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卷第七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
【原文】
【譯文】
我以為疾病發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倉促間內尋求到辨證治療的要領,是不容易做到的,故重新收集各種可與不可的診治原則和方法,整理成可與不可諸篇。這與三陰、三陽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同時,還有三陰、三陽篇中沒有的內容,也補充在可與不可各篇中。
【評析】
本條說明重集可與不可與諸篇的動機和目的。 本條主要說明重新收集整理,編寫可與不可與各篇的目的意義,旨在便於了解和掌握汗、吐、下等法的宜忌,從而有助於提高辨證論治水平,同時並補充了六經病篇沒有涉及的部分內容,更有利於解決倉促尋按,要者難得的困難。
【原文】
脈濡①而弱②,弱反在關,濡反在巔③,微反在上④,澀反在下⑤。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⑥,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注釋】
①濡(rú):脈搏浮而無力。 ②弱:脈搏沉而無力。 ③巔:這裡是指關脈的部位,即高骨也,故名曰「巔」。 ④上:寸脈的部位。 ⑤下:尺脈的部位。 ⑥無血:陰虛血不足,不是謂沒有血。
【譯文】
關脈濡而弱,寸脈反見微,尺脈反見澀。微主陽氣不足,澀主陰血虧虛。陽氣虛弱而又陰虧,則易出現中風多汗、煩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陽虛發汗,就會引起亡陽,出現煩躁、不得安眠的變症。
【評析】
本條說明脈見濡弱微澀,不可發汗。 脈象濡弱,含有柔和之意,即《內經》「脈有胃氣」,但必須寸、關、尺三部均濡弱而不弦硬,方為無病。今濡弱僅見於關部,不能上及於寸,下至於尺,是為胃氣不足,所以說「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寸脈在上主陽,寸脈微為陽氣不足;尺脈在下主陰,尺脈澀是陰血虛少。陽氣不足則衛虛不固,是以中風多汗,汗出則陰陽更虛,遂致躁煩。血少不能榮於四肢,於是肢厥且寒。陽氣已虛,再誤用發汗,必致陽氣更虛,所以躁擾不得安眠。
【原文】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譯文】
臍左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肝氣虛,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則會引起頭暈目眩、汗出不止、筋肉跳動的變症。
【評析】
本條講肝氣虛誤汗的變症。 動氣在左,是為肝氣虛,故不可發汗。肝為風木之髒,藏血而主筋。誤用發汗,必致肝氣更虛,虛風上擾,則頭暈目眩,即《內經》所說的「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汗出不止則陰液陽氣俱傷,筋脈與肌肉得不到溫煦和濡養,則發生筋惕肉。
【原文】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沖,正在心端。
【譯文】
動氣在臍的上部,不可發汗。誤汗就會發生氣上攻沖,正當心端。
【評析】
心氣虛誤汗的變症。 動氣在上,乃心氣虛弱,心陽不振,所以不可發汗。誤用發汗則心陽更虛,勢必導致下焦水寒之氣,上逆凌心,故氣向上沖而直抵心端。
【原文】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疼,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前。
【譯文】
臍下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腎氣虛,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則會出現汗閉不出、心中煩躁厲害、骨節疼痛、頭暈目眩、怕冷、進食即吐、食物不能進的變症。
【評析】
本條講腎氣虛誤汗的變症。 動氣在臍之下,是腎氣虛,故不可發汗。腎主水,為閉蟄封藏之本,雖用發汗方藥,亦不得汗出,反致腎氣愈虛,腎水不能上交於心,而心火無制,因而心中大煩;腎主骨,腎虛寒滯,故骨節苦疼;骨之精為瞳子,腎虛而精不榮於目,故目運眩;腎虛火衰,故惡寒;火衰無以生土,則食人反吐而不得下行。
【原文】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微絕,手足厥冷,欲得踡臥,不能自溫。
【譯文】
咽中閉塞不利,不可發汗。誤汗會發生吐血,氣微欲絕,手足厥冷,喜歡蜷臥,不能自動回復溫暖。
