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遐想长城(李芙)

遐想长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遐想长城》中国当代作家李芙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遐想长城

登长城看山河是我儿时的梦想。

记得,刚上小学不久的一个春节,家里买了一张年画,画上是一幅巨龙似的绵延不尽的长城。在初次相识中,那巍峨参差的山脉,蜿蜒起伏的城墙让我神思遐想。从说书先生听到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更让我对长城产生了一种悲戚与向往。尤其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认知的建造长城的历史背景,其宏伟规模与军事功用,在我充满幻想记忆空白处写下浓重的一笔,时时牵动着我魂萦梦绕。

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飘飘缈渺之中我飘然飞到长城的隘口,拍遍古城墙,游遍烽火台,仿佛狼烟犹存,杀声正酣,一场民族之战正在进行,鲜血洗礼了山岭……这个争战厮杀的场面在我梦里重复了数次,给我增添了无限的神往。

直到1995年4月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期间,才把多年的遐想变为现实。也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清早,学院的大轿车载着我们一个班的学员向慕田峪长城奔去。大约八点钟左右来到古长城脚下,第一次目睹长城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激动,仰望沿山脉逶迤起伏的长城,如巨龙般伏卧在山岭,比儿时向往的长城要雄伟得多,真实得多,灰褐色的城墙在翠绿的山峦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平添了攀登的勇气和力量。沿着曲曲折折的石径一鼓作气登上长城,站在垛口向塞外遥望,起伏不断的山峦尽在脚下,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据史料记载,慕田峪长城是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后,在原北齐长城的遗址上督造而成的,是明代最先建筑的长城。明永乐二年,建“慕田峪关”。明隆庆二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对慕田峪长城又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造。慕田峪山峦纵横,直起大迭,易守难攻。这里的长城是空心敌台,居高临下,四面箭窗,边城射孔,滚木雷石,弓箭射敌,八方观照,两面垛口,防御系统十分完整。在历史上确实起到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防御作用。站在高处向远遥望,慕田峪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望不见首,也望不见尾,跨谷跨峰蜿蜒而去,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据同行的朋友讲,慕田峪长城是1988年4月29日对外开放的一个旅游景点。看到慕田峪长城只能算作是管中窥豹,我们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贯祖国版图,把燕山、贺兰山和祁连山连在一起。全长6700余公里,从秦朝开始历经一千多年的不断修建,达到了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战略防御制高点,是中华民族的一幅历史画卷,每一块墙砖,每一个垛口,都是一个故事记载中华民族的兴衰与荣辱。

听朋友之说,我顿时有了一个想法,若有机会一定到燕山脚下长城之首——山海关走一走,到祁连山旁的长城之尾——嘉峪关看一看。多年之后,这个想法逐一变成了现实。借出游之便,先后登临了八达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相当于在龙的脊背上游走,不见首尾。为了圆一个儿时的梦想,专程来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老龙头景区,这是被国家旅游局命名的5A级景区,亦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有明代戚继光所造的“入海石城”,犹如昂首欲飞的龙头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得名“老龙头”。清乾隆皇帝曾四次到此凭楼观海,并留下御书墨迹,成为观海揽胜的佳境。

2018年退休后,我开启了旅行生活模式。于是随团开始了西部之旅,其中有一个景点就是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嘉峪关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依黑山而凭祁连,带九泉而坐平川,巍峨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醉人心魄。登城楼远望,古长城似巨龙游于戈壁滩瀚海之间,戈壁滩上行走驼队那浑厚而悠扬的铃声,仿佛在诉说着古“丝绸之路”的沧桑。

行笔于此,忽然想起康有为的:“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的诗句来。是啊!有关长城的多年观览解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乎,我明白了,我所追求的,不是把长城全貌看在眼里,而是定格在心上…… [1]

作者简介

李芙,男,黑龙江省大庆人,大学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