段,附着於甲狀軟骨斜線,斜線以上為甲狀舌骨肌,以下是胸骨甲狀肌。
①胸骨舌骨肌位於正中線兩側,起自胸骨柄和鎖骨胸骨端的後面,肌束行向上止於舌骨體下緣內側部。
②肩胛舌骨肌被中間腱分為上、下腹:下腹起自肩胛骨上緣,肌束斜向上內,在胸鎖乳突肌下端深面移行於中間腱,中間腱借頸深筋膜縛於鎖骨;上腹自中間腱斜向上內,位於胸骨舌骨肌外側,止於舌骨體下緣外側部。
③胸骨甲狀肌較寬,覆於甲狀腺淺面,起自胸骨柄及第一肋軟骨後面,肌束行向上外,止於甲狀軟骨斜線。
④甲狀舌骨肌是胸骨甲狀肌的上延部分,止於舌骨體外側部及舌骨大角。兩側舌骨下肌群之間有一正中肌間隙,由上往下在中間深處可摸到舌骨體、甲狀舌骨膜、喉結、甲狀軟骨前緣、環甲膜、環狀軟骨、第一氣管軟骨環、甲狀腺峽及其下方的氣管軟骨環。此群肌的血液由甲狀頸乾的甲狀腺下動脈分支供給;神經支配來自頸襻(C1~3),頸襻的上根在甲狀軟骨平面發支至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舌骨肌及甲狀舌骨肌,下根(即頸降神經)在下方發支至肩胛舌骨肌下腹、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狀肌。舌骨下肌群的功能:降喉及舌骨;甲狀舌骨肌可以提喉。這些運動出現於發低音和吞咽時喉與舌骨已上升以後;它們也和舌骨上肌群共同固定舌骨,為舌的運動提供穩固的基礎。
4、舌骨上肌群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及頦舌骨肌。下頜舌骨肌是構成口底的肌,二腹肌及莖突舌骨肌位於其下方,頦舌骨肌位於其上方,它們發生於腹直肌原肌塊的上延部分。
①下頜舌骨肌起自下頜體的下頜舌骨肌線,前分肌束的短腱止端和對側肌交織構成正中縫。其後分纖維止於舌骨。兩側下頜舌骨肌形成活動的口底,覆以筋膜與粘膜,支持舌。此肌受下頜神經的下頜舌骨肌支支配。功能:收縮時使口底和舌上升,如牙在此時咬合,則使舌壓向後方,協助吞咽;此肌亦有降下頜作用。
②二腹肌有前、後二腹:後腹起自乳突切跡,行向前下;前腹起自下頜骨二腹肌窩,行向後下。二腹連以中間腱,借二腹肌滑車縛於舌骨大角和舌骨體。前後腹來源不同,故神經支配亦異:前腹由下頜神經的下頜舌骨肌支發支支配;後腹由面神經的分支支配。功能:降下頜、提舌骨、可拉頦部向後下,協助翼外肌將下頜骨旋轉至張口位置(此時舌骨下肌群抵消其上提舌骨的力)。肌電圖可見二腹肌的開口作用繼發於翼外肌之後,特別在大張口時。此外,下頜骨處於休息位置時前腹也有電位活動,可能是支持舌骨。
③莖突舌骨肌位於二腹肌前方並與之平行起自莖突,止於舌骨體與大角交界處。肌受面神經的莖突舌骨肌支支配。功能:拉舌骨向上後,但向上的作用被舌骨下肌群的收縮所抵消。④頦舌骨肌起自頦棘,止於舌骨體,兩側者在正中線相鄰。此肌由第1~2頸神經前支的分支支配。功能:拉舌骨向前,縮短口底。
5、椎前肌群、斜角肌群與枕下肌群①椎前肌群包括頸長肌和頭長肌、頭前直肌和頭側直肌;前二肌沿頸椎及上位三個胸椎的前面排列;後二肌居頭最長肌上分的深面偏外側。②斜角肌群:包括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後斜角肌,張於第1~2肋骨與頸椎橫突之間。③枕下肌群亦稱項肌,包括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頭上斜肌和頭下斜肌。
相關疾病與治療
1、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繼發病理改變,影響了周圍組織結構(神經、脊髓或血管等),出現相應臨床症狀的一組綜合徵。
2、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特點症狀與體徵頸痛和頸項僵硬是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特徵之一,頸痛比較明顯,疼痛部位可在頸項部、耳後、枕頂部、直至前額,有時可有肩部甚至上肢放射性疼痛,有時可伴有耳鳴、頭暈、聽力減退、眼痛,頸椎活動時有聲響,頭頸部活動因疼痛而受限,頸肌緊張並有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橫突、椎板棘突間等軟組織附近部位。
3、X線表現部分患者可見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椎椎體間隙輕度變窄,椎體可有輕度增生。動力攝片上可顯示椎間關節不穩與鬆動。由於頸肌痙攣,頭偏歪,側位X線片出現椎體後緣重影,小關節也部分重影,稱雙邊雙突徵象。
4、臨床特點
(1)疼痛反覆發作,時輕時重,也就是未經任何醫療措施,患者的症狀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減輕或者消失,當超時超負荷活動或受到冷刺激後症狀又可復發或加重。
(2)X線片上所見到的頸椎發生改變與臨床表現的不對稱是常有的事,有的患者X片上顯示頸椎骨質增生相當嚴重,但臨床上可無症狀;有的患者有明顯的症狀與體徵,而X線片上並無明顯異常改變。
(3)頸型頸椎病患者的症狀雖然可以自行減輕或消失或者通過推拿、藥物或頸椎保健操等非手術治療得到緩解,但X線上的病理徵象上不會改變。
5、頸肌退變人體發育成熟後椎間盤即開始退變,維持頭頸部穩定和功能活動的頸椎外在肌肉系統也象椎間盤一樣開始發生退變,主要表現是頸肌體積變小,脂肪含量增加,肌肉纖維萎縮,運動效率下降,最大主動收縮力量的下降和速度的減低,以及肌肉鬆弛的減慢。
6、頸肌勞損象腰肌勞損一樣,頸肌勞損是一種慢性損傷,這種損傷主要是由於超過習慣的肌肉工作,引起工作後肌肉收縮蛋白的分解代謝強於合成代謝的降解優勢,導致延遲性肌肉收縮結構的改變或解體,在這樣的結構改變的背景條件下,後續負荷過大,就可能引起肌肉的急性或慢性勞損。損傷的早期可出現滲出、出血、肌纖維斷裂,5-羥色胺等致痛物質釋放,刺激肌肉疼痛受體,並刺激肌肉本身發生陣發性收縮(痙攣),產生相應骨骼位移。損傷後常引起肌肉組織腫脹、僵硬,產生壓力也足以刺激疼痛受體。損傷引起的出血或瘀血可能吸收不完全,時間長了形成粘連或疤痕,這樣把細小神經埋在裡面,同時也限制了關節活動,若局部活動增加就會刺激這些神經引起頸項疼痛,頸部僵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