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流
三教合流 |
中文名: 三教合流 外文名: Buddhism and Taoism |
三教合流,又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说法。大意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三教合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新的阶段。三教合流,盛行于中国民间信仰,中国民间信仰者一般不知道他们信仰的是中国民间信仰,一般自称信佛、无宗教。
目录
定义
“三教”的说法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三教合流”的说法据说由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道家学者陶弘景较先提出。值得注意的是,历来许多儒者,如韩愈、司马光均反对三教合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道家的全真五祖,王重阳的思想则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劝人读佛门的《般若心经》、儒教的《孝经》,道家的《道德经》、《清淨经》、《黄庭经》。人人可以求仙学道,七十岁学道也不迟,修道者的真师是自己的元神,类似如来藏学派人人本有佛性之说,如果慈悲清淨,就可立刻顿悟。他吸收佛教禅宗,以打坐为修行方法,视酒色财气为修道的大敌,主张在玄理上不立文字,最好不由书面上的字义解释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缚。重阳不重视过去道教的符籙、咒语、金丹。修道宗旨,应是清淨(无为)、真功、真行。「真功」就是存神固气,保持清淨不动心,使身心安定。「真行」就是善行助人,积德,拯难贫苦有难,导人行善。他劝人修道,认为人生易逝,旧业难消,轮回难避,不修道则下地狱,万劫不复,出家修道则可脱离欲海,消尽业障,超脱轮迴而成仙。程朱理学于南宋兴起后,反对声浪渐消,但道家已不复独立存在(道教则于清朝后始衰落),佛教亦逐渐转衰。
山西著名的悬空寺有“三教殿”主殿,内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塑像。
四大石窟中的大足石刻主要内容就为三教合流。少室山安阳宫主殿洞内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门上书:「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
历史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是在东汉初期,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得以在中华大地渗透普及。这期间,相距了数百年。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弘明集·道安传》里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了四百余年才开始真正被中国人接受,这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深入人心以及当时华夏在文化上极为自信,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佛教虽在汉代已传入中国,但东汉、曹魏、蜀汉、东吴及西晋等政权明令禁止汉人出家为僧,那时的佛教还是胡人的宗教。但是也有少量汉人不顾禁令出家为僧。后赵建武元年,经佛图澄劝化,后赵正式允许汉人出家,从此佛教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及日后的北朝逐步在中原普及,甚至影响南朝。
经过五胡乱华后,中原基本已经佛化,一般说来在这时期扬释教抑儒道的风气相当浓烈。
活跃于南北朝的宗炳称佛典宣说的思想无论较儒家的《五经》 , 还是道家的《老子 》、《庄子》,都更为精妙。其《明佛论》言:彼佛经也,包五典之德,深加远大之实;含《老 》、《庄》之虚,而重增皆空之尽。高言实理,肃焉感神。其映如日,其清如风,非圣谁说乎?
士大夫从小接受的是一套良好的传统儒家教育,理应是儒学的维护者。可是明代的士大夫,无论是阁部大臣,抑或州县小吏,无论是在职,抑或乡居,均是佛、道的倡导者,甚至成为佛教寺院的"护法"。当时的风气,就是士人以与释、道二教人士相交为雅。所以,对佛教的贡献,正如明人瞿汝稷所言:“夫近时之士大夫,皆诵法孔子者也。所望创僧庐,市僧田,以招致拨草瞻风诸龙像者,惟诵法孔子诸贤是顿,则儒之有庇释也,不信然哉!”明人蒋德王景也说,晚明的士大夫,“无不礼《楞严》,讽《法华》,皈依净土”。
早在明初,就有一些僧人善于词翰,与士人交往密切,但只是仅见的例子,不成气候。中期以后,以至明季,由于儒、佛、道三教合流渐成气候,士人与僧、道相交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风气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僧、道不守清规,不在僧寺、道观清戒受持,而是到处游荡,游方僧道遍地皆是,尤以京师为甚。如明人言:“京师,僧海也。名蓝精刹甲宇内,三民居而一之,而香火之盛,赡养之腆,则又十边储而三之,故十方缁流咸辐辏于是。”
二是士大夫师事沙门,大族中妇女、子弟甚至拜高僧为师。如张履祥揭示道:“近世士大夫多师事沙门,江南为甚。至帅其妻子妇女以称弟子于和尚之门。”这种风气仅仅是儒、佛、道合流的综合反映,而其具体的表现,则为士人与僧道相交,恬不为怪,甚至引为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