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群眾藝術館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建館於1956年12月30日,迄今已五十三年了。市群藝館從誕生起,始終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不斷為繁榮社會主義群眾文化事業做着不懈的努力。她是黨和政府在群眾文化領域的職能機構,肩負着對群眾文藝進行引導、組織的使命,現直屬於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社會發展繁榮群眾文藝,群眾文藝促進了社會發展。
目錄
簡介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建於1956年12月30日,至今已有55年的歷史,(早在民國時期,上海就設有「市立通俗教育館」後改稱為「市立民眾教育館」,始建於1912年,首任館長柳亞子)。「文革」時期,市群藝館解體。1979年經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批准重新恢復建制。長期以來,曾在市百一店樓上、外灘現俄羅斯領事館[1]、長樂路周信芳故居、黃陂北路226號原美術館、復興中路文化廣場等地臨時辦公,先後搬遷16次。2001年6月,搬遷到現址(原上海市戲曲學校)。2006年經市政府批准,在現原址進行了擴建改造。現有建築面積17300多平方米。
2019年9月21至10月20日,「我愛北京天安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實物展將在上海市群藝館舉辦。
功能定位
市群藝館的功能定位在其歷史沿革中始終是與時俱進的。五十年代以掃盲教育為主,六十年代以開展群眾性文藝活動為主,1979年恢復建制後,儘管多次搬遷,條件窘迫,仍在上海群眾文化工作領域取得不少成績。隨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興起,我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自身的功能定位,各級黨委和領導也給予高度關心和指導。新館建成後它將是廣大市民群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是全市群眾文化創作、培訓、活動、理論研究等業務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機構,是引領示範全市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基地。同時還承擔了「上海東方社區文藝指導中心」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工作職能。性質作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2)7號文《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中組部、文化部等四部委(2001)22號文件對群眾藝術館性質和任務的歸納,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是「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是「承擔政府公共文化事業、繁榮群眾文化的主導性業務部門」;是「組織、指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保護和弘揚民族民間文化[2]」、營造良好城市人文環境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向「社會開放、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場所」,在構建和諧社會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
視頻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眾星捧月的外灘建築背後,到底隱藏着怎樣的故事? ,搜狐,2018-07-27
- ↑ 有效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搜狐,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