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曲水園
上海曲水園位於上海青浦區公園路612號。初建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據說為了建此園,曾向城中每個居民徵募一文錢,故又有「一文園」之稱。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拓地池築堤累石,增建樓台,前後歷四十餘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餘廟的園林。園內一石一水,一亭一閣,盡皆成趣。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改園名為曲水園。因園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之意。咸豐年間毀於炮火。光緒年間費時20年相繼修復廟、園,增建放生池、花神堂。1927年增修假山,山上築九峰一覽亭,可登高遠眺松郡九峰。
中文名 | 上海曲水園 | 地址 | 上海青浦區公園路612號 | 初建時間 |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
別稱 | 一園 | 名稱來源 | 《蘭亭集序》 | 知名景點 | 放生池、花神堂 |
目錄
景點簡介
曲水園位於青浦城區,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豫園、古漪園、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園)之一,曲水園小巧林瓏,但假山、石橋、亭閣、池塘俱全。園內古木茂密、花草蔥鬱,山牆上披滿爬山虎,漫步園中心曠神怡,常能見到老人在此唱曲下棋;園林的東部緊鄰環城河,可坐在河邊長廊中小憩、享受河畔風光,無限愜意。
曲水園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它緊挨着青浦城隍廟,起初是城隍廟的附屬園林,由於屢遭戰火而多次興廢,現在的曲水園是在原址上修繕改建而成的。從公元路上的南大門進入,左手邊是以建築為主的西園,這裡樓堂華美,有得月軒、有覺堂、夕陽紅半樓等樓閣。其中夕陽紅半樓建在用太湖石壘成的假山上,樓下是盤旋曲折的山洞,很有意思。
中園以山水見長,是曲水園的中部主體部分。這裡有荷花池、凝和堂、花神堂等景點,荷花池畔有小濠梁、迎曦亭、恍對飛來等亭榭可賞池景,夏季還可賞荷花。荷花池北部有一座大假山稱為「小飛來」,這裡是園林的中央,站在山頂的「九峰一覽閣」可居高俯視周圍景觀。
東園緊挨着東邊的環城河,這裡的特點是充滿野趣。沿着擺滿盆栽、綠蔭相伴的石頭小徑,可通往聽櫓閣、牡丹亭、機雲亭、綠波廊等亭閣。綠波廊是一條臨河而建的長廊,蜿蜒一百多米,坐在這裡聽聽音樂吹吹河風,很是愜意。而站在河對岸往綠波廊這邊望去,河面上倒映着綠樹、藍天和長廊,也相當好看。
石鼓文書藝苑位於曲水園西北部,是展覽石鼓文及有關書法作品之處。石鼓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文字刻在十塊鼓形的花崗石上,每塊刻一首詩。書藝苑的花圃里排列着十塊石鼓仿製品,基座上都附有用現代文字寫成的詩文大意,以方便遊客閱讀,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1]
建園過程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拓地池築堤累石,增建樓台,前後歷四十餘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餘廟的園林。園內一石一水,一亭一閣,盡皆成趣。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改園名為曲水園。因園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之意。咸豐年間毀於炮火。光緒年間費時20年相繼修復廟、園,增建放生池、花神堂。1927年增修假山,山上築九峰一覽亭,可登高遠眺松郡九峰。
園內設計
全景
一進上海曲水園,就見紫藤繚繞,松槐婆娑,山茶多姿,銀杏參天,門口松梅山石盆景,古樸典雅。上海曲水園以小巧玲瓏、典雅古樸著稱。園地三十畝,水體占15%。園內建築以青瓦、白牆、青磚構成,樹木枝榮葉茂,花繁果碩,素有「春日櫻桃爭艷,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臘梅璀璨」之譽。
近景
右月洞門上刻「俏梅勁松」,左月洞門上刻「鶯歌燕舞」;院內梅樹古松,讓人心醉神迷。進內是九曲長廊迴環,廓外百花爭艷,宜於閒步神思。
主景
「凝和堂」為全園主景,堂皆塗以紫紅色,端莊凝重。堂後為大荷花池,左側還有建於光緒十年的花神廳。堂北,隔荷花池與一座大假山遙遙相對,池西南有「涌翠亭」,西有「喜雨橋」,並與「小濠梁」等三座水榭互成犄角,布局很妙。建國初築就的大假山上,青楓古柏,蔽日遮天,山上還有「飛虹醉月」、「達佛谷」、「老人峰」。山頂有「九峰一覽亭」,高四層。過去登上平台,可遠眺佘山、天馬山、鳳凰山、小崑山等「松郡九峰」。園內的「有覺堂」,是本市僅存的兩座無梁殿之一,具有較高的江南園林建築藝術價值,別具一格。
上海曲水園距今已有230多年歷史,與上海市內的豫園、南翔古漪園、嘉定秋霞圃、松江醉白池齊名,為上海市五大古典園林之一。