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个阿道夫

三个阿道夫
图片来自books.com.tw

三个阿道夫》是手冢治虫[1] 的作品,最初在文艺春秋上连载。故事贯穿二战前后,故事围绕在三个阿道夫身上。第一个是阿道夫·卡密尔,他是一个在逃亡至日本神户犹太人。第二个是阿道夫·考夫曼,是个混血儿,曾是阿道夫·卡密尔幼时的好朋友。第三个是阿道夫·希特勒德国独裁者。故事还有另一个主要人物,峠草平,是个日本记者。

目录

人物介绍

峠草平

日本记者,年轻时曾为运动田径选手,通晓德文,到柏林采访奥运时却发现弟弟在与他相约见面后被谋杀了,他决心要找出凶手,然而这个举动却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阿道夫·卡密尔

定居在神户的犹太人,家里是开面包店的。幼时与阿道夫·考夫曼是好友,长大后因为阿道夫·考夫曼成为纳粹的党羽且又强暴她的未婚妻而与其绝裂。

阿道夫·考夫曼

是个德日混血儿,幼时个性软弱善良,有时被附近小孩欺负时还是阿道夫·卡密尔出来帮他解围的,后来被爸爸送回德国到阿道夫·希特勒学校(Adolf Hitler Schools)就读,个性开始改变。之后加入亲卫队保安处迫害犹太人,后在7月20日密谋案爆发后因为拒绝服从命令前去暗杀隆美尔而被外放到集中营处理屠杀犹太人的工作。战争末期受兰普所托前往日本寻找神秘文件。

小城典子

日本小学导师,崇尚和平,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感到厌恶,被特高怀疑是共产党而遭到追捕。

峠勋

峠草平之弟。因为加入共产党从事地下活动而被杀害,且关于他的一切存在过的证据全部都被抹消。

赤羽警官

日本特别高等警察,为了神秘文件而不断追捕峠草平,后来在追捕的过程中头部受伤而精神异常,最后在美军空袭中被炸死。

沃尔夫冈·考夫曼

阿道夫·考夫曼的父亲,纳粹党成员和驻日外交管。追查神秘文件下落不成,最终病逝。

由季江

阿道夫·考夫曼的母亲,日本人,喜欢峠草平。

本多上校

日本陆军军人,任官于宪兵队,曾在满州国服役,与由季江是旧识,并对由季江有好感。在日本投降后切腹自杀。

亚瑟提伦·兰普

盖世太保极东区谍报部长,为了追查神秘文件而追杀峠草平,在帮助希特勒自杀后不知去向。

仁川警官

日本刑警,协助峠草平寻找杀害弟弟的凶手,不幸被兰普所杀。

仁川三重子

仁川警官的女儿,对本多芳男一见钟情。

本多芳男

本多上校的独子,从小在满州国长大,痛恨日本的侵略行为,于是窃取父亲的情报提供给佐尔格的情报网路。在佐尔格被捕、事迹泄漏后,被父亲本多上校枪杀且伪装成举枪自尽。

理查·佐尔格

苏联间谍,专门收集日本军队在满州动态的情报,真实人物。

爱莉莎

德国犹太裔少女,家境富裕,纳粹执政后遭受迫害,在阿道夫·考夫曼的协助下,只身逃到日本,之后与阿道夫·卡密尔一家生活。

阿道夫•希特勒

德国元首,种族主义者和政治家,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始作俑者,真实人物。

主要情节

故事发生在1936年,日本记者峠草平被派到德国采访柏林奥运。他的弟弟也在德国留学,他弟弟约他见面说是有重要的文件要交给他,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峠草平无法准时赴约,后来当他赶到弟弟的住处时,发现弟弟已经被盖世太保杀害了,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他才知道原本弟弟要交给他的文件是这么地重要,这一份希特勒有犹太人血统的证明,公诸于世的话可能会使纳粹党垮台。了解到这份文件如此重要,而且还是弟弟用生命换来的,峠草平下定决心要找回这份文件,并在适当时机公开。

当时,峠草平的弟弟发觉哥哥来不及赴约时,就先把这份文件寄给在日本的小城老师。

在日本神户有两个阿道夫,一个是阿道夫考夫曼,是个德日混血儿,爸爸是驻日大使同时也是纳粹特务;另一个是阿道夫卡密尔,是个犹太人,他们两个从小就是好友,但是阿道夫·考夫曼的爸爸却不断告诫他别接近的犹太人,不过阿道夫考夫曼仍是跟阿道夫•卡密尔有来往,直到有一天阿道夫考夫曼的爸爸因病去世,在临死前就先托负朋友将阿道夫送到德国的纳粹学校AHS,为祖国德国尽一份力。阿道夫•考夫曼被不情愿地送到德国后,开始接受军事教育、被纳粹的反犹太思想洗脑,刚开始他有些质疑,犹太人其实没那么坏,不过随著日子增加他已经开始认同纳粹思想了,十五岁那年杀了第一个犹太人,这位犹太人就是阿道夫卡密尔的爸爸。阿道夫•卡密尔的爸爸被神户的犹太人团体推举出来,要去接在德国受纳粹压迫的同胞到日本,不幸地,在途中护照被偷走,于是被纳粹兵抓到送进集中营。

另一方面峠草平为了寻找那封文件回到了日本,去拜访弟弟的小学老师,小城老师,并找到那封文件。小城老师跟一些左派的共产团体有些关系,日本的特别高等警察误会那文件是苏联的间谍情报,因此也想抢这份资料;德国方面也派出了盖世太保要抢回这份资料,在追逐的过程中,峠草平左臂受到枪伤,因此后来左手不太灵活。最后日本特高与盖世太保都没抢到,小城老师与峠草平商量后决定交给一个可信任的犹太学生保管,也就是阿道夫•卡密尔.........


参考文献

  1. 手冢治虫,gq.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