【評析】
本條講咽中閉塞誤汗的變症。 少陰之脈循喉嚨,系舌本。咽中閉塞,是少陰之氣不能上通,所以不可發汗。如誤用發汗,就會損傷陽絡,隨虛陽浮越而吐血。少陰之根本被奪,則氣微欲絕。手足為諸陽之本,少陰之陽大虛,故手足厥冷,欲得蜷臥而不能自溫。
【原文】
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大便難,腹中干,(一雲小便難胞中干)胃躁而煩。其形相象,根本異源。
【譯文】
凡是見到動數微弱脈象的,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導致腸胃乾燥,出現大便難以解出、心煩不安等變症。其表現雖然相似於陽明腑實症,但病源卻有本質的區別。
【評析】
本條講陽盛陰虛誤汗的變症。 脈數動而按之微弱,多屬於陽盛陰虛,或表實里虛,因此不可發汗。假使只據數動,認為邪勢盛實於外,忽略了按之微弱的里虛病機,而誤用發汗之法,必致津液更傷,腸干胃燥,發生大便難、躁煩等變症。
【原文】
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飢煩,晬時而發,其形似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慄。咳而發汗,踡而苦滿,腹中復堅。
【譯文】
咳嗽劇烈,頻頻吐出涎沫,咽喉乾燥,小便不通暢,腹中感覺飢餓,心中煩躁不安,一晝夜一發,似瘧疾,但只有畏寒甚至寒戰而並不發熱,這是肺虛寒飲內停所致。若把咳嗽當做表寒而發汗,就會出現身體蜷曲而臥、胸中滿悶、腹中堅硬的變症。
【評析】
本條講寒飲劇咳誤汗的變症。 寒飲所致的咳嗽,當咳劇時,多頻頻吐出涎沫,由於津液停聚為飲,不得輸布上下,所以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寒飲阻於胸膈,胸陽被遏而失展,所以心中飢嘈繁雜。同時為氣血流注大會於肺的時刻,與停飲相搏,故晬時而發,好像瘧疾的定時發作。不過,是寒飲為病,不是外邪,所以有寒無熱,寒飲既停,陽必不足,所以虛而寒慄。這種劇咳,自然不可發汗,不可發而誤發,勢必陽氣更虛,不能外溫肢體,則身體蜷曲;寒飲凝聚更甚,則胸中苦滿而腹中脹硬。
【原文】
厥,脈緊,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①,舌萎②,聲不得前。
【注釋】
①聲亂咽嘶:語聲散亂,咽喉嘶啞。 ②舌萎:舌體萎軟無力。
【譯文】
手足厥而脈緊,不可用發汗法。誤用發汗,就會語聲散亂,咽喉嘶啞,舌體萎軟無力,聲音不能發出。
【評析】
本條講寒盛陽虛誤汗的變症。 手足厥冷,脈緊,症屬陰盛陽虛,自當禁用發汗。足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手少陰之脈,從心系上挾咽,舌為心苗,言為心言,不應汗而誤發其汗,則心腎之氣大傷,因而咽喉嘶啞,舌萎無力而聲難外發。
【原文】
諸逆發汗,病微者難差,劇者言亂,目眩者死,(一雲譫言目眩睛亂者)死命將難全。
【譯文】
各種四肢厥冷症,不能發汗。若誤發其汗,病變輕的,不易治癒;病加重的,就會導致神昏語言錯亂、目眩等變症,難以保全其性命。
【評析】
本條講陰盛陽衰厥逆誤汗的變症。 諸逆,應是指各種厥逆,一般都不可發汗,而陰盛陽衰的厥逆,尤其不可發汗。如果誤用發汗,輕者,陽氣更虛,比較難治;重者,陽氣外越,精氣衰竭,出現語亂目眩,成為死候。即使暫時未死,命亦終難保全。
【原文】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逆冷。
【譯文】
咳嗽而小便多,或小便失禁的,不可用發汗方藥。如誤用發汗而汗出,就會發生四肢厥逆。
【評析】
本條講陽虛咳嗽,誤汗的變症。 咳為肺氣失於宣降,不能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理應小便少而不利。今咳而小便自利,或咳時小便失禁,乃因下焦陽虛,膀胱不能約束所致。治當溫下焦之陽為主,而嚴禁發汗。倘使誤汗,則下焦之陽虛更甚,不能溫煦肢體,四肢失溫,必致手足厥冷。 [1]
【醫者必讀】
《傷寒論》自古以來,就是一部經典一部傳奇,成為醫者必讀的書籍之一,也是國家考試的參考用書之一,《傷寒論》六證辯證明晰,理法中規中矩,方藥配合嚴謹等多種特點,是應用湯液辯治的獨特臨床治療技術。
《傷寒論》是中醫臨床學術的根本,中醫療效的源頭,就像北宋時期的林億在《校定備急千金要方後序》中重點提到:「臣嘗讀唐令,見其制:為醫者皆習張仲景《傷寒》、陳延之《小品》。」北宋王溥撰在《唐會要•醫術•卷八十二》中記載:「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以後,有以醫術入仕者……各試醫經方術策十道、《本草》二道、《脈經》二道、《素問》十道、張仲景《傷寒論》十道。」[2]
【作者簡介】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