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山會館
圖片來自雪花新聞

三山會館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中山南路1551號, 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是唯一上海保存完好並對外開放的晚清會館建築物

目錄

建築風格

會館原建築處在半淞園路239弄引安弄15號內,被包圍在深巷民居之中,會館主體建築占地一千平方米,整幢建築雕樑畫棟、殿宇高大、別致秀麗,富有福建特色。會館大殿中央原來供奉一尊湄州天后神女像,所以在入門處"三山會館"的門額上方刻有「天后宮」的字樣和圖案。天后女神在福建一帶民間亦稱之為媽祖。與大殿遙相對應的古戲台兩邊建有觀樓。古時演戲是敬神的,看戲的人只能位於兩邊。古戲台建造得非常精緻,戲台中央頂上有覆盂形的藻井,全木質結構,四周雕有上海老城牆城門的模型,設計科學,台上演戲時能起到擴大音響的效果。古戲台前的兩根青石柱上刻有對聯一副:「集古今大觀、時事雖異,得管弦樂趣,情文相生。」字字鐵劃銀鈎,古戲台的藻井與四周的「魚尾龍」均為初建時貼的金,至今仍保存完好。 南面進門圍牆為一青磚雕刻照壁,臨一天井。坐北朝南巍然立起一座紅磚建造的高大門樓宅第建築。門框砌青 石,上方嵌以橫形巨石,上陰刻「三山會館」,再上方嵌以雕花豎石,中間呈現「天后宮」3字。今雕花已遭損毀,看不出原花紋面貌。在門兩邊牆基上壘着大形方石,石上都有精美的浮雕,古樸清雅,極含裝飾意味。樓門山牆原也嵌着青石周邊欄杆,上頭雕刻着各種神話人物故事圖及花卉圖案,刻工極其精細,與牆基方石上的浮雕形成呼應,今山牆欄杆、石雕已不見,改為綠白相間的水泥裝飾,呈現簡樸。 進入大門,面對正殿,中間是一石板鋪成的大天井,銜接門樓突出的一座建築為戲台,即「打唱台」。兩邊為二層樓廂房,三面穿連。大殿內原藻井呈圓錐形、頂上雕有蓮花,有落英繽紛之感。四角刻有福壽圖案,至今保存完好。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殿堂正面沿牆,原塑有湄州天后林默及其父母等家人塑像。中間設祭台,供奉航海保護神天后娘娘。兩邊塑有歷代名賢像。正對大殿的戲台,裝飾也十分華麗。台頂部為喇叭形藻井。楹柱上也繪有彩圖,金碧輝煌。四周刻有上海城牆一高大玲瓏玉石,稱異彩紛呈,是一幢工藝高超的古建築。

 
上海三山會館管理處
圖片來自微博

歷史

會館由旅居上海的福建商人集資興建,是大家一起討論商務和祭祀媽祖的地點。會館稱作「三山」,是依據福州舊城的越王山九仙山閩山而得名。整個建築占地1000平方米,雕樑畫棟,體現了晚晴的建築風格。會館內曾發生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1949年後曾被用作校舍。到了1986年,會館為配合市政建設而移動了30米,2008年又進行了大修。上海市政府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會館旁興建了上海會館史陳列館,和會館一起作為世博會城市文化特色展示館。會館內陳列有文物和史料,展示了會館和公所在上海的歷史,同時也展出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資料,以及和黃浦區的發展。三山會館於1959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從1989年起對外開放,也是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歷史事件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南市是包括上海縣城在內的廣大滬南區域,以法電、華電、鐵 路工人為主的工人糾察隊分別攻克淞滬警察廳大南門電話局、南火車站,占領了滬軍營司令部和高昌廟兵工廠,起義在4小時內取得勝利。 1927年3月23日,工人糾察隊南市總部在三山會館舉行成立大會。周恩來曾來三山會館看望起義勝利的工人同志們。上海總工會南市辦事處、南市工會聯合會也在三山會館辦公。從此,三山會館成了南市工人糾察隊的指揮部和南市黨組織活動的場所。1927年4月12日凌晨,蔣介石發動政變,幾百名糾察隊員在三山會館,依靠高大厚實的圍牆,同國民政府軍隊進行奮戰,陳廷郊郝志華何杰等糾察隊員相繼犧牲。

參考文獻

  1. 三山會館.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 [2012-05-14].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