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市區天主教
上海市南市區天主教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應徐光啟邀請,利瑪竇派遣郭靜到上海傳布天主教。翌年,於徐光啟住宅西側,建造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小教堂。
崇禎十三年(1640年),建成上海首座正式天主堂,名「敬一堂」,清雍正八年(1730年)禁教後一度被官府沒收,咸豐十一年(1861年)發還。鴉片戰爭後天主教重新傳入上海。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開辦修道院。同年上海道台用董家渡、洋涇浜、硝皮弄等三塊土地抵償沒收的老天主堂。
羅佰濟、趙方濟在董家渡建造當時上海最大的一座天主堂。董家渡天主堂建成後,陸續接辦大、小修道院,後又相繼遷往徐家匯。天主教有聖誕節、復活節、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4大節日。
目錄
天主教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1]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尊耶穌生母瑪利亞為「聖母」。「信經」[2]是天主教權威性的信仰綱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讀的經文。其中《使徒信經》是最古老的信經之一,共十二條,有「十二端信道」之說,囊括了天主教信仰的主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他化成天地,創造人類。2.相信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耶穌降生為人、救贖人類,受難(被處死)、復活、升天,末日審判時將再次降臨。3.相信天主聖神(即聖靈)、聖教會、肉身復活等。
教區是天主教[3]使用的一種管理區域或機構,由數個堂區組成,並設有一位主教[4]擔任最高領導者。1946年,中國天主教正式實行聖統制,將原有的傳教區性質的代牧區改為正式的教區。此後共設有21個總教區、100個教區,以及30個宗座監牧區(初具雛形、尚未成立正式教區的傳教區域),目前仍是聖座認定的教區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