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清靜經 |
中文名: 清靜經 外文名: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語錄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又名《清靜經》或《常清靜經》,作者不詳,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道教稱太上老君西遊崑崙山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經仙人轉傳傳授,葛玄筆錄而傳世[1][2]。學者推斷此經出於六朝或唐代[3][4],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之題記,當為依託者所題。從內容文字來看,此經似乎深受大乘佛教的中觀哲學和初唐重玄學的影響[5]。
本經篇幅短小不足四百字,教人靜心清神、遣欲入靜、得性悟道,被道教視為修煉性功的法寶,乃道士日常誦習的功課之一。
題解
太上老君,以老子為原型演變而來的道教神明。道教奉《老子五千文》為至道妙言,敬太上老君為「無上大道」的化身,常分身救世、教化帝王[6]。
常,指恆久、經常、常住。《易·繫辭》:「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常清靜經》:「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清靜,指意境不煩擾,清心寡欲,無為和靜,為修煉內丹的基本原則[7]。《清和真人北游語錄》:「無為自得,是謂真清靜,聖賢與之也」。《真仙直指語錄》:「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
道書或作清「淨」,與「清靜」意略別。《道教義樞》:「慧心明鑑,謂之清;智體無疵,故稱淨。《本際經》云:無染無穢,是名清淨」。
內容
簡介
《清靜經》分上下兩章,上章言好清靜則得道,下章說勿貪求而沉苦海。
經文中所載述的心法,有三個層次。首先,人必須澄心遣慾以致清靜,因此對心、形、物三者,唯見於空。其次,「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進入空有不異、不即不離的中觀見地,得到諸法清靜、常應常靜的「常清靜」。最後,降本流末,助化眾生,學習「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的無限充實與動力,達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證悟。
全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8]。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9],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玄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干,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註解
-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 (金)劉通微,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頌注
- (金)侯善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 (元)李道純,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 (元)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 (元)王元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依白玉蟾分章本)
- (元)王玠(王道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纂圖解注
- (清)八洞仙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收於道藏輯要)
- (清)水精子,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
-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收入《雲笈七籤》卷十七,《道藏》太清部)
- 蕭登福,《清靜經今注今譯》,2004年,九陽道善堂
- 王卡,《新譯道門觀心經》,2009年,三民書局
開經玄蘊咒
雲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ěr) ,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餘(yú)。天真皇人,按筆乃書。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元始下降,真文誕敷。昭昭其有,冥冥其無。沉疴(kē)能自痊,塵勞溺可扶。幽冥將有賴,由是升仙都。
成書考證
關於此經的成立時代,根據考證應為唐代,因: (一)《清靜經》七種注本中,屬杜光庭注本為最早,杜光庭是唐末五代人,因此《清靜經》應系晚唐以前的作品。
(二)「洞神部 玉訣類 是字號」的無名氏注本,載有太極真人向唐 同昌公主傳授五戒、十善、六齋、三會、五臘、五忌之法,並誡其當奉持《清靜經》之事。注中亦記唐時靈驗故事,以宣揚此經的神應。可見此經在唐時已普遍流傳。
由以上兩點可知此經成於唐代殆無疑義。另從此經文字用例來看,如三毒、六欲等詞彙並不常見於六朝以前的古籍。故應為六朝後的作品而非葛洪所作。疑為後世道流所依託,作者不詳。
