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黄河中上游段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其连接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平陆县。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运用。有时也称为三门峡大坝、三门峡水库。坝体上有“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八个镶红色大字。坝后石柱即为“中流砥柱”中的砥柱石。

三门峡大坝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非汛期正常运作时,库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深秋至每年初春野鸭成群,大雁结队,还有白天鹅造访。6月至10月份,大坝泄洪放水,蔚为壮观。

目录

建造历史

1935年至1955年

  • 1935年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李仪祉提议在潼关孟津河段,选择适当地点修建蓄洪水库,他和来自挪威的水利工程师安立森(S.Elisson )经实地考察,发表了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个坝址的勘查报告。[1]
  •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三门峡地区落入日本人之手。在此期间,侵华日军东亚研究所提出兴建三门峡水电站的计画。
  • 1946年国民政府聘请美国专家组成黄河顾问团往三门峡实地考察三门峡。顾问团的4位美国专家雷巴德(Eugene Reybold)、萨凡奇(John Lucian Savage)、葛罗同(J.P. Growdon)、柯登(John S. Cotton)提出的报告认为三门峡建库发电,对潼关以上的农田淹没损失太大,又是无法弥补的,建议坝址改到三门峡以下100公里处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务在防洪而非发电。
  • 195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率领张含英张光斗冯景兰苏联专家布可夫等勘察了潼关孟津河段,提出应修建潼孟段水库,坝址可选择在三门峡或王家滩
  • 1951年出现了反对兴建三门峡水坝的声音,主要是在黄河干流修建大水库,困难太大,而且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不允许,于是转向支流水库的研究,三门峡水库计画被放弃。
  • 1952年上半年,经过深入的勘察和研究,水利专家认为黄河支流水库控制性差,花钱多,效益小,不理想,仍需从黄河主干流入手。同时,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力主在黄河主干流上建设大型水电站。
  • 1952年5月,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张铁铮和苏联专家格里柯洛维奇等勘察三门峡后,认为能够建设高坝,主张把三门峡水库蓄水位提高到360米,用一部分库容拦沙。此间另一种意见则是坝址下移到八里胡同建冲沙水库,利用该处的峡谷地形冲沙,且可避免淹没关中平原。但是,经过计算,八里胡同冲沙水库难以实现,而三门峡水库淹没损失太大,受到主要淹没区的陕西省的强烈反对。
  • 1952年下半年,黄委会转而研究淹没较少的邙山水库方案。
  •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汇报邙山方案。这标志著第二次放弃了三门峡水库计画。
  • 1953年2月,经研究,邙山水库仍然需投资10亿元以上,移民15万人,且没有综合利用效益,于是王化云向毛泽东汇报了三门峡建库方案以及整个黄河的治理方策。其后,水利部批示:要迅速解决防洪问题,花钱不能超过5亿元,淹没不能超过5万人。由于兴建远远超出这一限制,三门峡水库第三次被搁置。
  • 1954年1月,苏联电站部派出以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以下简称列院)专家为主的苏联专家综合组,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治理和开发黄河规划。列院副总工程师A.A.柯洛略夫。经过近两个月的实地考察,赞赏三门峡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2],对于其淹没损失大的问题,柯洛略夫说:“任何一个坝址……为了调节洪水所必需的库容,都是用淹没换来的。”
  • 1954年4月,水利部成立了黄河规划委员会。
  • 1954年10月,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编制工作,选定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为实施黄河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确定了三门峡水库正常高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方米。

参考文献

  1. 黄河第一大坝50年纷争 三联生活周刊 281期 2004年3月29日出版 作者:刘蓁
  2. 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第2段:“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山东黄河河务局 200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