本經文詞用法糅合儒釋道三家詞語,故作者應是容攝三教思想者。其經文的意義,包含道教的道,佛教的三業、三界說法以及儒家的道德說,但其基本思想仍為老子道的本體論與人生論。
至於此經的成立背景,可大體以唐時的宗教情況概觀。唐初李氏崇拜老子,故崇道抑佛;至武后朝,反崇佛棄道。這種反覆的情況和六朝時期非常相似,所以佛道並存在唐代,只是一方顯明,另一方則灰黯,並非消失。到晚唐時,因政治更加混亂,人民浮奢,遂需要一些教化人心的教材加以規範,宗教於此便發生了淨化作用。亦因為佛道並存,所以彼此作品當中皆有對方的思想存在,藉以吸收社會民眾的認同,故劃分並不很清楚。加以這部經典旨在講清靜、無欲、陰陽等觀念,其演變符合唐代社會狀況所需,更加深此經為唐朝作品的可信度。
《清靜經》全文僅四百多字,去掉經末的題為"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的評語,則不到四百字。但是該經言簡意賅,以"清靜"為其主要思想,繼承並發展了早期道家,包括老莊、列子、《易經》等人或經典的思想,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思想體系。該經雖然以道家思想為主,但同時也吸收並借鑑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和名詞,尤其是其中"空"的理念,這也成為該經"遣欲觀空"的主要思想。該經認為,如果人能達到清 清靜的境界或者狀態, 可以做到無欲無求, 還能應和萬物, 教化眾生, 使天地歸於大道。朱熹說:「後來道家做《清靜經》, 又卻偷佛家言語, 全做得不好。佛經所謂『色即是空』處, 他把色、受、想、行、識五個對一個『空』字說, 故曰:『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謂是空也。而《清淨經》中偷此句意思, 卻說『無無亦無』, 只偷得他『色即是空』, 卻不曾理會得他『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之意, 全無道理。」《清靜經》更有可能是受到六朝時期前秦鳩摩羅什譯本《心經》的影響。《清靜經》採用了佛教的六欲、三毒、空、妄心、煩惱妄想、苦海等專有名詞。「空」的思想, 很明顯來自佛教, 而且其語言結構也和佛經中的語言結構相似。其後的「既入真道, 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 實無所得;為化眾生, 名為得道」等多處語言結構也明顯模仿了佛教的語言。 在六朝以前的經典中, 沒有「苦海」一詞, 而佛教傳入中國後, 許多漢譯佛經中經常出現這個詞語。《常清靜經》認為, 眾生之所以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道」, 是因為有一顆妄動的心,從而在生死中不斷輪迴。道家的生死觀與此不同, 《莊子》認為未生之前本來沒有生命, 不僅沒有生命, 連形體也沒有, 而且連構成形體的元素都沒有, 混雜在恍惚之中, 混沌變化而有元氣, 元氣變化而有形體, 形體變化而有生命, 生命變化而至死亡。這樣的生死變化如同寒來暑往的四季一樣, 如果失聲痛哭, 那就是不懂天地自然變化之理。
評價
本經為全真道所重視。全真教祖碑稱:「重陽子王先生也,其教名之曰全真。屏去妄幻,獨全其真者,神仙也...先生勸人誦道德、清靜經、般若心經及孝經,云可以修證」。丘長春的高足尹志平認為:「道人雖未能廣學,《陰符》、《道德》、《清靜》三經,又豈可不學」[10]。
宋代黃震《黃氏日抄》說:「後世有偽為道書者,曰《常清淨經》;有偽為佛書者,曰《般若經》;千變萬化,皆不出反常一語,初非異事,乃雷同語耳」。
參見
參考文獻
- ↑ 《靈寶五經提綱》:「仰惟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蓋高上老子西遊閬風時,為西王母演說,乃大道心法也。」
-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仙人葛仙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關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 ↑ 賴萱萱; 鄭長青.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成書略考. 宗教學研究. 2014 [2015-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 ↑ 洪啟元等. 參經心悟-──全方位解讀《清靜經》.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 ↑ 陳家豪.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妙經》解讀及英文譯本.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 ↑ 道德天尊. [2016-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31).
- ↑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 清靜. [2015-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4).
- ↑ 道藏本以及多數註解本同作:「動者靜之基」,清淨心經、侯善淵、劉通微注本則作「靜者動之基」
- ↑ 道藏本作「觀空以空」,多數註解本和清淨心經作:「觀空亦空」
- ↑ 《清和真人北游語錄》卷四
外部連結
- 蕭登福:《清靜經今注今譯·導讀》 http://drrebornlai.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2.html |date=2015122208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